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31:寻找年味儿

 五月华语 2023-01-15 发布于河南

小年已过,芝麻糖已吃,街上的花灯逐渐多起来了。

年味儿越来越浓。

每年的这个时候,总会思考同样的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年味儿?而我的这个标题也是写了又写,始终未能成文。当工人师傅们开始开着作业车往树上挂起一串串灯笼时,一串串花灯时,人们对新年的热情开始被燃起。接着公园里的草丛里也添了几丛麦穗,五颜六色的彩灯也挂在了树干上,一下子,整体亮起来了,好像心情也更明亮了,对年的盼望又急切了一分。三年的疫情让代表着中国传统年气息的鞭炮没有了身影,当然,他们并没有相互的因果关系,最多只是一种机缘巧合的邂逅。今年的鞭炮声是近三年来最响亮的,虽然断断续续,隔空冒泡,心惊胆战,但是,至少有了它们的痕迹,这也加重了年的味道,或许空气中什么2.5又要上升。不过,与老百姓健康正常的福祉相比,好像还真的需要权衡。

渲染节日气氛最擅长的莫过于商家,说实话,真得感谢他们。喧闹的过年音乐高声放着,喜庆的红灯笼 高高挂着,红红的福字和种种的招牌在不断地释放着喜悦和欢庆的信号。人们捂着自己不同的口袋总也要淡妆浓抹一番,不管怎样,要过年了。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人们对新衣服的感觉不再兴奋与新奇。有人说如果一个女人,到小年了还 没有做下面几项之一,说明就没有年味儿:1.做头发;2.做指甲;3.做眉毛;4和5是什么,忘掉了。我看到不禁哑然,哈哈,只能算搞笑吧。

也有的人开始系统地大扫除,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毕竟干净整洁是一个人和一个家庭最必须的,不只是过年才要这样做。但是,这样的氛围还是可以有的。有人开始做很多平时不怎么做的食物,特别好的事情,毕竟食物很多时候非常能营造气氛。

年近了,疫情虽然没有结束,但是,再也没有扫码的要求,没有就地过年的封控,或许,在外三年的游子可以回家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基因。举国迁徙的春运可以称得上世界上的奇迹,昔日穿着高跟鞋走着猫步的企业高管的Rose\Mary到家换上花棉袄成了翠花和香姑,几天不洗脸的她们不用再化精致的妆容,不用挤地铁上班打卡,那种舒适和慵懒,那种在父母亲人催婚下的傲娇和倔强,其实也是一种味道。

年味儿,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会有不同的呈现,但是,回家,不管多远,或许才正宗。春节联欢晚会,年年吐槽年年看。吃着饺子,瞅着电视,一家人热热闹闹,我想,这也多多少少是中国人心中的年味儿。

窗外几声鞭炮响,烟花在空中绽放,给安静的夜空画了一个美丽的图形。

年味儿浓,祝远方的游子,顺利回到家中。到了家,年味才正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