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黯淡的日子

 冬歌文苑 2023-01-16 发布于北京

黯淡的日子

——写于疫情解封之时

清泉||江苏

从没有想过,即使是做梦,也没有想过,我的人生会遭遇一场感染新冠肺炎难逃的劫难,和肆虐的疫情,狰狞的病毒挂钩、捆绑,相连、但我无论如何都不愿与疫情病毒和平共处、友好共存。身体的内驱力、排斥力、免疫力告诉我:有它没我,有我没它。我要与它作殊死地抗争与搏斗,并最终以绝对悬殊的力量战胜它、消灭它、葬送它,把它们悉数抛弃在历史的臭水沟里,把它们尽数焚尸于岁月的灭迹炉里。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生与死,站立与倒下的严峻挑战。

经历了这一次千年不遇的劫难,我更加懂得了生命的珍视,更加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了活着才是硬道理的至理笺言。我也不禁有感而发: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凶险迭起的时刻,你不挺住,谁替你挺住;你不直面,谁替你直面。因为你现在是保障生命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一个好友在微信里向我说道:“真不容易,似乎经历过了一场生死。”诚然,谁不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这些天,我似乎离死神并不遥远,近在咫尺,只是还没有足够的“机遇”向死亡迈进,或者说我还是很幸运的,坚强地活了下来。祈愿所有的人都是幸运的,特别是那些有基础疾病,年老体弱,嗷嗷待哺的一群人,能平安顺利地走过这一场人生的疾风骤雨、惊涛骇浪。

没有哪个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坎坷。换句话说,人生的命运本来就是多舛的,不遇到暗礁和岛屿,如何能激起美丽的浪花。但谁也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在悬崖边上行走,在刀尖上跳舞,在鬼门关口徘徊,在死亡线上漫步。所以,我将刻骨铭心、余生难忘地记着这样一段黯淡的日子。

2022年12月9日,星期五,课后延时服务下班以后,我搭乘同事的小车回家。途中,同事关切地问:“退烧药买了没?”

我很纳闷,同事怎么突然间问我买退烧药的事,好端端的买退烧药干嘛?不能随便吃、随便喝、随便用的。我根本没有意识到疫情解封之后购买退烧药、感冒药的重要性。

我不仅没有思考就作出了回答:“没买,”还反问了一句:“买退烧药干嘛!”

“那你要买些退烧药,以备不时之需。现在连花清瘟是一药难求啊!”同事继续以关切的口吻说。他的话语里似乎还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慨叹。

“连花清瘟是什么药?”

那时,我对连花清瘟相关的信息一无所知,后来从同事的口中我才了解到,连花清瘟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的。我为我的孤陋寡闻和消息闭塞感到震惊和惭愧;同时又为同事的明察世情,信息灵通感到由衷的钦佩和赞许。

同事一本正经地说:“疫情马上要解封了,我们时刻要准备加入到'阳人’的队伍中。退烧药、感冒药之类的药品必须备一些,防止以后买不到。”

同事把我送到小区南门口停了下来。我和同事打完招呼下了车,直奔小区南门西侧的“海王星辰大药房”。

进入药房,里面好多人在买药、付款,名副其实的门庭若市。

我叫过来一个营业员,问:“有退烧药吗?”

年轻的女营业员热情洋溢:“有。”

“那你给我拿一些。”

营业员给我拿了两盒布洛芬,两盒金感胶囊,两盒头孢,一瓶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

我提着药回到家没多久,爱人下班回来了。

“听同事说,疫情马上要解封了,他吩咐我买了一些退烧药。”我语气温和地说。

爱人把装有药品的塑料袋理开看了看,说:“明天晚上下班回来,我再去买些药。我的几个同事都发烧在家休息了。”实际上爱人第二天晚上下班到药房买药时,想买的药已经买不到,只能买一些普通的药了。

