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莲往事已成尘

 冬可燃冰 2023-01-15 发布于江苏

图片

   认识一位老扬州,年已九十高龄,精神矍铄。他孜孜不倦遨游于网络,发博文、写评论、发图片,与年青人相比,一点儿也不示弱。

   据老人自我介绍,他是地道的扬州人,曾居住在城南李官人巷,后搬迁到北边的青莲巷,居住至今。他骄傲的对我说:两处住地,都与大诗人李白有关的呢!号称酒仙的诗人,曾赋诗云:“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图片

   青莲巷靠近旧城中心辕门桥,巷道的形状宛如英文字母Y,西北通犁头街,东北与左卫街相连,南接苏唱街,可谓是“四通八达”。唐代大诗人李白,别号青莲居士,曾多次游历扬州,并在诗中留下他借住在“广陵南郭”的记录,或许即下榻在如今青莲巷的附近,是很有可能的。

图片

   还有一说,这条巷子与清朝扬州知府伊秉绶有关。伊知府贵为“四品皇堂”,乃城市的最高行政长官,然而,他为官清正,素有名声。母亲管教严厉,命他种植青莲。青莲与清廉谐音,是隐喻“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之意。伊秉绶遵照母命,在家里种植青莲,不仅自家种,还赠送给邻里,于是家家户户都养莲花,蔚然成风,故而后人便把伊秉绶所住的巷子称为“青莲巷”。甭管事实是否如此,也不论青莲巷与哪位历史名人搭界,但它是条历史悠久的老巷、名巷,总归是事实。

   在疯狂的年代,颠三倒四,有人跟老地名过不去,胡乱将青莲巷更名为“青年巷”。这种数典忘祖随意割断历史的行为,遭多数扬州人唾弃,不久拨乱反正,便又恢复了原名。

图片

图片

   青莲巷通向左卫街的一侧,有幢大宅,门牌号码19号。它曾经的主人姓周,江西吉安人,年轻时到扬州业盐。他的大名叫周扶九,既与李白毫不相干,也跟“清廉”相距甚远。

   周老板眼光看得远,经商得法,长袖善舞,腰包很快鼓胀起来,但为人却非常吝啬,锱铢必较,把一个铜钱看得比磨盘还大。周老板也有手面宽绰的时候,孙中山南方搞革命,他一下子捐款几十万。精明的商人并非缺乏头脑,他们自有另类的眼光,慷慨投入还是为了今后的丰厚回报。

   后来周老板迁居沪上,左右逢源,投身房地产,果然身价百倍,成为当年著名的房产大佬。周扶九知名度高的另外原因,与近代海上报人曹聚仁写的《地皮大王周扶九》一文有关。

图片

   侥幸保留到今天的周家老宅,已非当年面目,但中式住宅的局部细处尚留下些许当年“豪宅”的蛛丝马迹。 高大的门楼呈凹字形,磨砖砌筑,缀以砖雕。入内是一方大院,四周两层楼房环抱,气势非凡。楼栏杆雕刻锦花纹。顺着陡直的木梯向上爬,眼前是一条狭窄而昏暗的走道。透过木窗,看见东墙上方有砖雕,楷书“紫气东来”四个大字。檐板下端镶嵌磨砖裙边,楼西北角设阁亭一座,角檐飞翘凌空。可惜老宅年久失修,已明显露出衰惫的容颜。

图片

   显示周盐商不同凡响人生经历的两栋小洋楼,基本格局没变,仍骄傲的矗立在左卫街(如今的广陵路)中段。红色的清水红墙,石砌基座仿自中国传统的“须弥座”样式。罗马式拱门、半圆型门窗券顶、雕花铸铁阳台栏杆……昭示着别墅的高贵身价。周氏败落后,别墅易手,解放后由邮电系统接管,如今已成为居民大杂院。

   青莲巷南头还居住一位商人刘孝荃,安徽庐江人,先开办盐号,后又经营钱庄。若干年前,有人撰文介绍过他。他出身名门,叔祖父刘秉璋是晚清重臣,翰林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叔父刘诲之,光绪帝师孙家鼐的女婿,民国年间著名实业家,中国实业银行创始人之一。刘孝荃本人书卷气很浓,可称是儒商。他的后人也大都成为知识界人士,一对双胞胎兄弟刘式达、刘式适,都是北大地球物理系的教授。刘孝荃为人低调,名气远不如周扶久那么响亮,知晓他的人很少。

图片

图片

   广陵路和渡江路相继开通后,犁头街失却城市主要通道的功能,繁华不再。青莲巷默默无闻蜷缩在大路背后,几乎被人遗忘。因为交通不便,无法行驶汽车,青年人都搬到新小区去了,唯有垂垂老者,眷恋小巷的熟悉环境,固执地守护着老屋,不愿离它而去。“青莲往事已成尘”,落寞的小巷,无奈诉说着城市变迁的沧桑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