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峰|学习颜体要擅于转换与思考

 竹香书屋 2023-01-15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学习颜体要擅于转换与思考

■刘峰


  我从初中开始学习颜体,至今已30多年,多年来,颜真卿书法古朴、端庄、大气、厚重、开阔的气象深深打动着我。颜真卿几乎所有的碑帖范本我都临习过,并涉猎篆隶及二王行草。
  近年来,我以《颜氏家庙碑》《麻姑仙坛记》《李玄靖碑》为主攻方向,并且努力运用于创作。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我的入展作品以取法《颜家庙碑》为主,作品偏向于细节的到位,强调书写技术的运用和整体气象的表现,而全国五届青年书法展我的入展作品,以取法《李玄靖碑》居多,作品追求圆融之气,强调技术与内涵的统一,以及格调和意境的表达。
图片刘  峰    楷书王勃《慈竹赋(并序)》中堂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

图片
刘  峰    楷书张九龄《荔枝赋(并序)》中堂
(全国第五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
  我习书,受颜体启发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是颜体的核心——端庄、质朴、厚重、茂密、古拙,这是永远不能丢失的;第二是颜体的丰富性,体会其博大精深;第三就是研究历代学颜体而成家者的脉络和传承。
  我开始学颜体时,都是精临实临,在这个方面我下了特别大的功夫,这是必须要过的一关,在精临实临过程中,既提高造型能力,也是与古人的一种对话。如果说从开始就是写意地临或者改造地临帖,那和古人对话是不成立的。只有积累达到一定高度后,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对颜体有充分理解时才能考虑抒情达意。这个时候,可以开始考虑丰富性,比如说写颜真卿的行书,用行草的笔意体现抒情性,甚至其他的,比如二王、苏轼、王铎行草,以此去丰富颜体。另外,篆籀气的表达,离不开篆书和隶书的支撑。
  772年,颜真卿时年64岁,他有多件传世作品书于这一年,分别有《送刘太冲序》《八关斋会报德记》《宋璟碑》《与夫人帖》《元结墓表》《臧怀恪碑》,而《裴将军诗》书于这一年的可能性较大,这7件作品风格迥异,又各有千秋,鲁公书法的丰富性着实令人赞叹,这也见证了颜真卿在书法创作上不拘于成法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学习颜体,还要研究颜体一脉的流传,外拓的线条和结构,可以上溯到王献之,之后包括苏轼、黄庭坚、杨凝式,再到何绍基、钱南园、谭延闿、华世奎,这个脉络是需要认真研究的,看他们的成功之路,也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突破口。
图片刘  峰    节临颜真卿《竹山堂连句》
  此外,要特别重视颜体墨迹,颜体楷书以碑为主,只写碑容易忽略颜体的笔法细节。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转换,一是从楷书碑刻到楷书墨迹的转换,写碑后不妨写写《自书告身帖》和《竹山堂连句》。而在写楷书的同时,也要写写颜真卿行书,实现从楷书到行书的转换。写行书能学到更多笔墨技法,其中的浓淡干湿变化,尤其是在流动、沧桑的线条中,所饱含的篆籀之气。有了这些,我们在写碑时,就能破除呆板和生硬。
  如果有可能,还要走出去看一看。比如我看《争座位帖》拓本,觉得比较生硬,但在看《争座位帖》刻石时,反而感觉柔和了很多,那么如果想象一下其墨迹的话,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就有了无限的空间。
  我认为,在学习颜体的同时,还得学会思考,要反思自己的过去,要思考现在,也要展望未来,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和境界。我始终告诫自己,力争“技进乎道”,只有放弃对技法的苛求,才能进入返本归真的自然状态。华丽的词藻如果不是用来表达某种思想内涵,那么这些词藻越是华丽就越发显得庸俗和苍白,也就失去价值和意义了。书法也是这样,我们从颜真卿的书法可以看出,他以个人的修养、性情入书,才达到不加矫饰、纯任自然的审美效果。
 (作者系中国书协会员)

来源书法报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