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观点]孙亦平:历史与神话双重记载中的张道陵 ——以江苏沛丰文化为视角

 hnhksyf 2023-01-15 发布于海南

历史与神话双重记载中的张道陵

——以江苏沛丰文化为视角

摘要:东汉末年,张道陵在巴蜀演道行法,传播五斗米道,一向被认为是中国道教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但有关张道陵的生平事迹,至今仍给人以历史记载与神话传说相交织的印象。存在于史籍中的“张陵”是位历史人物,存在于道书及民间传说中的“张道陵”则是颇具神异色彩的教团首领。以江苏沛丰文化为视角,从历史与神话双重记载出发,对有关张陵、张道陵、张天师的记载作一考察,可见张道陵与东部地区传播的黄老道及神仙信仰关系密切。张道陵后来创立的天师道应是东部“青徐数州”的黄老思想、仙道文化与巴蜀地区巫鬼道等相结合的产物,就此意义上说,江苏也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主题词:神话传说;张道陵;沛丰文化;江苏道教文化;

作者简介:孙亦平,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美国哈佛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者,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

原文载于《宗教学研究》2022(03).

东汉末年,张道陵在巴蜀演道行法,传播五斗米道,一向被认为是中国道教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但有关张道陵的生平事迹,至今仍给人以历史记载与神话传说相交织的印象。存在于史籍中的“张陵”是位历史人物,存在于道书及民间传说中的“张道陵”则是颇具神异色彩的教团首领。长期以来,人们既将史书与道经中的不同记载相混使用,更将道书中的张道陵事迹作为信史来对待,导致了各种记载之间歧义频出。仅以张陵籍贯为例,就可见不同说法,主要有沛国丰人、余杭天目山人、关中武阳县人,还有蜀人,但其中“沛国丰人(今江苏丰县)”的影响最大。本文以江苏的沛丰文化为视角,从历史与神话双重记载出发,对有关张陵、张道陵、张天师的记载作一考察,来探讨江苏道教在中国道教中的地位及影响。

沛丰长期传播的道文化

过去的道教研究往往将张道陵在巴蜀创教作为关注重点,由于张陵是沛国丰人的说法最早出于西晋,故有人还对“张道陵本江苏人而入川建教,并以张陵与张道陵即一人”的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张陵祖在乐山,张陵本蜀人”。若联系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的相关情况看,张道陵与东部地区尤其是沛丰文化的关系特别值得关注,因为这反映了其对“青徐数州”长期传播的早期道教进行变革的一段历史。

从正史记载看,陈寿(233—297)是在西晋初年所作《三国志·张鲁传》因讲述张鲁事迹而追述到张陵的:

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

这是有关张陵的籍贯为沛国丰人的最早说法,也是沛国丰人张陵入蜀创五斗米道的最早说法,还是“三张”之称的最早说法。张陵学道于蜀鹤鸣山中,又通过“造作符书以惑百姓”而创立教团组织。后来常璩(约291—361)撰《华阳国志》延续了陈寿《三国志》中的说法,但增加了三个因素:一是张陵活动时间是“汉末”;二是张陵“自称太清玄元”这一颇有道教文化内涵的称号;三是将“米贼”改称为“米道”。再后来,范晔(398—445)在《后汉书·刘焉传》中介绍张鲁时说“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谓之'米贼’。陵传子衡,衡传于鲁,鲁遂自号'师君’”。不仅将张陵在蜀传道时间定位于“顺帝时”,而且还说“沛人张鲁,母有恣色,兼挟鬼道,往来焉家”。这三条有关张陵的资料都是在讲述张鲁事迹时被提及的,又与据说是“张陵撰”《想尔注》中所述的五斗米道有相契之处。在正史记载中,张陵的名中并无“道”字,同时皆没有说张陵入蜀之前的事,但明确说张鲁是沛国丰人或沛人,然后再推论其祖父张陵也是沛国丰人。这些正史记载影响到今世学者,如丁煌认为:“陵之籍里沛国丰邑,今世学者尚无任何大疑问。”从地理位置上看,沛国丰属于东部青徐地区,魏斌依《史记·封禅书》认为,“青徐之东海”在汉代属于东海信仰的范围,“除了海神信仰,早期神仙说也集中于'青徐之东海’”。战国秦汉时那些帝王派人海上寻仙主要从这里出发。

