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劝酒令与挡酒词”及其他|| 张维舟(河南孟州)

 菊野文化传媒 2023-01-16 发布于山东







“劝酒令与挡酒词”及其他

             文/张维舟                

朋友聚会,总会被人劝酒,见招拆招,一些经典劝酒令和挡酒词因此也逐渐流行在酒桌上。

女士劝男士:
攻: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倒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
守: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举杯问美女,我该喝多少?

给中年人劝酒:
攻: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
守:万水千山总是情,少喝一杯行不行?

请客吃饭,主人劝酒:
攻: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
守: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

劝妻管严的男士:
攻: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
守:来时夫人有交待,少喝酒来多吃菜。

朋友之间劝酒:
攻: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
守:危难之处显身手,兄弟替哥喝杯酒。

劝喝白酒:
攻:喝酒不喝白,感情上不来。
守: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

互相劝酒:
攻:屁股一抬,喝了重来。
守:屁股一动,表示尊重。
 
这是我在近期一份小报上摘抄下来的,初读想象那推杯换盏、喜笑颜开的场面,觉得蛮有趣,但很快我就眉头紧锁,大为不快,进而感到寒气逼人,我的心也禁不住悲凉起来……
 
中国是酒文化积淀很深的国家。据说夏朝初年,仪狄用桑叶包饭酿成“酒”献给夏禹,距今已经有四千余年了,差不多与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民族的历史相当。而1986年,在河南出土的的一壶酒,就是三千多年前的古酒。

我问过制酒专家,光是中国酒的分类就不胜其繁。专家说,仅仅白酒:
一,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在固态法白酒中的主要种类有:(1)大曲酒  (2)小曲酒  (3)麦曲酒  (4)混曲法白酒  (5)其他糖化剂法白酒 。

 二,固液结合法白酒的种类有:(1)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   (2)串香白酒  (3)勾兑白酒。

 三,按酒的香型分  (1)酱香型白酒  (2)浓香型白酒  (3)清香型白酒 (4)米香型白酒  (5)其他香型白酒 。

 四,按酒质分  (1)国家名酒  (2)国家级优质酒  (3)各省、部评比的名优酒  (4)一般白酒 。

 五,按酒度的高低分  (1)高度白酒  (2)低度白酒……

这里说的只限于白酒,未包括啤酒、葡萄酒以及民间的米酒,等等。
 
酒,不是生活必品,却也不一定是奢侈品,——除非茅台和法国的人头马之类,——皇帝老子王宫贵族要喝,小官吏小职员能喝,樵夫山野草莽穷秀才也有权喝。当然酒的档次不会一样,但一般来说没有谁可以喝,谁不可以喝的规定,可谓普遍的人性。(当然,不喝酒是你自己的事儿)
 
酒本身如果不同人的社会生活发生关系它就是自在之物,甚至本身也不可能存在,因为它是人的创造。酒同人、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就成了内涵丰富色彩缤纷的酒文化。
 


酒可以壮胆,平日不敢说不便说的话,不敢做不便做的事,喝醉了酒,就管不住嘴,管不住手,在失控的状态下言之为之,无所顾忌。

武二郎景阳冈打死老虎也是借助“三碗不过冈”的酒力,及时雨宋江大哥在浔阳楼题反诗,也是酒醉之后所为,要是平时,这个被领袖称为“投降派”的宋江,你给他豹子胆他也不敢犯上作乱。

战国时荆轲刺秦王,临行时也是灌了一肚子酒,还放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步前往,结果图穷匕首见,功亏一篑,虽未成功,依然名垂千古。《红灯记》中李玉和前往去同鬼子鸠山较量,同母亲诀别的时候,更是痛饮母亲递来的一大碗酒,引吭高歌:“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酒助英雄胆”,故士兵出征,壮行色,开庆功会,增添喜庆,为冒风险回来的朋友压惊等,都要开怀畅饮,古今皆然。
 
