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克菲勒:改变我命运的,其实是我的老师一句让人不齿的话

 鸡汤带点毒 2023-01-15 发布于河北
引言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贪心是为人不齿的。因为,贪心违背了大多数人自小便接受的教育观念。这一点上,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的社会伦理、道德之中也几乎都有着一致的要求。
在西方,他们的传统谚语:“贪婪的心像沙漠中的不毛之地,吸收一切雨水,却不滋生草木以方便他人”便很有代表性;而在我们东方对于贪心也是极其鄙视,佛教中将“贪”归为一切烦恼的根本,与嗔、痴并为“三毒”,而传统的儒家教育中,亦是讲求“修身节欲”、“克己复礼”。
洛克菲勒的“贪心理论”
但是对于“贪心”,洛克菲勒却别有一番见解。他说:“我行走于人世己近八十年,我见过不会吃牛排的人,却没有见过一个不贪心的人”,而且他还对“贪心”大加褒扬。
作为十九世纪美国乃至当时全世界最为成功的商人,洛克菲勒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他的资产在盛时达到了1.5亿美元,而当时的美国全国的GDP也不过接近千亿而已。由他创立的标准石油公司,甚至一度垄断了全美90%以上的石油市场。
但是纵使如此,当有人问及是什么支持他走向了财富之巅时,他甚至不屑于用“抱负”来代替“贪心”一词,直言正是被人们所不齿的贪心才让他成为了世界首富,才造就了他的成功。
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中,第十一封信便是他对于人性、对于贪心以及财富获取的剖析。
这也让我们似乎看到了资本的“恶”,但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更真的人性、更真的社会呢?
这封信笺写于1918年5月6日。彼时的洛克菲勒,早已是功成名就,虽然此前由他创立的托拉斯集团标准石油被判拆分,但在他的巧妙应对之下,他的资产却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是不断的增长。
也正是藉由此他的名气达到了顶峰,与之附加而来的自然也就是一众媒体的“颂扬”。面对这种“颂扬”,洛克菲勒却不以为意。他对儿子约翰说到,这其实是始于人的本性力量。
这种本性,潜藏于人心之中,它就是嫉妒。当你超越他们之时,他们会嫉恨你、会指责你、诋毁你;当你不如他们时,他们则又会讥笑你、贬低你。
面对这些,“我”并没有义务、也没有闲心去阻止他们,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自我,因为绅士永远不会与无知者争辩。
而且当我们回溯历史、检视一切之时,会发现没有一个社会不是建立在贪心之上。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这些卫道士们,谁又不想掌握更多,独占利益?从这一方面讲贪心是人人皆有的。
这种贪心,其实也与我国《后汉书·岑彭传》中所提及的“得陇望蜀”一般无二。即便是现在的我们,都总会想着要是……那就好了,这一点上也是有贪心的明证。
而在信中,洛克菲勒回顾自己的一生,特别提到了在商业学校时一位老师教给他的话语。
这位在12岁时便因为生活贫困而不得不靠着借贷来赚钱的孩子,在上完初中之后便选择了前往商业学校读书。
至于目的就是想着成为一名商人,而在商业学校中,他的老师说:“贪心没有什么不好,我认为贪心是件好事,人人都可以贪心。从贪心开始,才会有希望!”
这样的话语,也令接受了传统道德观念的同学们为之哗然,因为在他们的普遍认知中贪心就是不好的、坏的。
可洛克菲勒却对老师的话深有体会,更是直言正是这句话改变了他的命运。在进入社会之后,洛克菲勒可以说是屡遭坎坷。他的第一份工作——薄记员便是他碰壁多次才找到的工作,周薪更是只有可怜的5美元。
可是这样的窘境,旁人不会可怜你,因为这是一个强者为王、适者生存的社会。你不贪心的成长,就会一直的处于社会的底层、就会成为那些贪心者们攫取利益的对象,世界就是这样的残酷。
也正是在这种贪心的驱使之下,洛克菲勒在从业几年后便辞去了薄记员的工作,与朋友合伙开起了企业,而后又建立了石油公司。
这些成就在别人看来已经足够成功,但对于洛克菲勒而言却远远不够。他在建立石油公司之后,便立志要让自己成为最大的炼油商,也正是这种“贪心”——对梦想、对利益的追求,让他每日每夜的努力奋斗、终日劳碌。
而这些也让他取得了最终的成功,站在了顶端。可以说就是贪心让洛克菲勒将自己的能力尽可能的最大化发挥,并驱使着他不断的前进。
面对贪心,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要做的就是叮嘱自己,让自己在它的驱使之下为自己所用,如此成功便会戛然而至。
“贪心”之外,洛克菲勒的另一面
说到这里,肯定也会有人站出来说无休止的贪心会让人陷入自我之中,而难以自拔。但是,事实上这才更是一个人品行上的体现,而洛克菲勒也恰恰是这样做的。
从洛克菲勒工作领取的第一份薪水开始,他便在“贪心”的追求之外选择将薪水的十分之一捐给教会。
而随着因为贪心自己在事业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他的捐款也越来越多,于是在他的捐款之下,洛克菲勒大学成立、芝加哥大学成立,就连我国的协和医科大学也是由他成立的基金会筹建的。
在他的一生中据统计共捐款了5亿5千万美元。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洛克菲勒所谓的“贪心”更像是我们东方文化中所强调的“上进心”。只不过相较而言,我们东方文化之中更强调含蓄、内蕴而已。
而时刻让自己保有进取之心,不满足于现状,那么成功其实真的就可以做到了。
小结
作为一个出身于贫民窟的孩子,洛克菲勒仅仅用几十年时间便让自己成为了一个亿万富豪,这其中“贪心”的作用毋庸置疑。
而作为洛克菲勒家族的创造者,他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还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在他为儿孙们立下的族规以及谆谆教诲之下,即便是如今已经历经七代,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国也仍旧是首屈一指的家族,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