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克力味、焦糊味、酸味,六大茶类的这3种气味,究竟是好是坏?

 雾霭霾 2023-01-15 发布于江西

图片《1》

前几天晚上,趁着月光格外皎洁,出去散步。

年末了,容易想点有的没的。

又要长一岁,有什么变化?

就像摊开心中的账簿,哗啦啦翻过这一年。

和李麻花一起回顾,才发现,竟然经历了这么多的不容易,口罩原因,快递原因,减产原因,干旱原因……

2022年,对福建茶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头到年尾,发生了诸多大事。

全部加起来,都够凑成一本传记了。

图片

最近这段时间,总被茶友们催着写年终总结。

大家都说,村姑陈,我很好奇你们的日常。

我们的日常,其实非常简单。

无非就是试茶,翻留言,给大家鉴茶,再归纳整理成文章。

每天絮絮叨叨,把各种新知识、老知识,翻来覆去地撕开又合上。

反复切换角度,用文字写,用视频拍,讲给列位看官听。

有时自己都嫌弃自己,是唐僧附体,怎么会这么啰嗦?

如果我是客人,面对如此细节的茶掌柜,估计都要被烦得一塌糊涂了。

图片

《2》

今天,照例是讲老问题。

后台留言里,发现大家在喝茶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奇怪的味道。

比如,喝白茶会喝到巧克力味,喝岩茶会喝到焦糊味,喝红茶会喝到酸味,诸如此类。

按常理来说,这些都称不上香气。

因为香气闻起来应该是舒服的、温馨的、通窍的、爽快的。

如果令人下意识觉得不对劲,肯定是茶叶的品质有问题。

然而,有些茶掌柜却在刻意误导群众。

在他们口中,巧克力味成为了高等级老白茶才会拥有的香气;

图片

焦糊味则是武夷岩茶的标配,是正常情况,更是老茶客的心头好;

至于酸味,倘若出现在红茶当中,就说明冲泡的水温太高了,要适当降低,最好用80℃的温水冲泡红茶……

以上的这些观点,都太惊悚了。

虽然人人都说,如今是言论自由的时代。

但在互联网的大平台上,每个人说出来的话,都有可能对别人产生影响。

尤其是不明真相的茶友,看到了这些误人子弟的言论,极有可能就当了真。

从而在买茶的时候,付出大量的学费。

所以,总得有人站出来说真话。

纵使真话和真相,很伤人,却比永远被蒙在鼓里,要好得多。

图片

《3》

白茶里的巧克力味,是怎么回事?

在六大茶类中,白茶的工艺是最简朴的。

不炒不揉不杀青,仅以萎凋和干燥加工制成。

因此,在如此纯天然的制作方式下,白茶的香气也极尽自然,透露着植物荷尔蒙的气息。

新白茶的香气,有毫香、花香、草药香、荷叶香、粽叶香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由新转老,白茶的香气也会发生相应地变化,更加稳重内敛。

譬如,稻谷香是新白茶当中的毫香延续过来的;花香、药香,也是新白茶时期就存在的;陈香是老植物老枝叶自然会生成的气息,也是老白茶正常的香气。

总体而言,闻起来还是干燥的、舒服的、清爽的,丝毫不沉闷。

品质好的老寿眉饼,因为经历了破壁,部分细胞液流出,大概率会生成枣香。

图片

可没有人能说出,老白茶中的巧克力味,是新白茶中的哪一种香气转化而来的。

追溯到巧克力的诞生,工序复杂,且最重要的就是发酵。

换言之,如今我们吃到的巧克力,之所以带有独特的味道,是重度发酵的结果。

而白茶,属于微发酵茶。

无论如何,都不该带有巧克力味。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款白茶受潮了,吸收了大量的水汽后,开始过度发酵,产生了异常转变。

如此一来,才生出了巧克力味。

与此同时,有巧克力味的白茶,几乎是没有毫香的,也没有层次丰富的香型。

原因是,芳香物质被破坏,逐渐消散,被巧克力味压得死死的。

这样就能解释,白茶里的巧克力味,非但不代表等级高,反而证明其品质有问题。

再便宜,都不要买。

图片

《4》

武夷岩茶里有焦糊味,是正常情况吗?

这个问题,说来复杂。

有一种焦糊味,代表的是茶叶被焙死了,焙空了。

根据焙火程度的不同,我们通常会分为轻火、中轻火、中火、中足火、足火,再上去就是病火了。

有些茶青原料不太好的茶叶,内质匮乏,香气寡,茶味薄。

要想找出亮点,只能通过加重焙火,来产生苦涩、刺激的重口味。

制作过程中的每一道火,都焙到十足,温度和时间都加大加长。

在急火猛攻下,做出来的茶叶,吃火吃得很透。

可是,如果没把握好火候,很容易就把茶焙死。

就像烧烤的时候,没有控制好时间,把肉烤焦了。

图片

所有的肉香,都被浓郁的焦糊味掩盖住了,压根就尝不出孜然粉和辣椒粉的味道。

这些焙死了的岩茶,叶片中的细胞受损严重,算不上好茶。

喝起来,会有浓浓的炭火气味,但经不起深究,依然是汤感薄,韵味欠佳。

另一种,是新茶友眼中的“焦糊味”。

对于新茶友而言,接触岩茶的时间尚短,很难接受足火茶。

老茶客喝起来,没有问题。

可如果是喝铁观音或者绿茶的朋友,喝起来,就会觉得有股糊味。

归根结底,这是喝茶习惯的问题。

新茶友一般更容易接受轻火茶,香气清幽。

而足火的岩茶,只要给它们足够的时间褪火,就能感受到稠滑饱满的汤水。

图片

《5》

红茶出现酸味,真的是冲泡水温太高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

理论上来说,任何茶类中出现浓重的酸味,都不正常。

而具体到红茶身上,酸味的产生,主要和两点原因有关。

第一,是发酵不当。

因为红茶是全发酵茶,所以发酵这道工序,至关重要。

发酵不到位,则茶叶喝起来会有一股青味。

反之,发酵过头,所带来的酸味就很明显,代表着工艺上的缺陷。

图片

第二,是仓储不当。

有些红茶,刚刚买回来的时候,并不酸。

但开封之后,由于主人没有及时做好密封,导致水汽入侵,茶叶过度发酵,生成了酸味。

一款工艺到位,品质出众的红茶,闻起来应该是清爽的,没有任何杂味。

至于说水温过高会把红茶泡酸,压根就是无稽之谈。

好茶不怕沸水烫,经不起沸水检验的红茶,便不能算是优质。

沸水只是把茶叶的缺陷暴露出来,赤果果地呈现在众人面前,仅此而已。

图片

《6》

又是说大实话的一天。

曾经,有茶友劝我说,你总是揭露真相,会得罪人的。

但是,村姑陈始终觉得,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更何况,买到劣质茶已经够可怜了。

如果我们还躲在暗处,看破不说破,岂不是更伤人?

任凭那些问题茶伤害大家的身体,这种缺德事,村姑陈实在做不出来。

所以,我坚信,每个人都有知道真相的权利。

即便真相很伤人,可它也有让人迷途知返的能力。

敢于直面真相,才能收获好茶!

图片·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