酒能尽显示男子汉风采,使之更有阳刚之气,更有魅力。“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浩然一曲酒千遁,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金  元遗山《临江仙》)“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等等。
 
酒后见真情。互相饮酒增进友情、亲情、爱情。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渭城曲》)

“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肯与老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唐  杜甫《客至》)

“江海相逢可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唐  温庭筠  《赠少年》)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  白居易  《问刘十九》)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宋  晏几道《鹧鸪天》)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颗心,世上知侬有几人?”(五代  李煜)

“壶觞负吟啸,尘上足悲叱,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金   元遗山《颖亭别留》)


当然,酒后见真情,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酒后吐真言。这往往会把内心的隐情或秘密道出来,或者表露出来。《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煮论英雄”,曹操用酒“煮酒论英雄”,不经意地攻破了刘备的心理防线,刘备大惊失色,恐惧万分。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会?”(唐  王翰  《凉州曲》)则在酒后毫不掩饰地表露了战死的可能,感伤和无奈令人动容。
 
独自饮酒,可解愁消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短歌行》)即是。当然也有持不同意见者,如李白声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对于诗人、艺术家等这类从事精神创造的人来说,酒能激发灵感,创作精品。

晋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及至酒醒后“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帖》。“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  《饮中八仙歌》)。“

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宋  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宋  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使君谈艺笔神通,斗大高阳酒国春。消我关山风怨,天涯握手尽文人”(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

酒文化光焰无际,魅力无穷,即此几例,也可管窥见豹。
 
像任何事物一样,“过犹不及”。饮酒要有度,要适中。(李白之类诗人艺术家或许可以例外)


林语堂说:“好饮之所重者不过情趣而已。”怎么样是“情趣”呢?

宋朝邵雍有诗道:“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这般意思难名状,只恐人间都未知。”“微醉”的状态是最佳状态,最有“情趣”,而酩酊大醉,危害极大,车祸、斗殴、泄密等事故,十之八九都同酗酒有关。俄罗斯的伏特加是烈性酒,俄罗斯男人大都嗜酒如命,“酗酒”成为俄罗斯社会的顽症和公害,普京总统为此伤透了脑筋。周公旦(中国历史上第一代周公、周文王第四子,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约公元前1100年)颁布《酒诰》,则可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限制饮酒的禁令。然而限制尽管限制,酗酒依然如故,酗酒引起的社会公害,并未减少。这首先归罪于历代君王和王宫贵族,他们花天酒地,沉湎酒色,挥霍无度,甚至修造“酒池肉林”,致使“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岁江南旱,衢州人吃人”的惨剧不断发生。
 
回到这文章开头,对社会上流行“劝酒令与挡酒词”所以忧心忡忡,是因为在这些盛大的酒宴席上,在强大的攻势中,几乎所有的“守者”都溃不成军。酒,一旦同权力、金钱、美色、强烈的欲望、赤裸裸的功利掺和,就变了味道,变了质,就成了腐蚀剂,其副能量足以导致执政党垮台,导致国家政权瓦解。

当然,这不是酒本身的罪过,而是权力!是无限膨胀的权力!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   李商隐)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唐  魏征)

1






作者简介:河南孟州人,江西师专退休教师,副教授,任教期间曾担任过鹰潭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和学院教务处副主任。是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鹰潭作家协会会员。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芦甸评传》、散文集《读书杂谈》、散文集《守望》,参编《芦甸诗文选》《天涯三人行》。近几年在海内外华人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二百多篇。《芦甸评传》填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芦甸研究的空白。《读书杂谈》被中国伯乐文学研究所评为一等奖。论文《和谐伦和整体观》被收入《海峡两岸道教论坛文集》,与张炜合作《龙虎山文化的界定及其特征》为2015年炎黄文化研究会六省大会论文集采用。近期主持编纂《道文化纵横谈》(40万字,沈阳出版社出版),又协助编辑《月湖政协》文史部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