分享

[特别推荐]天瑜先生与我的《首义警事》/赵志飞

 黄石新东西 2023-01-15 发布于湖北

天瑜先生与我的《首义警事》  

赵志飞  

1月12日,噩耗传来,冯天瑜先生还是走了!  
半个月前,陆续有武汉朋友告知,天瑜先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室上了呼吸机,我就一直牵肠挂肚着抢救中的先生消息。12月30号,湖北警官学院青年教师、也是先生的高足邹俊杰博士告诉我,先生急需B或O型血液,武大已在师生中号召献血。身在广州的我正在想能不能帮上忙,就听说血己经解决了,先生病情趋于平稳。可刚为之释怀了没几天,天瑜先生还是走了。  
与病魔殊死博斗这么久仍被死神吞噬,显然,先生是十分不甘不舍的。他还有太多的研究没有做完,还有太多的知识准备传授,怎奈天不假年,天妒其才啊!  
恍惚中,先生温文尔雅的音容笑貌和举手投足,栩栩如生,尽在眼前。  

2011年10月与天瑜先生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国际研讨会”上  
2007年6月7日,先生应邀到湖北警官学院,为我们举办的“张之洞建警105周年暨湖北警察史研讨会”作《张之洞与现代化》的学术报告。  
当时,先生已是名动中外的著名历史学家,尤其在研究中华文化史、辛亥革命史和张之洞方面著述颇丰。报告会上,先生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其间提到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前夕,被清廷残杀的彭刘杨三烈士之一的彭楚藩,就是一位从张之洞创办的军中警校——宪兵学校毕业的特别警察。  
我听了,心中一动。  
讲座结束后,我告诉先生,我们有一座“湖北警察史博物馆”,里面就有关于张之洞建警和军中警察彭楚藩的史料。先生很感兴趣,顾不上休息,当即要去博物馆看看。  

天瑜先生在参观“湖北警察史博物馆”时接受访谈  
这一看就是两个多小时,先生看得非常仔细,和我们边看边聊。难得与这位大师级的辛亥革命研究专家如此深入地讨论湖北警察史,我趁势提出了一个问题: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伟大的历史事件,已被研究了一百年。那些在武昌首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各界人士如新军、官吏、党人、学生、商人、士绅、市民等等,都得到了研究,而有一支同样在武昌首义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队伍,即晚清警察中的革命党人和仁人志士,却似乎被人遗忘。我认为,辛亥革命的功劳簿上,不能没有他们的名字,中国警察史的史册里,不能没有他们的身影。您今天讲的军中警察彭楚藩,就是一个佐证,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开展一些研究吗?”  
天瑜先生一听,马上敏锐地说:“好啊,有新意!辛亥革命研究一百年了,确实需要求新。你们很可能找到了辛亥革命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或曰突破口,建议你们开展辛亥革命中武汉警察的系统研究。”  
先生告诉我:“国家有关方面正在筹备国际性的“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研讨”活动,你可以就此课题向省里申请社科经费,拿出成果到会上和专家学者们交流。”  
先生一番话,使我顿受启发和激励。从那时起,我利用两年多的寒暑假和双休日,跑了国内的4个省市和省内23个县(市),寻访了60多家中央、省、市、县的历史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方志办,查阅了200多本各类史料、书籍、照片和文物,访问了100余位辛亥研究学者和志士后裔,数易其稿,写出了58万多字的纪实专著《首义警事----辛亥革命中的武汉警察》,在一定程度上复活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一群尘封已久的灵魂。经人民公安出版社报中央统战部审查,认定为“填补了辛亥革命研究”的空白,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题写了书名,全国公安文联主席祝春林为之作序。  
在书稿写作期间,我几次造访先生府上,查阅资料,请教问题,先生每次都是热情接待,悉心指导。书稿付梓后,先生撰写了2000多字的文章《为辛亥首义警察立传》,刊登在《楚天都市报》上,被收为《首义警事》序二。  


天瑜先生为拙作《首义警事》撰写的文章  
2011年10月,“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国际研讨会”在汉召开,天瑜先生在会上极力推介我的研究,使之被评为优秀研究成果。《首义警事》一书随之先后获公安部金盾文学奖和省政府社科创作奖。中央电视台据此拍摄了五集电视片《百年警察·武汉1911》,并获得当年央视纪录片一等奖。《首义警事》一书被省辛亥革命博物馆和湖北省图书馆、武大、华师等多家高校图书馆收藏,湖北省委副书记杨松还指示辛亥革命博物馆辟出专门部分对“辛亥革命中的武汉警察”予以展出。  
《首义警事》从动议到完成及获得各界认可,得到了先生全程指导和扶持,也更加激发了我对警察史的研究兴趣和热情。我在学院“中国警史研究所”里,集合了一群有志于中国警察历史研究的师生,共出版了64期《警史钩沉》和《湖北警察史》、《湖北警察史上的十个中国之最》等一批研究专著,2012年11月,经公安部领导同意,全国公安文联警事文物专业委员会落户湖北警官学院。  
先生热情提携后学,支持史学研究,还可一事可表。2011年,我院客座教授、武汉城市山水画家夏林杰先生创作了一幅长达550x230cm的《武昌起义战争全景图》,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地重现了武昌起义的战争场面,极具存史价值,想请几位辛亥革命研究专家和志士后裔在上面题字。  


我首先联系了天瑜先生,他欣然允诺,马上题写了“此复神州第一功”(黄兴诗句)后,又介绍著名辛亥革命研究专家章开源、打响首义第一枪的熊秉坤之子熊辉、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长孙吴德立、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都督后任民国总统的黎元洪之孙黎昌晋等,为《武昌起义战争全景图》留下珍贵墨宝。如今,章开源、熊辉、天瑜先生业已作古,这幅被辛亥革命博物馆收藏的巨幅画作和先贤墨宝却会永世留存。  
先生千古,家国含悲,纸短情长,况隔幽明,惟愿先生在天国安好,那里似有许多未被研究的课题……  

2023年1月13日于广州  

赵志飞,全国公安文联警事文物专委会主席。曾为工人、警察、教授、一级警监、省政府参事。湖北省作协会员,著有涉警作品十余部。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