12月10日凌晨3点,我守候在客厅的沙发上,观看了一场卡塔尔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对阵双方是荷兰队和阿根廷队。可能是我只顾着看球赛,忽视了照顾身体,到了晚上我感冒发烧了。我用电子口腔温度计量了量,38.6度。爱人拿了布洛芬、金感胶囊给我吃(那时我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还没有被新冠感染,因为我在12月15日晚上用核酸抗原自测了一下,映入眼帘的结果是一目了然的“一道杠”)。我犹在沾沾自喜,这退烧药、感冒药买得真及时,简直就是无缝对接。虽然身体抱恙,但心态要阳光,心情要豁达,心扉要敞开,不能让感冒发烧坏了好心境。

12月11日晚上,我再次以38.7度的高温发烧,我也再次服用了退烧药。

12月12日,星期一,爱人问我要不要打电话给领导请假在家休息,我说还有两课没上完,必须坚持去学校;我还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感冒发烧的,这点小灾小难伤不了身体。

这一周(12.11—12.16),班上的部分同学陆陆续续请了假(是感冒发烧,还是感染了新冠,我不清楚),到了星期五,班上已有19名同学离开教室了。看着一名名同学被“疾病”困扰,不能安心的学习,我心如油煎,情乱如麻。

12月16日下午一点多钟,班上黄莉婷同学在张娱菥同学的陪伴下,来到办公室找我,说:“马老师,黄莉婷现在不舒服,一个劲儿说——想睡觉。”

我无比关心地问:“班里有额温枪,量了没有?”

张娱菥说:“那个额温枪不准。”

我伸手试了试她的额头,又试了试我的额头,没有烧。

我问黄莉婷为何总是想睡觉。

黄莉婷向我解释说,凌晨四五点就起床了,没休息好。

我语重心长地说:“你这样的年龄应该要睡眠充足,上课才有精力,怎么能那么早就起床了呢!”

两名同学和我交流了一会,就转身回教室了。

下午第二节是班会课,班主任老师用学生发放的爱心包里的抗原给黄莉婷做了一下核酸检测,显示的是醒目的“两道杠”。她的脸上立刻呈现出痛苦的表情,坐在她身边的张娱菥同学顿时流下了眼泪。

胡淑雅同学目睹了黄莉婷的核酸抗原检测结果以后,惊恐万状地对我说:“马老师,教室里太危险了,太可怕了,我一分钟都不能待了,求求你打个电话给我妈妈,让她到学校来把我接回家呗。”学生一边说,一边向我做出了打躬作揖的动作。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里有种难以言说的滋味。

我拿出了手机,给这位同学的家长打了电话。电话接通了也说明了情况,这位同学显得很激动,马上回到教室整理书包,而后一蹦三跳地跑到门卫等候她妈妈去了。

我让班主任老师(这个时候班主任老师送黄莉婷同学去门卫了)到教室里安抚一下学生躁动不安的情绪。因为我发现班里的其他同学也都露出了紧张、恐慌的神色。但凡风吹草动,必定风声鹤唳啊!

下午三点钟,我到教室里进行课后延时服务,发现走路轻飘飘的,踩不踏实,仿佛脚下生了风似的,一点力道也没有,感觉情况不妙。晚上下班回家,我对爱人说:“我感觉今天的症状还不如昨天。”

不出所感,夜里,我发烧了。

12月17日,我7点多钟(核酸检测时间是8点)起床到小区东门斜对面一个核酸采样点那里进行了核酸检测。

这一天晚上,我继续发烧。

12月18日检测的结果出来了,意料之中是“异常”。

连续两周的发烧,让我完全变了一个人,饮食无味,四肢乏力,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眼睛昏花,头脑发胀,听力下降,记忆缺失,面色异样,喉咙刀刻,鼻腔泥塞,味嗅觉丧失等。

12月19日,星期一,所有的同学居家线上学习,我即兴写了一首诗《春暖花开向我们走来——写给班里感染新冠的同学们》发在家长群里。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们生活在