从道书记载看,“张陵,道书讳道陵”,虽然大多在张陵名字中间加上了一个“道”字,如葛洪《神仙传》最早为张道陵立传,开篇即称“天师张道陵”,并明确说他是“沛国丰县人”。张道陵年轻时即博通五经,后由儒生转入学长生之道,在传道中成长为天师。虽然在汉晋道书中,“天师”或是指奉道团体中的首领,或指传达天意的弘道者,如在青徐地区问世的《太平经》最早提出“天师”概念:“今天师为太平之气出授道德,以兴无上之皇,上有好道德之君,乃下及愚贱小民,其为恩乃洞于六合,洽于八极,无不包裹。”《神仙传·张道陵》最早借用在青徐地区流行的“天师”来特指张道陵。虽然后来的道书仍有直接以“张陵”相称的,如陶弘景《真诰》,但张陵与张道陵在道门中也是通用的。

问题在于,《神仙传》到隋唐时已佚,今本是否为葛洪所撰原本?至今未有定论。今天所见出自《神仙传》并流传至今的张道陵传主要有《太平广记》《云笈七籤》和《四库全书》三个版本。它们之间在内容上存有差异,但均以“张道陵”相称,且都称其为沛国丰县人,其中《四库全书》本的内容较为简要:

天师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县人也。本太学书生,博采五经,晚乃叹曰:“此无益于年命!”遂学长生之道,得《黄帝九鼎丹经》,修炼于繁阳山。丹成服之,能坐在立亡,渐渐复少。后于万山石室中,得隐书秘文,及制命山岳众神之术,行之有验。

初,天师值中国纷乱,在位者多危,退耕于余杭。又汉政陵迟,赋敛无度,难以自安,虽聚徒教授,而文道凋丧,不足以拯危佐世。陵年五十方退身修道,十年之间已成道矣。闻蜀人朴厚可教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既遇老君,遂于隐居之所备药物,依法修炼。三年丹成,未敢服饵,谓弟子曰:“神丹已成,若服之,当冲天为真人。然未有大功于世,须为国家除害兴利,以济民庶,然后服丹轻举,臣事三境,庶无魄焉。”

这篇传记不仅讲述了沛国丰县人张道陵由儒入道、退耕于余杭,后入蜀于鹤鸣山隐居的过程,而且还讲述了神格化的太上老君寻遣清和玉女指导张道陵学道的经历,“教以吐纳清和之法,修行千日,能内见五藏,外集外神。乃行三步九迹,交乾履斗,随罡所指,以摄精邪,战六天魔鬼,夺二十四治,改为福庭,名之化宇,降其帅为阴官”。通过对张道陵学道弘法、降魔驱鬼事迹的虚构神化,使之表现出道教仙传特有的神异色彩,在道书中得到反复强化,为后世民众口头叙述中形成以张道陵为原型的张天师传说提供了素材,但其中并没有提及张道陵家族成员情况,对张道陵如何在沛国丰活动也记载甚少,这是否与张道陵很早就离开家乡四处求学、名声尚不显有关,还有待于考证。

张道陵在入蜀“于鹤鸣山隐居”后,可能是因受到不同于东部文化的西部巴蜀地区巫鬼文化的影响,于是自言于鹤鸣山隐居时遇老君,然后才开启了“正一盟威之道”的创教、弘道、教民、设治的教团建设之新路:“先时蜀中魔鬼数万,白昼为市,擅行疫疠,生民久罹其害。自六天大魔推伏之后,陵斥其鬼众,散处西北不毛之地,与之为誓曰:'人主于昼,鬼行于夜,阴阳分别,各有司存,违者正一有法,必加诛戮。’于是幽冥异域,人鬼殊途。”张道陵以道法制伏六天大魔,故“今西蜀青城山有鬼市,并天师誓鬼碑石、天地石日月存焉”。因此,以张道陵为原型的天师形象往往以骑虎执剑降妖伏魔出现,最后服丹轻举而升仙。

今天所见《云笈七籤》中的《张道陵》主要围绕着张道陵七试弟子,最后授王长、赵升二人道要而展开。《太平广记》本《张道陵》的内容最为丰富,是得黄帝九鼎丹法的炼丹大师、入蜀住鹤鸣山著道书二十四篇、太上老君“授陵以新出正一明威之道”、最后“陵与升、长三人,皆白日冲天而去”等信息的汇合。三个版本的《张道陵》有关张道陵事迹虽然记载有异,但共同之处则在于凸显了“张道陵”向“张天师”的转变。

