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伯农《在全国第二十届中华诗词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摘要)

 芙蓉书阁 2023-01-15 发布于广东

在全国第二十届中华诗词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摘要)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郑伯农

同志们、诗友们:

  研讨会开了将近三天,许多同志讲了很好的意见。我讲点个人意见。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批评。

 一、关于诗词创作的态势

  我们学会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普及,二是提高。这些年来,我们抓诗词进校园,抓诗词培训,办函授班,开诗教工作研讨会,等等,都是为了普及。普及是提高的基础,但普及不仅仅为了提高,不仅仅为了出尖子人才和精品力作。诗词是群众性的事业,许多人学写诗,是为了抒发情感,交流情感,丰富周围的文化生活,他们未必都想做当代的李白、杜甫。正如体育,没有运动的普及,就没有运动成绩的大面积提高。但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并不都为了在奥运会上拿金牌,锻炼身体也是一个重要目标。这几年来,诗词在群众中迅速普及,其成果是人们有目共睹的。那么,诗词的提高,其成果如何?应当说,诗词创作的水平在逐步提高。诗词热刚刚出现的时候,许多人对诗词格律还掌握得不娴熟,写出的作品还比较粗糙。有人嘲笑,这是“老干部体”,是“格律溜”。其实,每个人学诗,都要经历一个从不大熟练到比较娴熟,从比较稚嫩到比较自如的过程。唐朝的高适,五十多岁开始学诗。他刚开始写的时候,大约也是“老干部体”,后来才成为大家。比起十几年前,“格律溜”在逐步减少,顺畅耐读的作品多起来了。我看了好几个省的诗词刊物,觉得绝大多数作者都能比较自如地掌握诗词格律,用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当然,优秀的作品数量比较少。一切文艺品种都是这样,精品力作在整个创作中只能是少数。说精品力作数量少,决不意味着没有精品力作。今年年初评华夏诗词奖,就评出了一批好作品。陶文鹏、陈敦元等专家在会上发言,具体分析了优秀作品,肯定近几年诗词创作的成绩。我以为他们的发言是中肯的。除了获奖作品,其他领域也涌现出不少好诗。我们的佳作不是极个别的,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们是水涨船高的结果,是诗词水平稳定提高的结果,它们的体裁、题材是很广泛的。可以说,各种诗体、各种题材,都涌现出一批反映新时代的佳作。我们已经有了一批反映新时代的有深度有魅力的诗作,对此绝不可以妄自菲薄。当然,一是佳作的数量还比较少,二是佳作还没有达到李白、杜甫、毛泽东、鲁迅这样的高度。诗词从复苏走向复兴,但还没有达到高潮。打个比方,我们现在还是初唐,还没有达到盛唐。我们的创作水平在提高,但还需要更上一层楼。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都是不对头的。要再接再历,创造出数量更多、水平更高的诗词精品。

