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遣意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3-01-16 发布于天津

遣意

久似菟丝牵女萝,相濡以沫度澜波。

艰辛每有雁丘志,窘困偏无长恨歌。

铭骨三生纤隙少,回眸一路远情多。

今天问汝青云意,再走十年斯若何?

【注释】读宋代诗人陆游的《自述》诗,依韵而咏他事。原诗云:“勃落为衣隐薜萝,扫空尘抱养天和。过期未死更强健,与世不谐犹啸歌。野市萧条残叶满,酒家零落废垆多。石帆山下孤舟雨,借问君如此老何。”依韵诗作于2023年1月13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久似菟丝牵连着女萝,相濡以沫度过澜波。艰辛中每每都有雁丘之志,窘困中偏就没有长恨悲歌。刻骨铭心的三生纤隙很少,回眸走过的一路远情多多。今天问一声你的青云之意,我们再走十年,你的意下如何?

首联中的“菟丝牵女萝”,即“菟丝附女萝”,比喻夫妻互相依附。见汉代佚名诗人的《古诗十九首》其八:“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这一联中的“相濡以沫”,典出《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用典见宋代诗人许及之的《再用韵谢德久见和》诗:“蚬蛏蚶蛤壳为囿,相濡以沫期耐久。”又见鲁迅的《与许广平》诗:“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

这一联中的“澜波”,指波涛。见南北朝诗人谢朓的《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荆吴阻山岫,江海含澜波。”又见宋代诗人赵抃的《观海》诗:“巨海澄澜波自平,停车冉冉看潮生。岂同八月吴江会,共骇潮头万鼓鸣。”还见明代诗人林弼的《送都润士归鄱阳》诗:“汤汤彭蠡泽,浩浩扬澜波。”

颈联中的“铭骨”,意思是铭刻在骨,形容永记不忘。见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八砺三首》其一:“黄道霾阴书蚀光,野浮冤气白冥茫。

世尘圣主天应哭,时有忠臣国不亡。万刃攒身终莫变,一诚铭骨岂能忘。休嫌重复叨叨说,未奏肤公正断肠。”

这一联中的“三生”,指前生、今生、来生。见清代诗人黄景仁的《感旧四首》其二:“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这一联中的“纤隙”,指细微的嫌隙。见《新唐书·阿史那忠传》:“宿卫四十八年,无纤隙,人比之金日磾。”又见宋代人吴处厚的《青箱杂记》卷一:“公虽荷真宗眷委之重,每慎密远权以自防,故君臣之间,略无纤隙可窥。”还见宋代诗人周必大的《奉酬新剑南守朱叔止次旧韵宠寄之什》诗:“竹使分符化剑川,政成应不俟期年。买臣聊引会稽绶,长倩即登廷尉仙。棋户虽高犹易敌,诗坛弥峻却难肩。通家有契无纖隙,恶语深藏莫遍传。”

这一联中的“远情”,犹深情。见南朝齐代诗人谢朓的《奉和随王殿下》其二:“星回夜未艾,洞房凝远情。”又见唐代诗人杜甫的《西阁雨望》诗:“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还见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行次荥阳却寄诸弟》诗:“难把归书说远情,奉亲多阙拙为兄。早知寸禄荣家晚,悔不深山共汝耕。枕上算程关月落,帽前搜景岳云生。如今已作长安计,只得辛勤取一名。”以及郁达夫的《游莫干山口占》:“坐卧幽篁里,恬然动远情。”

尾联中的“青云意”,指远大的志向。见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诗:“尚甘黄绶屈,未适青云意。”又见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黄石岩下作》诗:“昔日青云意,今移向白云。”还见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裴相公寄白侍郎求双鹤》诗:“青云意长在,沧海别经年。”

这一联中的“若何”,意思是“怎么样”?见秦末诗人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又见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诗:“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一岁平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多中更被愁牵引,少处兼遭病折磨。赖有销忧治闷药,君家浓酎我狂歌。”还见宋代诗人杨朴的《七夕》诗:“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