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0302

 毕天增 2023-01-15 发布于黑龙江

0302-1

园居即事,次韵答义门

枝头百舌巧言辞,阑入春风处处悲1)初破杏花三日雨半頽竹榻一家诗2)。灌园功状痴儿窃,投老光阴知者谁3)。风景不殊烦举目,迷离最是负当时4)

【笺注】

此诗写园居春日风光以及自己的园居生活,仍然前后弥漫着哀伤的情绪。韵脚同《次韵答义门题近稿》,亦是次韵答义门(即王景沂,详见0299《次韵答王义门內翰枉赠一首》笺注)。

1)“枝头”二句:枝头的百舌鸟鸣叫,就像人善于言辞,混杂进春风里,却处处引人悲伤。

白舌”,鸟名。善鸣,其声多变化。《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高诱注:“百舌,鸟名,能易其舌效百鸟之声,故曰百舌也。以喻人虽多言无益于事也。”

阑入”,搀杂进去。明袁宗道《独坐》诗:“阑入朱紫丛,驽马随鹏鹍。”

处处悲”,指处处的春天景色,反而令人悲伤,正如杜诗的“感时花溅泪”所写。

首联写百舌鸟的鸣叫反而引人悲伤。开篇就抛出一个矛盾,引人向下看。

2)“初破”二句:三天连日的春雨,催得杏花才开;竹榻被压得半倒,都是我一家的诗集。

初破”,指花蕾初绽。陆游《新菊》:“已过重阳十日期,菊丛初破两三枝。”

颔联却不作回答,却是一幅惬意画面:三日的春雨催得杏花初开,竹榻被堆积的诗书压得半倒。

3)“灌园”二句:灌溉园圃的瓜果,被小孩子暗中偷去不少;就要到了老年的岁月,又有谁知道我的状态呢?

灌园”,浇灌园圃。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十八:“灌园何其鄙,皎皎于陵中。”“灌园功状”,指自己经营园圃的菜蔬、花果等成果。

痴儿”,指少年男女。唐杜甫《百忧集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痴儿窃”,指小儿女暗中摘花、采果等“窃”“灌园功状”的行为。

投老”,垂老,将老。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夷投老以长饥,回早夭而又贫。”

颈联是叹息老年生活,无人知道自己的状态。这可能是悲伤的一个原因。

4)“风景”二句:风景和往年没什么不同,却不耐烦观看,最被辜负的,是当前的春光,看得很不清晰!

风景不殊”,风景没变,暗喻世事已非。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迷离”,模糊不明,难以分辨。清吴伟业《鸳湖曲》:“烟雨迷离不知处,旧堤却认门前树。”

当时”,当前。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天有不测风雨,人有当时祸福。”

尾联又给出一个解释:风景依旧,人事已非!所谓“烦举目”,乃因人事已非:庚子之变得原因。——这恐怕是悲伤的更为主要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