 二、关于精品战略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六百多种诗词刊物。有的公开发行,有的内部交流;有季刊、双月刊、月刊,等等。作最保守的估计,假如每份刊物每年发表五百首新作,加起来就有二三十万首,等于全唐诗的好几倍。诗词创作数量很大,其中有喜有忧。诗词繁荣的标志是什么?普及的程度,是标志之一。看一项事业是否繁荣,要看它有没有群众基础,在群众中有多大影响力。但检验诗词创作是否繁荣的根本标志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首优秀作品,它的影响力要大过几百首、几千首平庸之作。诗歌创作达到什么高度,要看有代表性的精品力作。一部诗歌史,首先是由能代表民族精神和时代高度的精品力作连缀起来的。诗词能不能在新的时代站稳脚跟?为它恢复名誉,消除民族虚无主义的影响,排除对它的偏见,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它要真正在群众中站稳脚跟,就要靠精品力作。没有能传世,能不胫而走的作品,人们最终要把它忘掉,繁荣只能是一句空话。创造精品力作,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提出来的。自从诗歌产生以来,历代诗人都为精品力作而呕心沥血。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些都为了什么?都为了创造惊世之作。历代的诗歌理论评论除了讲诗的本质、诗的社会功能外,许多著作是在探讨创作规律,探讨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失败之作。创造精品力作,是历代诗人的共同追求,是时代对诗词提出的要求,也是繁荣诗词事业的一个核心环节。既然精品战略这么重要,我们能不能订一个硬性指标,要求省级单位每年出多少精品,县级单位每年出多少精品,有创作实力的个人每年出多少精品?在创造精品这个问题上,我们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揠苗助长,要按艺术规律办事。诗人需要在思想、生活、技巧上有尽可能高的修养,但有了思想、生活、技巧还不等于马上能够推出好作品。艺术创作靠形象思维,靠灵感。灵感什么时候来敲门?这不是诗词单位说了算,甚至也不是作者说了算,其中有一定的偶然性。“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这种状况在艺术创作中会经常发生。所以,诗词学会所能做的工作就是为精品力作的产生创造条件,帮助诗人提高思想,深入生活,切磋诗艺,为他们创造和谐舒畅的创作环境。再者,开展评论评选工作,把真正的佳作筛选出来,使它们不至于被大批平庸之作所淹没。首先要有信心。这几年我们的创作水平在提高,已经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这说明我们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再者,要有科学的态度,按照艺术规律促进精品力作的产生。要做扎扎实实的工作。切不可一哄而起,一哄而上,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搞形式主义。大家很关心这样的问题:精品力作的标志是什么?去年在山东滨州的研讨会上,孙老在开幕词中已经简明地讲了这个问题。我以为,判明一部作品是否精品力作,要靠实践的检验,不是靠哪个人,哪个部门说了算。也就是群众的检验和时间的检验。群众承认了,经过岁月流逝它在群众中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就可以证明它是佳作。去年孙老在滨州会议上讲:“从诗词创作的社会效果看,精品力作与平庸之作有天壤之别。当今精品力作的标准应当是:时代精神,先进思想,真挚感情与艺术魅力的高度统一”。我赞同孙老的意见。在《首届华夏诗词获奖作品集·前言》当中,我试图把滨州会议的讨论成果和孙老的基本思想具体化。现在把前言中的一段话抄录于下,供同志们参考:精品力作的标志是什么?这次评奖根据什么标准来衡量作品?其实,诗词创作要通过形象思维来完成,多数诗人并不是先为自己设置一个高高的创作标杆,然后望着这个标杆设计艺术形象。他们往往在生活的撞击下产生了创作灵感,有了不可遏制的创作冲动,于是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创作经验,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凝聚于毫端,挥洒于纸张,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感人肺腑的诗词作品。评论比创作具有更浓的理性色彩,但也不是全部倚仗理性分析。据我了解,评委们作为诗词的痴迷者,是满带激情来参加评奖活动的。他们重理性,也重直感:看作品能否扣响自己的心弦,能否使自己为之激动,能否给自己带来审美愉悦。当然,他们也要有冷静和理性,有“法眼、公心、铁面”。艺术的奥妙是难以用语言全部表达出来的,评价作品的标准是能够用语言来表述的。这次评奖的基本标准,评奖条例中已经有了最简略的表述,总的要求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据我了解,评委们在遴选佳作的时候,大约都考虑到以下几点:(一)真情实感。“诗乃心声”,“诗人是感情的宠儿”。没有真情实感,写出的诗歌怎么可能感动人?这一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无须我在这里喋喋饶舌。(二)时代精神。优秀的作品,应当有新意,有新的生活内涵和生活感悟。作为时代心声的诗歌,应当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把诗人的喜怒哀乐和人民群众所迫切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把个性和人民性结合起来。诗的题材应当多种多样,但不论写什么题材,抒情主人公都不应该是封闭式的小我,而应当是与人民息息相通的大我。(三)诗词韵味。历史悠久的艺术,都有丰厚的传统积淀,都有独特的艺术韵味。京剧有京剧的韵味,昆曲有昆曲的韵味。韵味是不断发展的,但这种发展不是把传统的特点统统去掉,而是既弘扬优秀传统,又有新的开拓。诗词作为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艺术,它有自己的形式美,有和其他艺术品种明显不同的艺术韵味。好诗既要有新意,又要具备诗词所独有的艺术韵味。(四)诗歌意象。叙事艺术要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抒情艺术要营造意象。诗不是生活的复制,而是生活的升华。从自然状态的生活具象到艺术状态的诗歌意象,是从生活美到艺术美的飞跃。不论抒情、叙事、写景,都要营造出美好的意象。前人讲“境界”、“意境”,它们的意思和意象是相近的。可以说,意象是诗词创作最基本的美学追求。有没有生动鲜明而独特的诗歌意象,是衡量诗词成败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关于诗词改革

