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性污泥膨胀的原因和对策

 庭前春雪 2023-01-15 发布于山东

在污水运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污泥膨胀的问题,可以看到的现象就是污泥结构松散,泥水分离困难,上清液浑浊等,从指标上分析就是出水COD氨氮均有上升趋势。

污泥膨胀分为丝状菌污泥膨胀和非丝状菌污泥膨胀。

一、丝状菌污泥膨胀

引发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原因就是字面意思由于丝状菌的过量繁殖引发的污泥膨胀。

主要判断依据有:

(1)沉降比很高,污泥指数(SV30/污泥浓度*10)>200。

(2)镜检菌胶团周边丝状线条很多。

(3)长时间观测,做沉降比时发现泥层厚度逐渐升高(可到90%以上),上清液比较清澈,无大量悬浮物存在,污泥浓度没有多大变化。

(4)好氧池溶解氧长期处在2mg/L以下甚至1以下。

引发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原因目前比较公认的就是溶解氧不足,来水PH长期偏低,或水温长期偏高,在个别案例中,由于特殊有机物的存在也可以引发丝状菌的膨胀。

应对方法:

(1)提高溶解氧至2mg/L以上,调整初期可以控制溶解氧至4mg/L左右,后续在慢慢降低。还有一点就是出现这种情况查看要查看曝气是否均匀,溶解氧的检测要多点位进行。

(2)若PH较低,调至7.5-8

(3)若水温高,需增加冷却系统。

二、非丝状菌污泥膨胀

就是镜检比你未发现丝状菌的存在,但是沉降比很高污泥浓度变化不大。主要判断依据有:

(1)污泥感官比较细碎,悬浮碎污泥较多,甚至污泥中有气泡夹杂。

(2)沉降比泥层高,上清液浑浊。

(3)镜检污泥絮体较小,菌胶团内部分泌出很多粘性较高的糖类物质。

引发非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原因:

(1)营养比失衡,造成活性污泥中菌胶团内部活性降低。

(2)有毒物质混入,造成菌胶团结构瓦解。

(3)大量无机不溶物混入系统,也容易诱发非丝状菌污泥膨胀。

应对措施:

(1)检测原水氮磷含量,对于缺少的微量元素按照COD:N:P=100:5:1进行补充,或者补充生活污水量。

(2)补充新的活性污泥,对系统进行闷曝。

(3)查找原水是否存在有毒物质混入。若长期存在有毒物质过去,需增加高级氧化工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