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张志平1961年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进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师从潘秉衡先生学习玉雕,1969年进北京市玉器厂从事创作设计工作。 张志平是“四件国宝”之一《岱岳奇观》的主设计,并参加制作。此后,张志平以“山子”为研究方向,不断推陈出新,相继创作完成了一批题材新颖、精美传神、富有特色的作品。 ![]() ↑张志平大师80岁最新巨作《福禄天呈尊》 ![]() ↑《福禄天呈尊》四面开窗的玉雕“荷花”“梅花” ![]() ↑《福禄天呈尊》四面开窗的玉雕“福”“寿” 个人荣誉 张志平,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特级玉器雕刻大师,奥运徽宝雕刻者王希伟的师傅,著名玉雕大师张铁成老师,中国四大国宝之一“岱岳奇观”创作者。作品《岱岳奇观》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珍品)奖(1990年)。为国家出口创汇3亿美金,从而成为了中国玉雕之父。 玉雕特色与理念 张志平重视“相玉”,对玉石原料反复揣摩后,确定主题,因材施艺并在制作中不断完善。他主攻“山子”,作品题材广泛,主题突出,章法严谨,俏色运用得当,技艺全面,能充分展示出玉的天然美和琢制的人工美,相继完成了翡翠山子《西游记》、翡翠山子《蓬莱仙境》和翡翠《贵妃出浴》。 作品(集体创作)翡翠山子《岱岳奇观》。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本人受到国务院嘉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集体奖,作品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1990年)。 ![]() ↑《岱岳奇观》 (《四大国宝及其背后的故事》) 当国宝《岱岳奇观》确定以泰山为制作题材后,众多名家的设计图稿便纷纷涌现。重达363.8公斤的翡翠,外形本已似山,为保大、保绿、保质,大家的设计思路以保守为主,将山子设计为外圆内方。而张志平却披荆斩棘,提议将泰山之形用开放挺拔之势加以表现。内容决定形式,泰山为东天一柱,象征着中国人攀登精神,尤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他深入研究山石构造,三登泰山,上峨眉下三峡,观敦煌访西安,体验祖国山河的壮美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他曾多次拜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得到美术界名家刘开渠等大师的指导并受到北京工艺美术局局长林釉及轻工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他常常与王树森、陈长海等艺术大师反复研究推敲,抓住北方山脉陡峭险峻的特点。张志平还特意用泥制作了构想模型,交于国宝组。 张志平利用山子的气势表现出泰山的博大深邃,用山水画中大斧劈皴法表现泰山的阳刚之气,犀利豪迈。如此对翡翠大刀阔斧的设计,可谓犀利豪迈,既具潘氏大胆之风,又具张氏后起探索之意。在张志平和创作小组的同心协力下,《岱岳奇观》获得了成功,这也让张志平登上了事业的高峰。 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时代的音符,在古典美学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西方元素。张志平正是在继承与学习中使玉雕艺术得到了新的发展。 作品赏析 ![]() ↑《家和万事兴》 ![]() ![]() ↑《净瓶观音》 ![]() ![]() ↑《祖国万岁·母子连心瓶》 玉雕中的链条,俗称玉雕链子活,它工艺精巧,剔透纤细,堪称绝技。在与立体雕工艺结合运用时,更是相互辉映,显得整器格外绰约多姿,玲珑透漏。母子瓶以活链对瓶形式打造,母瓶瓶身雕刻一条盘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图腾,寓意祖国母亲,子瓶雕刻56个民族的图腾,寓意人民儿子,母子瓶之间由19节玉雕链环连接在一起,19节玉环代表党的19大和2019年,寓意 56个民族在党的领导下与祖国母亲心连心在19年携手共庆新中国70华诞,祝愿祖国母亲平安吉祥,繁荣昌盛。 ![]() ![]() ↑《维纳斯和海豚》 此摆件采用天然玛瑙精雕细琢而成,玛瑙为极罕见的绿色,维纳斯形象刻画细腻,整体造型精美逼真! ↑《海底世界》 玛瑙作品,利用玛瑙的天然颜色精雕而成,白色雕成两个美人鱼,红色雕成珊瑚礁,把整个海底世界展现尽然! ![]()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藏大师作品《鸳鸯戏水图》16×6cm ↑大师作品手稿 大师名言录 “潘老师(注:潘秉衡)常常这样指导我们:'料像什么,就把它做成什么。’这让我受益匪浅哪!简单来说,就是'顺其自然’。” -张志平 “存在决定意识,因料琢玉,而不是因人琢玉” -张志平 “玉雕工作表面是磨玉,其实玉也在琢人。磨玉的过程,也是玉琢人的过程。” -张志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