张道陵与东部仙道文化传统

道书中的张道陵传提供了一些东部文化信息:张道陵,字辅汉,据说是为了纪念辅佐汉业的先祖张良,也有说期望辅助汉王朝。年轻时的张道陵来到汉王朝高等学府——太学读书,在通达五经后,觉得无益于年命,遂学长生之道,特别是在入蜀前已得《黄帝九鼎丹经》,又于万山石室中得隐书秘文,学制命山岳众神之术。

可见张陵在去蜀之前已开始进行炼丹活动。再从《道藏》中还有一些托名张道陵的丹经,如题为“正一天师张道陵序”的《太清金液神丹经》虽然可能是后人托天师之名所作,但也间接说明江苏东部在张道陵时已是仙道信仰的传播区之一。据陈国符研究,张陵得《黄帝九鼎神丹经》以传弟子王长、赵升,因此“金丹法之可考者,以此为最古”。施舟人研究不同版本的张道陵传所描绘的张道陵形象后认为:“在江南传统中,张陵最早被看作是炼丹的仙人而非天师。”今天江苏宜兴张公洞还留有张道陵在此炼丹的遗迹,也可佐证东部地区本有炼丹服食而成仙的文化传统。从时间上看,张道陵到50岁时,因遇中原纷乱,才退耕于余杭,设立讲堂,聚徒教授,十年之间已成道矣。张道陵入蜀创教之前,在江浙一带修道十年,然后“闻蜀人朴厚可教化”,才于花甲之年率弟子入蜀,在鹤鸣山隐居,由此也展现了张道陵在东部地区的仙道文化传统中成长的经历。

刘屹从《太平广记》中收录的张道陵传出发,认为它未见有“天师”之称,对老子不称“老君”而称“柱下史”,与上清派的“东海小童”一起下降教授张陵“正一盟威之道”,这显然已不尽是汉末蜀中的情况。笔者还注意到,《太平广记》本所描述的张道陵的生活环境颇有江南水乡之特色:“其所居门前水池,陵常乘舟戏其中。而诸道士宾客,往来盈庭巷,座上常有一陵,与宾客对谈,共食饮,而真陵故在池中也。其治病事,皆采取玄素,但改易其大较,转其首尾,而大途犹同归也。行气服食,故用仙法,亦无以易。”张道陵所用行气、服食、导引、房中术等既与彭祖之术相似,也延续了《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等江南神仙道教的修道传统,故赞成刘屹的观点:“张道陵从事炼丹活动与师承上清仙真这两方面的事迹非常有可能是在与江南地区信仰融合后,才加入张天师传说的。《张道陵传》已将作为东部地区仙道传说人物的张道陵,与作为西部巴蜀地区创教教主的张道陵这两种形象紧密结合为一体,也可说是早期道教的东部传统和西部传统融汇的结果。”进而言之,从史料记载的多样性及后人解读的复杂性中可见,“张陵”成为“张道陵”再成为“张天师”是在六朝江南道教文化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神仙传》对张道陵入蜀后弘法传道、降魔驱鬼事迹的神化,使之表现出道教仙传特有的神异色彩后在南朝天师道书中得到反复强化,如《三天内解经》卷上:

以汉安元年壬午岁五月一日,老君于蜀郡渠亭山石室中,与道士张道陵将诣昆仑大治,新出太上。太上谓世人不畏真正而畏邪鬼,因自号为新出老君。即拜张为太玄都正一平气三天之师,付张正一明威之道,新出老君之制,罢废六天三道时事,平正三天,洗除浮华,纳朴还真,承受太上真经制科律。

虽然老君下降的地点还在蜀地,但却通过“新出老君”来“付张正一明威之道,新出老君之制”,将“道士张道陵”转化为天师道首领,并确立了张天师世系的神圣之源。东晋时,天师道在江南传播并吸引了士族子弟,郗愔“事天师道”,与姐夫王羲之、高士许询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绝谷,修黄老之术。王氏家族世奉张氏五斗米道,王羲之次子王凝之尤甚:“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可见修撰于唐初的《晋书》中“天师道”是与在江南传播的“五斗米道”等同使用的。

