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 毛主席生前如此形容乔冠华与章含之的感情。 一位是杰出的外交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一位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曾为毛泽东的英文老师。 1971年,在毛主席的关心下,章含之来到外交部工作,从此在乔冠华的领导下工作,从此乔冠华开始了令人钦佩的倾世之恋。 他才华横溢,感情丰富,素有“外交才子”之称,她天生丽质,才华出众,堪配“红色名媛”美誉。 毛泽东的英文老师 章含之和毛主席的相识,源于她的父亲:章士钊。 章含之1935年出生于北平,但是她的童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上海度过的,她的父亲章士钊和毛泽东有深厚的情谊。 ![]() 毛泽东青年时期,曾积极筹措同学们去法国勤工俭学的经费,但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囊中羞涩,为了继续革命,毛泽东找到章士钊求助。 章士钊早年间在上海认识了不少绅士,在短时间内给毛泽东筹集到了2万元,让毛泽东用于革命工作和同学们赴法使用。 对此毛泽东铭记了一生。 七七事变后,章士钊曾被日军胁迫合作,他宁死不屈,一字不说。最后秘密去了香港,直到1945年才回到上海。 新中国成立前,章含之在中学读书,恰巧章士钊作为国民党谈判代表去北京和谈,不久后便和张治中投向人民方面。 对此国民党特务三番五次去章含之家里骚扰,章含之希望共产党早点解放上海。 上海解放后,陈毅马上派人到章家站岗,保护章士钊一家,当时章含之才十几岁,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特别尊敬,她还请解放军叔叔吃饭,但解放军自己带的炒面。 日后章含之回忆:解放军战士用行动给她上了生动的一课。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章含之和母亲一起迁居到了北京,年仅14岁的章含之对北京的一切都很不习惯,在父亲的指导下,章含之逐渐适应了北京的生活状态,不仅如此,她的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 最后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这对于章士钊来说,简直高兴得不得了,新中国成立第8年,章含之大学毕业,她热爱学习,最后又深造了两年研究生。 在这期间,章含之经历了人生不寻常的旅途,恋爱,结婚,生子。 ![]() 1961年,毛主席和章士钊吃饭时,才得知原来章士钊还有这么高学历的女儿,毛主席从小就英语不好,然后就对章含之说:章老师,你愿不愿意当我的英语老师啊。 章含之以为毛主席在开玩笑呢,然后笑着说:“毛主席,我哪里敢当您的老师啊。” 毛主席摆摆头:“你是英语专业的高材生,我还要拜你为师呢。” 章含之不知道如何回答了,章士钊说:“主席什么时候要学习,让含之来就行了。” 章含之回家后,父亲才告诉她,毛主席从青年时期就很热爱学习英语,但一直很吃力,既然毛主席让你当老师,那就当吧。 章含之这才知道,毛主席对知识的渴求十分浓厚,他一直在学习英语,还制作了很多英语的卡片,随后,章含之同意了当毛主席的英语老师。 ![]() 从1963年底开始,章含之就开始到毛主席那里教授英语,一般从下午4点开始,每次一个小时,毛主席的学习效率很高。 据章含之回忆,每次毛主席学习完英语,都要出去走走,散散步,说说话,有时候还要让章含之留下来吃饭。 毛主席平易近人,就像一个慈父一样对章含之嘘寒问暖,最让章含之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毛主席对她说: “我很高兴你可以参加中国共产党,但不是让你去造你爸爸的反,你爸爸一生做过很多好事,你要好好了解他的一生,好好去爱护他,照顾他。” 章含之忍不住哭了,她和父亲常常闹别扭,这次在毛主席的开导下,章含之终于知道了父亲的不易。 ![]() 在对章含之的了解中,毛主席知道了她刚刚经历的不幸婚姻,不免一声叹息,婚姻的前提就是互相信任才能美满幸福。 就在这时,一位长年活动在外交场合的绅士注意到了章含之,他就是乔冠华。 我只想送你一朵花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国在联大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毛主席亲自点将,让乔冠华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 那天下午,章含之忙着弄一个重要文件,等赶到会议室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为了不影响大家开会,章含之默默坐在了门外。 