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最重要的10件小事

 阳光梅子 2023-01-16 发布于山东
每年的开年,都有一番辞旧迎新的感慨。作别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过去的自己。比起以前,2023年的计划里,没有什么宏图远志,有的只是10件以往认为很小的,但在现在看来,确实无比重要的事:


1.
有序规划,记录每月的收获

之前看到朋友在每个月最后一天都会详细的记录下本月的收获,做成一个思维导图,比如读了什么书,学习了哪些内容,带孩子去了哪些地方,或者帮助孩子学习了什么,写了哪些文章等等。当时觉得太赞了,真是有序又有规划的人生啊。
再看看自己,天天忙碌,但具体忙了一些什么完全不记得了,稀里糊涂的。今天都忘记了昨天的事,一年过去感觉很没有成就感。
今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有序规划,当我们希望孩子写读书笔记,记录日记和生活的时候,首先先写下自己的人生。
记录下来的才是人生,否则都会消失在记忆里。


2.
阅读计划

每天至少读书30分钟,每月至少4本书,不仅要读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更要读自己不太擅长和认识的领域。如果能早起阅读那就更加完美了!
每本书做一些简单的记录或者摘抄,每个月都记录下来自己的所读和所想,一年之后再回头看。而不是现在这样,瞎看半天,看完书送了人什么都不记得了。


3.
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稳定,是现代人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不仅对父母自己重要,对孩子也同样非常重要。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是孩子舒服成长的基石。
去年读了一些关于情绪管理的书籍,感觉受益颇丰。当我们用情绪和内心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用理智和逻辑以及方法论是非常好的方法。


4.
认真生活,好好吃饭

我有一个邻居妈妈,非常喜欢给孩子们做美美的饭菜,每次的摆盘都让人看了赏心悦目,非常愉悦。一个认真规划家庭餐饮的妈妈,也一定是一个认真吃饭,认真生活的妈妈。
人到中年,最羡慕的就是能认真规划好自己的生活与工作的人,每一步都认真精致不凑合,热爱生活,饱满热情的样子,让人看了就心生欢喜。


5.

每天带孩子读1-3本书

并思考探讨

带孩子读书并不难理解,但与孩子一起探讨很重要。一本书的人物、故事、中心思想,起承转合,是塑造孩子三观的重要方式,也是帮助孩子建立思辨能力和独立思想的好时机。同样的阅读时间,高效不体现在阅读数量,而是阅读质量上!




6.
早点睡,早点起
认真思考与写作

我周围一些朋友在慢慢改变自己的作息。从20多岁的熬夜晚起,慢慢变成了9点睡,5-6点起,每天睁眼看到别人都直播或者写作了好几个小时了,心里就奋发图强一次!
有一次我问赵昂老师,为什么我早睡也早起不来呢?
赵昂老师支招:“你试试连续一段时间早起,而不是某一天早起,作息才会慢慢调整过来。”
新的一年,这就当作一个小目标好了!
早晨是难得的独处时光,一天中最安静效率最高的时候。时间越晚,情绪就会越来越暴躁。提前完成一天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工作任务,是情绪稳定的保证。


7.
旅行,话剧,音乐会,展览

三年疫情,很少出去旅行,也鲜少观看话剧音乐会等等。上周末去看了《雷雨》话剧,从前的感觉又回来了,真是令人振奋的感受!回家赶紧翻了翻各种剧和展览演出信息,真是让人太激动了!
今年的计划是带孩子走出去看一看,看看儿童剧,听听音乐会,虽然我的孩子并没有学习音乐类的兴趣班,但欣赏音乐,是生活里不可缺少的故事!


8.
时刻断舍离,做减法生活

35岁以后的生活要学会做减法,不需要的东西便宜也不买,时刻断舍离。无关的事情少问少知道,不在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上消耗时间精力,只对认真对待自己的人认真回应。
抓住人生的重点,减少没用的内耗。


9.
与同频朋友交往
不要总想改变其他人

同频,是现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与同频的朋友交流沟通,省时省力高效,心情也愉快,不要总想要改变其他人的观点和想法。
我家有一句箴言“管好自己”,不要总管闲事儿。把时间精力和耐心都用在自己和家人身上,过好自己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10.
开启一场新的学习
改变自己的圈子和生活

知乎有一个问题:30岁了你还有勇气重新选择一份工作吗?
过了30岁之后,准确的说35岁之后,周围不少人开始考研,学心理咨询师,学烘焙等等,要说特别喜欢不见得,但到了35岁之后,想改变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新的人生。
我朋友就是四年前考研的小学生妈妈,开启了三年的全脱产研究生学习,孩子也恰好是1-3年级的时间。这三年,我很少见到她。偶尔聊几句基本都是写论文,做课题等等。要说难吗?当然很难!考研那一年,带着孩子旅行都备着复习资料,孩子睡了在酒店也要学到2点;考上了一样忙碌,家里还有一个刚开始上小学,什么都要帮帮忙的孩子。
这三年,我感觉她换了一个圈子,一个全新的,不和我们一样的圈子。
并非说一定要考研,一定要学什么,一定要干什么,而是说,对于30+的人来讲,见过了世界的一部分美好之后,缺乏的是行动力,而非想象力。任何一个人,只要行动起来,就一定能立刻马上找到新的圈子和志同道合的人。
年轻的时候,我觉得人生应该在一条路上不断钻研。我现在快40岁了,开始觉得人生需要多体验,尝试探索不同的人生经验。人生际遇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年,三年后,五年后的自己在哪里,过怎样的生活。因此,并非一定要有完美的规划再去行动。
我们这代人,总有一个自我桎梏,就是自我限制,总觉得25岁要结婚,30岁要立业,35岁就不能改行了,40岁人生就这样的。事实上。40岁依然在读书的人大有人在,35岁改行重新开始也一点都不晚。
晚的并不是时间,而是一直没有行动的自己。
*关于作者:一直特立独行的猫(niubicat) ,百万畅销书作家;微博&微信公号&知乎:@一直特立独行的猫,豆瓣:@特立独行的猫。著有百万级畅销书《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余生好贵 请勿浪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