六朝道教是借助于占据汉中30年的张鲁的历史事实来神化其祖父张陵的思路前行的,“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人也”之说,经过数百年的持续神化,到唐代时定居于江西龙虎山的张天师家族已是受到皇室关注的奉道世家。唐王悬河编《三洞珠囊》、宋张君房编《云笈七籤》都说张道陵是“沛国丰人”,但更注重宣扬其弘道事迹。南宋道士谢守灏编《混元圣纪》在展现太上老君弘道事迹时,以葛洪的张道陵传为主干,又称张陵“生于余杭之天目山”,更增添了老君下教张道陵的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道陵传记中出现了更多的内容。元代《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18《张天师》是一篇长传记,更是通过宗教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来强化张道陵的神异性。它在延续“张道陵,字辅汉,沛国丰人也”之说后,对张道陵形象也进行了神化描绘:“年及冠,身长九尺二寸,庞眉广颡,绿睛朱顶,隆准方颐,目有三角,伏犀贯脑,玉枕峰起,垂手过膝,美须髯,龙踞虎步,丰下锐上,望之俨然,虽亲友见之肃如也。”张道陵在天目山讲学时,从学者千余人。“天目山南三十里,西北八十里,皆有讲诵之堂,临安神仙观,余杭通仙观,即其地也。”还增加了张道陵拜巴郡江州令、去西城山筑坛朝真、于蜀地传道,最后七试弟子王长、赵升等故事。尤其是增加张道陵升仙时规定,只有自家子孙才能传天师之位:“真人将以盟威都功等诸品秘箓、斩邪二剑、玉册玉印,以授其长子衡,戒之曰:此文总统三五步罡,正一之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加强了张天师世家自张道陵开始,其子孙按照家族嗣教体制,以张天师为首主持天师道事务的神圣性,至今正一道士仍恪守着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万法宗坛”授箓的古风。明代42代天师张正常《汉天师世家》及宋濂撰《汉天师世家序》在详细梳理张天师家谱时,提出张道陵本籍沛丰邑人,其父张大顺因修道为“桐梧真人”,故张道陵于“汉建武十年(34)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强调张天师“玄裔相仍”,在正一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以上道书中出现的有关张道陵的各种传记,在具体事件上的表达虽有不同,但大都记载了张道陵是沛国丰人,并讲述了他由儒入道,后入蜀于鹤鸣山,在老君指导下创立天师道及降魔驱鬼,治疗疫疠,教化蜀民,炼丹服饵,培养弟子,反映了道教对张道陵创教的神格化:“张陵由人而'仙’、由人而'神’的过程,体现了玄之又玄的道教超验性,带有浓厚的东方宗教神学色彩。”

因历史久远,保留到今天的正史、道书中,有关张道陵是否以及如何在江苏活动的记载甚少。早期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推崇大道,说“老君授与张道陵为天师,至尊至神,而乃为人之师”,但在江南传播的上清经与灵宝经中,却很少出现太上老君与张道陵这对在汉代就出现的神人组合。过去的道教史研究往往将张道陵在巴蜀创教作为关注重点,然后再探讨张鲁投降曹操后,天师道如何从巴蜀、汉中传到中原及东部滨海地区,天师道士如何以符水念咒的方法为人治病,所代表的“正一盟威之道”如何扎根于民间社会传播而忽略了张道陵家乡沛丰文化。

据说,张道陵出生在沛国丰县阿房村(今宋楼镇费楼村)。宋楼镇位于丰县县城西南12公里处,是一个2000多年的历史名镇。“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灭秦败楚,征服天下,衣锦还乡,应宋楼镇草集村父老之邀,欢宴故里,慷慨高唱《大风歌》。后人在欢宴地筑邀帝城,故宋楼素有邀帝之乡的美誉。被尊称为天师的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诞生在宋楼镇费楼村。”由于宋楼镇紧靠着邀帝城,其情形如同秦国阿房宫紧靠着都城一样,后更名为阿房村。“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张良的第八代孙)出生在丰县。沛丰历史上都属于彭城,所以徐州当然是道家文化的起源地了。”长期流行于沛丰一带的黄老思想、神仙信仰和彭祖养生术也培养了张道陵这一创教人物。沛国丰县作为张道陵家乡,后人称为“天师故里”,现建有张道陵纪念馆。

