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财产时,为何父母大多不愿意给女儿?并非重男轻女那么简单

 果妈的育儿间 2023-01-15 发布于江苏

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果妈~
“儿女双全”似乎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好”,但是这份“好”,却容易在父母分财产的时候,成为“不好”。
“财产”这玩意儿,似乎没有人嫌少,即便现在大家的物质条件好上了许多,但是,钱,总是多多益善的。在父母分财产的时候,让不少原本相处融洽的手足,形同陌路。
果妈的一个大学同学小蕊,家里有个弟弟,因为弟弟平时惹事儿也不少,小蕊和父母没少给弟弟擦屁股。后来弟弟终于懂点事儿了,一家人的日子也终于舒坦了。
这些年,小蕊结婚了,老公家买的房买的车,娘家拿了20万的彩礼,没准备什么值钱的嫁妆,小俩口的手头,其实还是蛮紧的。弟弟随后也结婚了,父母给置办了房子、车子,弟弟一点压力都没有。
今年,父母年纪大了,喊来姐弟俩,说手头的一些钱,给他们分一分,自己就留点养老钱。
父母苦了一辈子,儿子结婚花了不少钱,现在手头还有60万,准备自己留10万,日常还有退休金。剩下的50万,给10万给小蕊,40万给弟弟。
弟弟有些不开心,觉得为什么姐姐还有钱拿?
小蕊也不开心,当初的彩礼父母都拿了20万,平时自己还时不时补贴老人,这才给自己10万。
姐弟俩都不开心,弟弟更是直接闹了起来,姐姐看着父母伤心的模样,不忍心责备父母的偏心,最终训了弟弟一顿,走了。
虽然还是一家人,但是关系,却变得非常微妙。
分财产时,为何父母大多不愿意给女儿?并非重男轻女那么简单
其实,小蕊的父母对她真的很好,日常生活足够关心,有了孩子之后,父母轮流帮着照顾,从来没有因为儿子,而忽视小蕊,除了钱。
在过去,财产分给儿子,或许是重男轻女,但是现在的家庭,财产不愿意给女儿,还真的并不是重男轻女那么简单。
被“传统”束缚
如果有一个家庭,非要生一个儿子,或许会被别人调侃:家里有皇位要继承。
将财产交给儿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传统”,反倒是给女儿,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女儿嫁人了,她的丈夫,有丈夫的父母分配财产。
在“传统”理念的束缚下,就很少有父母会想着将财产给女儿,而是主要考虑给儿子。甚至有些“传家宝”、“祖传秘方”,也都喜欢传男不传女。
小蕊的父母便是如此,怕给了女儿,邻里亲戚等会说闲话,所以给女儿少了很多。
怕儿媳不高兴
婆媳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为妙微妙的,儿媳作为一个“嫁进来”的人,其实都会觉得,父母的钱,就是这个家的,如果给了女儿,那么就相当于拿着钱去补贴女儿,家里的财产就少了,难免会心里不痛快。
儿媳妇一个不开心,婆媳、夫妻矛盾,便可能来了。
谁又不想一个家庭和和美美的呢?父母更多的也会考虑自己现在生活的这个家。
越孝顺的,越易被忽略
都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女儿孝顺起来,父母真的是舒心极了。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家里的众多子女中,越是孝顺的孩子,越容易被忽略。
果妈老家有一户人家,一共有3个儿子,最受宠的是小儿子,最不受父母待见的,是二儿子。二儿子不是三个儿子中过得最好的,但是每年都会给老俩口几万块钱,老大和老三,从没给过老夫妻钱。
老夫妻都病了之后,便喊来三个儿子,把身上所有的钱,都平分给了大儿子和三儿子,然后让二儿子多顾及两个兄弟。
给完钱之后,老大和老三便回家了,还是老二出钱照顾父母,一直到送终。
很多人都为老二鸣不平,但是老二说:“我总不可能真的放着他们二老不管吧。”
这就是所谓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懂事的孩子没糖吃”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被忽视的孩子,会通过“孝顺”来争夺父母的爱。
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补偿心理”,父母的称赞、关注,能够满足被忽视子女的这份心理,减少不被关爱的遗憾。
第二个原因,是父母的“沉没成本”心态。
对于不懂事的孩子,父母会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管,虽然父母一边很头疼,一边却也越来越爱孩子。所以,在心理学上,不是对自己最好的孩子,却是自己付出最多的孩子,被称之为“沉没成本”。
第三个原因,是“欺软怕硬”。
最孝顺、最老实的孩子,是最委屈的,这其实很不公平。理智的父母为了平衡孩子们,对这种比较“软”的孩子,自然更容易忽视,他们需要去平衡“硬”的孩子,日子才能太平。
女儿,相对而言,比儿子更省心,比儿子更孝顺,性格比儿子更软些,所以,有些父母就“有恃无恐”,将财产分给儿子,也不担心女儿不会照顾自己。
寄语
父母不给女儿财产,真的不是重男轻女那么简单,其中还涉及到了教育、成长环境、性格、委屈等等。财产,只是一个“结论”,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上,可能父母已经不经意间“一碗水端不平”了,这才是最伤女儿的。
话题讨论:如果你家是一儿一女,你的财产,会如何分配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