只听见乔冠华在里面进行着开场,声音十分洪亮,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随后乔冠华开始点名,当点到章含之的时候,她突然从门外伸进来一个小脑袋。 乔冠华对章含之的印象十分深刻,随后开会之余,乔冠华问她:“你就是章含之?行老(章士钊)的女儿?” 章含之一脸的不屑:“是的。”不想,乔冠华说:“你就是你扣了行老给我的《柳文指要》?” 乔冠华说的是之前章士钊出版了一本书《柳文指要》,然后赠给了乔冠华一本,章含之因为在外交部工作,怕别人误以为是给乔冠华“送礼”,所以就没有给乔冠华,而是自己装起来了。 章含之没有想到,乔冠华因为这件小事“斤斤计较”,也没有想到乔冠华如此咄咄逼人。 图 | 乔冠华年轻时 章含之对乔冠华的印象很不好,当着大家的面说:“你这个部长,这么一件小事记得这么牢。” “好吧,今天算是认识你了。”乔冠华说。 章含之和乔冠华的梁子算是结下了,每当在外有外交活动,章含之总要和乔冠华吵几句。章含之说,乔冠华身为自己的领导,有点盛气凌人,让人无法忍受。 但是她不知道,大多数的恋人都是在吵吵闹闹中日久生情的。 一次在巴基斯坦访问期间,章含之曾给乔冠华送资料,当时乔冠华的房间没有关门,她看到乔冠华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显得十分疲惫,忧伤,好像在回忆,又是在深思。 看到这一幕,章含之竟然突然涌出一股“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伤感。 ![]() 晚餐的时候,大家一起和外宾出去散步,走到一个花坛前,大家都在赏花,得知可以采花的时候,乔冠华问身边的问:“可以摘两朵吗?” 章含之回忆说,那天共有三位女性,乔冠华给每个人都摘了一朵,然后一起照了一张相。 日后章含之看到这张照片问乔冠华,为什么要摘花了还要照相? 乔冠华说,我就是想送你一朵花。 原来,当时乔冠华已经观察章含之很久了,但他并不了解章含之的生活,只知道章含之是个性格十分活泼有趣的人,他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就单纯给送她一朵花。 一个多月后,乔冠华和毛主席聊天时意外得知,章含之经历了一场不幸的婚姻,他对章含之的爱和同情顿然而生。 当时章含之也在场,毛主席当面说章含之“没出息”,自己的男人都跟别人好了,还不离婚。把章含之给说哭了,或许从那一刻开始,这位在工作中咄咄逼人的乔冠华就已经爱上了章含之。 那天晚上因为暴雨,乔冠华特别烦躁,他每隔几个小时就要把工作人员叫过来问问飞机起飞的时间,或者是问问工作的情况,言语之间还会特别提到章含之。 回到北京后,乔冠华以工作的名义多次给章含之打电话,两个人在电话中十分客气,以往的争吵不见了踪影。 乔冠华说:“在回来的一路上,你可一切都好?” 章含之说:“挺好,三百多位子的波音只坐了十多个客人,都退票了。不过大西洋的鳖鱼不要我们。” 从那以后,乔冠华经常给章含之聊天,他聊天十分有分寸,丝毫不谈感情和家庭情况,直到有一天,乔冠华问了一句她的离婚手续办的如何了。 章含之说:“基本办完了。” 电话那端沉默了很久,乔冠华说: “I love you.Will you marry me ?” 意思就是说,我爱你,你愿意嫁给我吗? 这一句话让章含之的心都乱了,她吞吞吐吐地用英文说:“我知道,谢谢你,但是这不能。” 日后章含之回忆: 那天晚上,我的思绪乱极了。我知道冠华要给我的这份感情是极其珍贵的,也许这就是我从年轻时代开始一直寻而不得的那份纯情,舍弃它将是我终生的遗憾。 章含之办完离婚手续那天,毛主席托人给她送来了一箱子的苹果,其实就是祝贺章含之解放了自己,她觉得那天晚上她是最幸福的人。 ![]() 但是与此而来的就是她和乔冠华的事情,八卦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传言说,毛主席都鼓励她和“乔老爷”走到一起。 章含之何尝不明白,如果直接拒绝乔冠华,一定会让毛主席失望和伤心,她也无法明白,这到底是不是毛主席的意思。 当时毛主席已经进入晚年,很多话都是别人“传达”的,章含之也感觉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也不能再像当年一样,和毛主席坐在炉火边一起聊天谈论这些事情。 3月下旬,章含之参加菲律宾总统来访的接待工作,晚上工作人员一直在找她,说乔冠华喝醉了酒,一直喊着你的名字,让章含之去照顾一下。 章含之马上去卧室看,发现乔冠华在床上躺着,嘴里喃喃自语。章含之说:“我今晚在大民大会堂接待,不知道你找我,快换了衣服睡觉吧。” 时而清醒的乔冠华看到是章含之在眼前,便说:“你不要离开我,不要躲着我。” 