从地理位置上看,沛国丰县属于今天的江苏徐州地区,因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处,自古既是各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儒、道文化交流之区。徐州有着“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这里不仅是楚汉文化与齐鲁文化交汇之处,而且也是道家思想的传播地。《庄子·天运》中讲述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时,就提到老子曾留住于沛:“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沛当时属于宋国,在齐国之南,孔子来此见老子。孔老相会对促进儒道交流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春秋战国时,道家学说在沛国传播,独领风骚而影响广泛。后来汉朝创立者刘邦以及大臣张良、曹参等都曾积极推行道家学说,汉文帝、景帝时,黄老道家倡导的“清静无为”思想一度成为汉初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为后来张道陵创立以黄老道为核心的天师道奠定了思想基础。汉武帝“罢黜百家”后,表面上是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但实际上黄老道家思想依然影响着两汉社会,到汉明帝时,有楚王刘英在徐州活动:“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刘英先欣赏黄老道,后推行佛教的斋戒祭祀。儒生也接纳与融汇黄老道、方仙术,从徐州一带出土的汉墓画像中可见,既有志士仁人以崇尚忠孝节义、重死轻生的英雄主义来表达不朽的汉文化精神,也有崇拜西王母以追求长生不死的仙学精神。

从儒道思想的汇合着眼,可有助于更好地解读东部沿海地区长期流行的那种长生不死的神仙理想。姜生的《汉儒的道教》通过对从西汉中期武帝“独尊儒术”到东汉末年张道陵创天师道的思想历程的梳理而认为:“东汉末年,伴随儒生梦想破灭而出现的一场宗教变革运动,在继承旧道教的神仙理想的基础上,拒绝战国以来'先死后蜕’的信仰结构,追求生人修道、长生不死、即身成仙、白日飞升,而以张道陵为其例;再次地,黄老道占据了精神世界的主导地位。从必死而后仙,变成不死而仙。这就是从儒生的道教到张道陵的道教的转变。”笔者认为,张道陵从小既学儒家经典,也学《道德经》,奉黄老道家思想,后来以老子为教祖,将道家学说从思想推向宗教而创立教团。张道陵之所以能对“儒生的道教”进行变革,与其在沛国丰时受地域及家族文化的熏陶不无关系。

南朝新创道书中的张道陵

随着地方史研究的深入展开,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徐州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早在两千多年前即以其特殊的区位优势,丰厚的文化底蕴吸引各地的文人学士到此传经授道,使其成为儒佛道文化传播的基地。多种文化的碰撞和融通,不仅对中原乃至沿海广大地区产生了辐射效应,而且培育了诸如沛郡桓氏、丰县张道陵等汉文化传播的精英”。那么,张道陵所传的道法中哪些属于在沛国丰流传的道文化传统?张道陵后来云游天下,据说不仅去吴之天目山,而且还去嵩高山:“张天师弃家学道,负经而行,入嵩高山石室,隐斋九年,周流五岳,精思积感,真降道成,号曰天师。”在周流五岳后落脚在蜀地创道,与他从小在家乡沛国丰县所受到的黄老道家、神仙信仰和炼丹服食的影响是否有关?

还有,张道陵在家乡是否受东部太平道的影响?从早期道教的传播看,太平道起于东部地区“青徐数州”,其创立者张角为冀州巨鹿人,“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接郡国,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张角奉事的黄老道来源于江淮楚地流传的黄老思想。张道陵大约与宫崇、张角是同时代人,其家乡沛国丰县既是黄老思想的流行区,也属于太平道的传播区。唐长孺明确说张道陵受到在家乡传播的太平道影响:“张道陵是沛国丰人,那里是太平道的传播区,张角领导的起义失败后,青徐黄巾是农民起义军的后劲。张道陵大致与宫崇同时,他创立天师道在入蜀鹤鸣山学道之后,作为黄老道信徒,在他未入蜀前不能不受当地最盛行的太平道影响。”丁煌认为:“东汉之世,方术极为流行……尤于滨海地域,大所畅行。早期道教成立之初,深受其影响。张陵之籍里沛之丰邑,降生地吴之天目,皆在其域中。故道书所载陵之籍里及出生地,堪称合理。”以此来呼应陈寅恪根据《三国志·张鲁传》《后汉书·刘焉传》的记载,最早提出天师道出于东部地区之说:“天师道起自东方,传于吴会,似为史实,亦不尽诬妄。是于吉、宫崇皆滨海区域之人,而张角之道术亦传自海滨,显与之有关也。……丰沛又距东海不远,其道术渊源来自东,而不自西,亦可想见。”这种“徐州的琅琊为于吉、宫崇的本土,实天师道的发源地”、“天师道起自东方,传于吴会”之说,对研究张道陵乃至江苏道教的起源意义重大。