一个无忧无虑的年代

我们生活在

一个充满幸福的年代

我们生活在

一个畅享快乐的年代

我们生活在

一个荡漾欢声笑语的年代

可是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解封

打破了我们平静的生活

在我们的心头

蒙上了一层浓郁的阴霾

让我们的生活

变得焦虑

变得痛苦

变得悲伤

变得看不到一丝希望在胸前闪现

别怕 同学们

党关怀的阳光

会把新冠病毒一一驱散

别怕 同学们

政府牵挂的雨露

会把新冠病毒一一淹没

那云端的大雁

正在为我们

衔来一枚枚祝福的信笺

那如血的残阳

正在为我们

投来一道道赞许的光芒

那新年的钟声

正在为我们

吹响勇毅前行的嘹亮号角

那元旦的曙光

正在为我们

点亮奔向光明的康庄大道

寒来暑往

冬去秋至

那明媚的春天

正携着春暖花开向我们阔步走来

伸出你的手

伸出我的手

我们一起迎接岁月的静好

伸出你的手

伸出我的手

我们一起收下安定 美好 温馨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的家人阳了,我的亲戚阳了,我的好友阳了,我微信朋友圈里的文友、朋友阳了,我认识的人阳了,我的同学、同事阳了……没有一个阴性的人存在,似乎全部生活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艳阳天”之中了。

短短的时间,让我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突然之间感到,我的人生仿佛从一种人生走向了另一种人生;我的世界仿佛从一个世界走向了另一个世界。没有了往日的从容与淡定,宁静与安详。生活瞬间迷失了方向,瞬间泯灭了希望,找不到半点正常生活的归属感。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否要重新审视,还有待以观后效。热切地期待着静好的岁月能尽快让我的生活步入正轨,愿我所愿。

经过几天的休息,我的身体渐渐地在向着“杨康”走近示好。在此,我不得不感激我的爱人,是她像服侍婴儿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关怀着我,才让我恢复得这么迅速。端饭倒水,熬药煲汤,不厌其烦,不厌其倦,每天问好、问妥了我想吃什么,她才去菜市场买什么。在我恢复健康,毫无味口的半个多月里,几乎做的都是我最喜欢吃的菜,最喜欢喝的汤。

爱人时常取笑我说:“我家里有个男人在坐月子了。”

我也幽默说:“我不坐月子,如何知道你是真心,还是实意呢!”

都说患难见真情,那么爱人的真情毋庸置疑是用患难浇灌、培植起来的。这份真情经得起阳光、雨露、日月和星辰的考验。

我越来越珍惜这份真情了。

12月25日晚十一点左右,我看了一会电脑就宽衣休息了。躺下没多久,我的头有些昏昏沉沉的,感觉不舒服。我把衣服穿起来,靠在床背上,还是不舒服,我又下床活动活动,依然不舒服。我不得不跑到隔壁的房间把爱人叫醒,说:“我现在感觉不舒服,呼吸有些急促。”

爱人立马警觉地说:“不舒服,我们现在就去医院。”

说去就去。我和爱人穿戴好,骑着电动车来到了常州市妇幼保健院钟楼分院挂了急,并问了诊。

护士让我在测量了一下血压,血压很正常。值班医生让我做一下“CT”,结果是肺上有点小炎症。于是,医生给我开了两瓶水,并嘱咐我第二天再到医院专门找一下呼吸道的医生检查一下。

两瓶水点滴完,已到了凌晨两点多钟。

12月26日下午四点多钟,小孩从他妈妈那里得知我肺上有些小炎症并挂了水。小孩急急忙忙挂断电话转而电话与我,让我再到医院去挂水,语气是坚定,是立刻。为了消除小孩对我的担心,说:“就是一点小炎症,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你就安心上你的班吧。我若是感觉不舒服,我会去医院的。”

“不行,你现在就去!小孩执意让我到医院去。

“现在去,快要下班了,明天去吧。”我敷衍着。

“那好,你明天去医院。”小孩作出了妥协。

在这次电话中,我告诉儿子:“人这一辈子,能找到一个爱你、懂你,关心你、体贴你的人是多么的幸运、福气。我还告诉儿子,他的妈妈是个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心地善良的人,是个贤妻良母。”小孩当晚就把这些信息愉快地与他母亲作了分享。