章含之眼眶湿润了,她说:“你喝醉了,不要喝这么多好不好?” 临走的时候,章含之又看了乔冠华一眼,在外交舞台上纵横捭阖的乔冠华,面对感情却如同一个少年。 她不想再去伤害乔冠华那颗善良的心了,最后她专门去询问了毛主席,终于决定和乔冠华在一起。 走进婚姻殿堂,相知相爱十余载 章含之答应了乔冠华,两个人正式开始谈恋爱,但这在外交部掀起了一阵阵的波澜。 谁都没有想到,乔冠华和章含之要走在一起了。 1973年初,在一次西花厅会议休息室吃夜宵的时候,有人在饭桌上就开始八卦了:“告诉你们一个大新闻。” 众人皆惊:“别卖关子,赶紧说。” “老乔和章含之在谈恋爱。” 周总理突然咳嗽了一声,最后笑起来了:“我还当是什么大新闻呢,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工作人员问周总理:“难道周总理知道了?” 周总理笑着说:“我早有预感!” 周总理和乔冠华在一起工作很久,章含之和乔冠华之间的情愫周总理也早就感觉出来。 后来,周总理还专门告诉乔冠华说,他批评了他的子女,应该祝贺父亲得到幸福才对。 周总理和毛主席的支持,让乔冠华铁定了要娶章含之回家。 在一次会议间歇,周总理问章含之,你们结婚了去哪里住? 乔冠华说:“我搬到行老那里住?” 周总理十分吃惊,你娶媳妇怎么能搬到媳妇家呢?原来这是夫妻两商量好的,乔冠华说:“行老的房子比我的敞亮,他一定要搬出来。” ![]() 就这样,一场婚事就定了。80高龄毛主席得知他们马上步入婚姻的殿堂,笑着说:“这一次啊,乔老爷真是上轿啊。” 婚礼定在1973年12月11日,结婚前几个月,章士钊告诉乔冠华,你们结婚的时候,我还在香港看病,不能参加你们的婚礼了。 为了祝福女儿,章士钊给了他们一份特别的礼物,那是一张一万元的定期存折,章士钊说,这是之前他的书《柳文指要》出版的稿酬。 乔冠华得知后,感动不已,不料章士钊没有等到这一天,7月的时候撒手人寰,但好在,生前看到了女儿的幸福。 12月11日,乔冠华正式搬进了史家胡同51号,经过两年的相识相知,终于修成了正果。 从1973年到1983年,两个人幸福地度过了美好的十年。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老年丧子,中年丧偶”,48岁的章含之没能躲过后者。 其实早在1982年,乔冠华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太行了,医生检查说乔冠华肺部癌症复发,最多只能活六个月。 幸好在章含之无微不至的照料中,奇迹般地得到好转,但病魔无情,1983年8月,乔冠华的身体已经到了极其艰难的地步。 8月19日,杜修贤带着照相机来看望乔冠华,为他们夫妻俩照了最后一次相,其中有一张装裱起来了挂在客厅里。 ![]() 但没有人想到,照片中的乔冠华在一个月后就去世了。 时间进入9月,章含之经常看到乔冠华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发呆,一如当年她看到的乔冠华一样,心事重重。 因为时常咳血,医生建议马上住院,在那个秋风萧瑟的季节,乔冠华在住院20天后,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9月22日,章含之坐在刚刚离去的乔冠华身边,一晚上没有合眼,在临终前,乔冠华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对着章含之流了最后一次泪。 章含之说,他生前很少流泪。 在工作人员处理遗体前,章含之呼喊着: 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你啊。 在章含之的心底,没有什么能够替代丈夫。乔冠华就是她的天,她的地。如今天塌了,地陷了,她也便如浮萍般无所归依了。 乔冠华去世后,葬礼安排有很大的争议,要不要刊登消息,骨灰安置在哪里? 有人说,乔冠华作为曾经的外交部部长,应该得到应有的待遇,但是章含之却并不在意,她提出了三个要求: 一、取消官方的遗体告别仪式,改为家属自办的遗体告别。二、不必搞悼词和评价这类东西,正式公告也不要登报。三、骨灰不存八宝山,由自己保存。 随后,中央表示了同意。在乔冠华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他生前的好友都来和他做最后的告别,章含之早已经泪如泉涌。 乔冠华一生,卓尔不凡,风度翩翩,因为有他,章含之的后半生,幸福美满。 多年以后,也曾有人问她,你后不后悔?章含之的回答是:爱是不可以后悔的。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多年后,每当他人对章含之提起乔冠华,她必定泪涌如泉,哽噎难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