张道陵作为东部炼丹仙人的影响随着天师道在江南社会的传播日益增大,约出于南北期的《元始上真众仙记》中收有葛洪《枕中书》,已将张道陵传播仙道活动的背景迁到江南:“张道陵为三天法师,统御六虚,数侍金阙,太上之股肱,治在庐山,三师同宅。”明确以“三天法师”来尊称张道陵。到南朝刘宋时,开始对张道陵的天师形象进行塑造,天师道经典《三天内解经》在专门论述太上老君授道于张道陵时,已有张道陵是张良玄孙的说法:

光武之后,汉世渐衰,太上愍之,故取张良玄孙道陵显明道气,以助汉世,使作洛北邙山,立大法,帝王公臣以下,莫不归宗。当此之时,正气遐布。

张良(?—前186)是汉朝的开国大臣,司马迁曾在《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述张良的事迹。张良,字子房,出身于贵族世家。张良的祖父连任韩国三朝宰相,其父亲亦继任韩国宰相。秦国灭韩后,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业的机会,家族中还有三百余人被杀,由此萌发了反秦意识并付诸行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时,张良在阳武县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东)埋伏谋刺秦始皇,失败后逃至下邳(今江苏邳州),在圯桥上遇到避秦之乱、隐居下邳的黄石公。黄石公在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据说,黄石公最后修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中,称为“圯上老人”或“下邳神人”,《黄石公素书》也被收入明版《道藏》中。

刘邦封张良为留侯。留,即位于今沛县东南,据当地人说,这里是张良初遇汉高祖,也是张道陵少年时生活的地方。葛洪说张良“得黄石公不死之法,不但兵法而已。又云,良本师四皓,甪里先生绮里季之徒,皆仙人也,良悉从受其神方,虽为吕后所强饮食,寻复修行仙道,密自度世,但世人不知,故云其死耳。如孔安国之言,则良为得仙也”。张良所师“商山四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皆仙人,张良也努力修行仙道。苏州穹窿山上真观中有“国师龛,相传为张子房访赤松处”。北宋张商英在为《素书》作《序》时说:“子房用之,尝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矣。”张良崇信黄老道家,隐退后随赤松子学辟谷、导引轻身之术,专心修道养精,静居行气,最终飘然仙去。

从思想传承来看,张道陵远承张良所热衷的黄老道家和仙道信仰。在道书中,有关张道陵是张良的第几代孙有不同说法。唐末杜光庭在《本传》中称张陵为张良的六世孙。《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认为张陵是张良的第八世孙:“天师真人姓张氏,讳道陵,字辅汉,沛丰邑人,留侯子房八世孙也。”《汉天师世家》则说张良九传至张道陵:“张良见异人黄石公下邳圯上,则其未达之际,固已能交通于神明。至其晚年,名遂功成,乃欲辟谷从赤松子游,实其初志,非曰托之以自逃也。故其九传至汉天师,感慕兴起,学轻举延年之术,袚除阴慝,一以善道化民。”

据民间传说,张良的后代人丁兴旺,他们的居住地扩展到沛县、丰县、铜山、滕州一带。张道陵的祖父张纲携家小就居住在这里,因勤于耕种而成为当地的富户。张纲的儿子名张翳,字大顺,即张陵的父亲。当地流传着张道陵出生的传说:其母林氏夜里做梦,有神人从北斗魁星降临她的床前说:“我是奉上天之命降临到你家的。”于是林氏因感应而怀孕,于东汉建武十年(34)正月十五日于沛国丰县生下张道陵。道教仙传也延续了这一说法:“母初梦天人自北斗魁星中降至地。”另有一说是,张道陵父亲张大顺也好神仙术,自称“桐柏真人”,喜欢游历名山寻找仙道,携妻到浙江天目山,妻子在此生下儿子,取名为“陵”,大概是希望他能追随先祖之志,登陵而成仙。因此有张道陵是沛国丰县人,但生于吴地天目山之说。这些流传于东部地区的民间传说迎合了人们对张道陵出身不凡的想象。张道陵父亲的墓基至今犹在丰县,比周围的地面高出很多,即使大旱之年,仍然湿润而富有生气,被当地人奉为风水宝地。