小孩与我挂断了电话,复又打电话给他妈妈,让妈妈第二天带我去医院看病。

12月27日早晨,爱人上班之前和我约好十一点钟去医院看病。

九点多钟,我正躺在床上休息,放在枕边的手机突然响起了急促的音乐。我取过手机一看,是爱人打来的。

“你儿子打电话给我了。问我在哪里,我说在上班。他让我现在回家带你去医院。你赶快把衣服穿好,我这就回家。”爱人复又补充说,“这是你儿子交给我的任务,你可不能拖我后腿。”爱人在电话中风趣地说着。

十点多钟,我们来到了医院看了医生并继续打点滴,一直到十二点多才回家。

12月28日,29日,我继续挂水。28日学校值班下班以后打的去医院挂水的。

在我挂水的三天中,母亲、妹妹、舅舅、舅舅家的表弟陆续打电话给我,问我身体的情况。我都一一报了平安,让他们放心。其实,母亲和舅舅在打电话关心我身体的同时,我又何尝不在关心他们的身体呢。毕竟他们也都是七十岁高龄的人了,同样在遭受着新冠病毒的折磨。

1月2日,我用核酸抗原自测了一下,显示出的结果是“一道杠”。

1月5日下午四点多钟,我又到了核酸检测点做了一次正规的核酸检测,反馈的结果是“阴性”。

恢复“杨康”以后的我,迫不及待地把心底那扇关闭多日的窗打开,让久违阳光照进来,驱散悲观失望的阴霾。

从12月10日至1月6日,这二十多天的时间,我先后发了两次烧,挂了四天的水,服用了数次的药,现在身体终于恢复“杨康”了。但仍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得意忘形,因为病毒犹在疯狂地蔓延,疫情犹在猛烈地爆发,新冠犹在凶狠地咆哮。

现在我非常怀念疫情解封之前的生活,非常想,可是,我的生活再也回不到从前的平静了,再也回不到过去的安然了。每天只能恶狠狠地诅咒:“这该死的疫情,何时能还大好河山一片朗朗的乾坤,何时能还美好人间一个艳艳的天地。”

文友墨海顽石在我感染新冠和身体恢复的这段时间里,接连几周邀请我以《梅》《期盼》《渴望》和《征程》参加同题诗的创作,除了《梅》这首诗我参与了,其余皆因身体抱恙、心情不好而放弃了。在《梅》这首诗中,我是这样深情赞美的:

是谁

一身的暗香疏影

把风姿卖弄

妖娆在凛冽的北风中

那么亭亭玉立

如此楚楚动人

在冰冷的严冬里

燃烧着火一样的激情

把自强不息的梦想放飞

如意了似水的流年

浓墨重彩了峥嵘的岁月

是谁

一身的疏枝密蕊

把秀丽绚烂

芬芳在冰封的天地间

那么冷艳夺目

如此光彩照人

不是果香四溢的橘

不是婀娜多姿的桃

也不是幽香初开的梨

而是你战天斗地的梅

流年因你而沉醉

岁月也因你而神魂颠倒

梅——是你铸就了冬日的魂

现在我想放声讴歌,我们亿万华夏儿女岂不正是那梅树枝头朵朵梅花在“雪窖冰天”的日子里凌寒怒放吗;现在我想大声赞美,岂不正是我们一个个“阳人”铸就了冬日里伟大的灵魂吗。走过风霜雨雪,且待春暖花开。我在“期盼”,我在“渴望”,我期盼、渴望在没有新冠疫情感染的“征程”上,牵着健康的身体,迈着矫健的步伐,怀着明媚的心情,迎着最美的愿望,走过凛冽的寒冬,走过烂漫的春天,走过温暖的夏天,来到丰盈的秋天,摘下那幸福美满、安定祥和、温馨如意、国泰民安的生活。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马发军,男,笔名清泉,江苏省常州市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市作家协会会员。乡土文学全国抗疫征文大赛二等奖。平时喜欢畅游书海,激悦文字;任心灵在文字里自在游走,任思绪在文字中自由放飞。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