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处理的富Ni绿色钻石

 宝石学读书会 2023-01-15 发布于陕西


图1 中彩黄绿色钻石,2.12克拉,其颜色成因与Ni元素产生的吸收带以及GR1色心的吸收有关。

天然绿色钻石极为罕见,其颜色主要与钻石在地质时间尺度内暴露在放射性元素中产生的辐射损伤心有关。纽约实验室最近接收了一颗重量为2.12克拉的梨形钻石,尺寸为9.52 × 7.24 × 4.27 mm,颜色等级为中彩黄绿色。

图2 DiamondView图像,显示黄绿色荧光,是富Ni钻石的典型特征。

显微观察,钻石中含有暗色晶体及云雾状包体,红外光谱检测表明该钻石为Ia型钻石。DiamondView图像显示黄绿色荧光(图2),为典型的富Ni钻石。

图3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根据GIA天然钻石数据库,该钻石具有与Ni有关的吸收峰(670和883nm),此外,经过处理的钻石在740nm处出现GR1吸收峰。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显示,670nm处为与Ni元素有关的吸收带,840nm处存在一个吸收峰,为富Ni钻石的特征峰之一。740nm处有一个GR1辐照损伤峰。这种光谱组合较为罕见。与Ni有关的吸收带通常是这类钻石呈现绿色的原因,但在这颗钻石中,黄绿色可归因于与Ni有关的吸收带和GR1吸收带,这在天然钻石中尚未观察到同时出现两种谱锋的性质。其他的宝石学测试表明,GR1峰为人为引起的,因此我们得结论,该钻石的颜色经过处理,在处理前,其颜色可能为较浅的、饱和度低的绿色。这颗钻石表明,结合宝石学观察和光谱特征区分天然和处理绿色钻石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Gota de Aceite–Like Effect in a Brazilian EmeraldGems & Gemology, Fall 2022, Vol. 58, No. 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