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何谓“肖”与“不肖”?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何谓“肖”与“不肖”?先看古人的注解: 河上公章句:“'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老子言:天下谓我德大,我则佯愚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唯独名德大者为身害,故佯愚似若不肖,无所分别,无所割截,不贱人而自贵。'若肖久矣’,肖,善也。谓辨惠也。若大辨惠之人,身高自贵,行察察之政,所从来久矣。'其细’,言辨惠者唯如小人,也非长者。”说“肖,善也”,那么“不肖”就是不善了,不妥。 王弼注:“久矣其细,犹曰其细久矣。肖则失其所以为大矣,故曰'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没说明“肖”的意思。看现代名人学者的解释: 余秋雨翻译:“天下都对我说,道大,不像是具体东西。其实,正因为它大,所以不像是具体的东西。如果像了,那就小了。”(余秋雨:《老子通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第200页。)说“肖”是像,“不肖”即不像。 南怀瑾说,天下人都说我讲的“道”很大,好像不大对。就因为太大了,大到没有边际,摸不着,看不见,所以好像不大对。好在这个“道”什么都不像,如果这个“道”像一个东西一样,也就一点不伟大了。(南怀瑾:《老子他说》续集 东方出版社,2010年,第298-299页。)他对“肖”的理解,前后说的不一致。 陈鼓应今译:“天下人都对我说:'道’广大,却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正因为它的广大,所以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如果它像的话,早就渺小了!”(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310页。)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这一句先要弄清楚“肖”字的意思。肖,形声字,本义是相似、相像。如惟妙惟肖,神情酷肖。不肖,即不像。此句翻译就是,天下人都说我的“道”大,似乎什么都不像。正因为道太大,才似乎不像任何东西。 这一句在逻辑上有点问题。“天下皆谓我道大”,说明天下人懂得有“道”这个东西,而且什么也不像(似不肖)。老子在第十四章对道的描述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天下人又怎么能知道呢?更不会知道“道”的大小以及像不像了。如果说“天下有个别人知道我道大”,还勉强说得过去;但老子说的是“天下皆谓我道大”,就前后矛盾了。所以,不能按正常思维去理解。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若有具体形象,久而久之也就变得细小而微不足道了。道的神奇就在这里,看不见摸不着,是是非非,恍恍惚惚,玄之又玄。如果是某个具体东西,那么人们总会研究透它,或者掌握它、控制它、使用它,到那时就没有价值,也不值钱不尊贵了。其实,道只不过是一个“晃子”,为了引出下文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