在江苏丰县的田野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当地流传着许多有关张道陵的故事。传说张道陵是一个神童,读经书过目不忘,诸子百家无不知晓。天文地理,河洛图纬,都能融会贯通。张道陵7岁时遇到一位叫河上公的仙人,得到一部老子《道德经》,经河上公的指点,张道陵读懂并理解这部深奥之书所讲的道理。张道陵从小学习《道德经》,后来创立“五斗米道”时才尊奉老子为教祖。在张道陵出生地丰县费楼村有天师故居,“由于张道陵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家乡人凡患有疾病者,笃信其道术,与他有关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也都是带有仙气的圣物,可以治病。因此,患病者到他旧居前撮把土,一带回去煎水服用,以为能治百病”。久而久之,旧居前被挖成了大坑,人们把此坑称为“药盒子”或“药匣子”。后来黄河泛滥虽多次将此坑淹没,但前来取“神土”的人依然不断。在费楼村西北有北周天和观遗址,据说当时周围共有8座道观,天和观是创建较早的,曾出土北周天和年间的玉造像一尊。唐宋时,天和观曾是天师府的护家道观,也是道教徒祀奉师祖和传教布道的道场,直到元代时因黄河泛滥而被淹没。

张道陵成年后,长相超凡脱俗,并娶有两位夫人——褚氏和孙氏(亦说雍氏)。据丰县当地传说,张道陵家边有一个汛子湖。湖东岸有个深不可测的黑水潭,传说通向东海。张道陵经常在这一带活动,结交了一位住在潭边的褚姓女子,后结为夫妇。褚氏后来被当地人尊称为“黑水圣母”。另一位妻子孙氏则跟随张道陵修道。女仙传记《墉城集仙录》卷6列有孙夫人传:“夫人者,三天法师张道陵之妻也。同隐龙虎山修三元默朝之道,积年累有感降。……夫人栖真江表,道化甚行。桓帝永寿二年丙申九月九日,与天师于阆中云台化,白日升天,位至上真东岳夫人。子衡,字灵真,继志修炼,世号嗣师。”相传,张衡之母孙氏后与丈夫张道陵一起白日升天了。

若联系汉末沛国丰县的社会环境来探讨天师道在江苏的兴起,就可见张道陵由博采五经的儒生转向学长生之道,既与其家乡长期流传黄老思想、神仙信仰和彭祖养生术有关,也与汉武帝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儒生主导下的汉代思想领域中出现的儒道融合的思想相联。张道陵是沛国丰县人,长期在当地活动,一方面继承早期道教对鬼神的认识及对死后仙界的向往;另一方面,辗转至巴蜀后,又假托太上老君传授天师之名,期望通过与鬼神订立盟约,劝人于现实世界中修道,最终建立飞升成仙的新信仰。

“张道陵”这个名字还代表着南朝道教对东部仙道文化传统进行变革的一段历史。《三天内解经》《大道家戒令》等对张道陵的神化,佛教徒僧祐所编《弘明集》中收录的释玄光《辨惑论》、甄鸾《笑道论》、释道安《二教论》等对张道陵的丑化,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张道陵在江南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天师道在江南的流布,新创道书中有关张道陵的故事增多,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一是宣传张道陵特重太上老君传授的“正一盟威之道”,以强调在江南流传的天师道具有“佐时理化,助国扶命”之功。张道陵所创教团有经典、仪式和科戒,以二十四治为传教中心,先活动于巴蜀地区,到张鲁时则以汉中为根据地传播,到南朝时,天师道流播于江东。陶弘景在《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更将张道陵列为第四中位的左位,称为“正一真人三天法师张讳道陵”。

二是从道教信仰的角度对张道陵事迹进行神仙化。在张道陵的传记中,增加其驱鬼降神的法术功能。有关张道陵传说故事也在沛国丰县民间社会广为流传,如张道陵是神童、张道陵与黑水圣母的情缘、张道陵的药匣子、张道陵与虎头鞋虎头帽等,有的还成为民俗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为沛丰文化的鲜明特色。

综观江苏历史上有关张道陵的记载,神话与历史相交织,虽然不能简单地作为信史来对待,但也不能忽视其中的沛丰文化信息。流行于“青徐数州”的黄老道家、彭祖文化和神仙信仰等培育了张道陵,“青徐数州,吴会诸郡,实为天师道之传教区”。张道陵入蜀之后,以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为教典,既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又用他从小所学习的黄老道家思想来革新在巴蜀流传的巫鬼道。张道陵后来创立的天师道应是东部“青徐数州”的黄老思想、仙道文化与巴蜀地区巫鬼道等相结合的产物,就此意义上说,江苏也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