  诗词创作作为一种艺术生产,有着自己的独特规律。1、物质生产是批量生产,艺术生产则是创造独一无二的“这个”,它拒绝克隆、拒绝复制。2、物质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新的型号出来了,旧的型号就被淘汰。艺术生产与其不同。优秀的古典作品具有永久的魅力,它会被世世代代的人所欣赏,不存在被淘汰的问题。所以,诗词发展一方面是在不断地积淀,一方面是在不断地革新。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的统一,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忽视。孙轶青同志在一篇讲话中说,诗词创作既不能完全抛开传统而另起炉灶,也不能墨守成规而追求古色古香的“原汁原味”。我以为他的提醒在今天仍然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对古典诗词传统的继承,包括两个方面。1、努力传播过去时代的优秀作品,用它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2、继承古代的艺术经验和艺术形式,用它表现今天的新生活。用古典形式表现新生活,要不要保持“原汁原味”?如果说,艺术要尽可能传达生活的原汁原味,这是可以赞成的。如果说,今人写的诗词,要保持唐诗宋词的原汁原味,这就值得商榷了。今人写得再像古人,也只能是假古董。如果说,诗词到唐诗宋词就发展到最高峰,就到顶了,就不可能再前进了,那么有李杜苏辛就够了,何劳今人再来写诗词?赵翼说:“江山代有才人出”。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是对的。古典诗词之所以有生命力,不仅在于老作品有“原汁原味”,更在于诗词这种古老的形式能够表现今天的新生活,能够表现得很深刻、很感人。用古典形式表现今天的新时代,这本身就是一种革新。所谓新,首先是内容的新,要有新的思想感情、新的生活意蕴、新的艺术形象。同时,内容的变化必定引起形式的变革。古典诗词经过长期的演变,形成了一套比较严格的艺术规范。对此我们不要轻率地予以打破。

  过去我们曾经讲过,譬如写近体诗,押韵、平仄、对仗、粘,都是要讲究的。当然,不能以律害义,如果确因内容的需要,完全可以在一定关节上有所突破,古人这么做过,今人当然也可以这么做。

  诗词形式的改革,更迫切的是声韵问题。今人讲话,和古代音韵有很大的不同,古代同韵的字有不少在今天已经不同韵了。诗韵是从语言音韵中来的,不能背离语言音韵。所以,中华诗词学会力主声韵改革。我们公布了《中华新韵》表,同时提出“双轨制”,这些都得到了诗词界同仁的赞许。声和韵不是一码事,要加以区别。中外诗歌,一般都是押韵的,这一点我们和外国是相同的。汉语讲四声,诗词讲平仄,这是我们所独有的。我读了一些现当代名家的诗词,感到完全用平水韵的数量不多,大多在押韵上比较宽,尽可能向现代汉语靠拢。在四声的运用上,大多不受现代汉语的约束。譬如现代汉语没有入声字,而毛泽东、鲁迅、赵朴初、聂绀弩等人的诗词,都频繁地按照传统汉语安排平仄和使用入声字。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和《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都是入声字的名篇。所以,在创作实践中,不仅存在着“双轨”,也可以说有“三轨”:旧声旧韵、新声新韵和旧声新韵。“声”的问题到底应该怎样规范?艺术规范常常是约定俗成的,不一定都要靠哪一个权威来拍板。我以为,对这个问题不必匆忙作结论,还需要再观察、再实践、再探讨。我们可以有所提倡、但不能急性地搞一刀切。形式要讲究,目前诗词创作中更重要的还是陆游讲的“诗外工夫”问题。我读了一些诗词圈子以外人士,如政界、科学界人士写的诗,很有感慨。论诗词的工整,论艺术上的精巧,他们不如诗词界的一些老行家。论内容之新颖,气魄之宏大,感情之深沉,我作为在诗词圈内的工作人员不能不感到汗颜。半年前读马凯的诗,令人惊叹不已。他的诗中所透出的那种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极朴素又极具诗情,是诗家应当具备而又不容易具备的。他的诗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和他对诗的潜心追求是分不开的,和他的人生阅历、精神境界更是分不开的。所以,诗词家首先要投身到时代的热潮中去,和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为人民而呐喊、而歌唱,在这个基础上精益求精。心中有了“苍生”,有了“时代风云”,即使是观看湖光山色,也会与涉世不深者产生不同的感悟。古人说,有第一等襟抱,始有第一等真诗。这句话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http://www./gdscshow.asp?articleid=93

【说明】该网址现已不存在。系统提示:“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

【附记】本资料由 芙蓉书阁|邓旺林 收集。全国第二十届中华诗词研讨会2006年9月19日—22在山西晋城召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