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玉科| 回望走过的路

 古稀童趣 2023-01-16 发布于安徽

张玉科|  回望走过的路

编者按本文是一向低调的作者应编辑力约在年前匆匆撰写的一篇短文,是他对自己前半生的简短回顾,也是他即将退休前的心灵诉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闪烁思想之光的力作。

NEWS

  (一)

要办理退休了,关心我的同事和朋友纷纷向我表示祝贺,说我在工作和从政的职业生涯中,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也很赞同!人生如此,我非常知足,也很满意。

2018年,从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岗位转岗到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担任主任,已有几年了。2022年年初,市“两会”召开,市政协提前一年换届,我因为到龄而卸任了社法委主任职务,转为“站岗”,等待退休。原本安排的退休时间要到2023年,退休前的“站岗”生活应该是很美妙的,愜意而又自在,我很享受“休而未退”这一角色定位。没有想到的是,四月份,市委组织部电话通知让我前往,我赶到市委组织部,杨部长找我谈话,征求我的意见,说:“晋升二巡,60岁退休,是否愿意。”我表态说,一定服从组织安排,同意60岁退休。杨部长说,职级晋升一事还要经市委研究后,报省委组织部同意才能最后敲定。我说:“没有问题,感谢组织关心!”

7月6日,吴主席打电话告知我,市委组织部要到市政协启动晋升二巡人选的推荐和考察程序,让我做好准备。又接到市委组织部电话通知,杨部长告知安排晋升推荐和考察。推荐会召开之后,几天当中,我按照考察组的要求,填写了几份表格,提交了工作表现材料,还补拍了证件照。8月15日,市委印发了职级晋升的通知。

11月2日,在吴主席办公室,吴主席与我有了一场退休前推心置腹的谈话。这是吴主席代表组织的例行公事,也是对我个人发自内心的要求。

初为人师时(大学毕业分到八中任教)

吴主席翻看了我的工作简历,与我聊起了在安徽师范大学的学习历程和毕业后分配到马鞍山市的工作。近40年的工作经历,我从第八中学任教到调动到市司法局,由科员到担任副局长,再到市委政法委任职,最后转岗到市政协社法委,一路过来,工作经历清清楚楚,一点也不复杂。

与学校同事在一起

吴主席肯定了我的工作,说我工作经历和工作表现都是“清清爽爽”的,没有什么不好的反映。吴主席要求我,退休之后,仍然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规定不逾矩,继续保持“清清爽爽”,过好生活,享受人生。吴主席的要求,我定当牢记心中。

与八中师生在一起

人生苦短,人生如梦,一晃就到了花甲之年,该离开忙碌的工作岗位了。回望来路,我始终认为我们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有了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机会和条件,这是多么幸运又幸福的一件事。

人的一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走上社会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家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同时又在时间的推移中慢慢离开这个舞台,人生最终都有落幕的一天。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倒退,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一定是青春的离去、梦想的破灭、身体的孱弱,这就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规律和法则。人生又是十分美好的,人的一生就像源自深山之中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流淌着,永不停息奔向远方的大海,那溪流中有五彩的石子、青嫰的水草和那快乐游动着的小鱼。人生就像一场旅行,美丽的景色其实就在路途中,只要用心去感受那旅途中五彩闪光的颜色,就一定能够体会到人生的美好。

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也做不到完美无缺,年少时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生活却是骨感的。追不上的就不要追了,得不到的就放弃吧,不属于自己的就让它飘走好了,挽留不住的就任它离去吧。

生活哪有那么复杂,简单甚好!

(二)

我原本是一个农民,出生在皖南歙县北乡一个名叫罗田的偏僻小山村。罗田村是一个百十户人家有300多口人的小村庄,据说这里最早居民是程姓人家,耕种的是呈坎罗姓地主家的田,因此定村名叫“罗田”。

罗田村也是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具有徽州山村的共同特点。村落坐北朝南,四面青山环抱,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一条主街东西向伸展,两侧扩伸出4条巷弄,100多栋民居依主街和巷弄建造,挤挤挨挨,鳞次栉比,粉墙黛瓦,错落有序。从高处远观,村落在烟雨朦胧中若隐若现。

源出灵金山,一条细小的溪流从深山中流出,在几百米的山地间曲里拐弯聚拢更多的水源,然后从村前缓缓流过。溪水东流汇入塔山水,再汇入富资河,汇入练江,最后汇入新安江,通往大海。小溪的水流也把我带到了县城,带到了外面宽广多彩的世界。

罗田桥是一座单孔石桥,架设在塔山水之上,是罗田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罗田村前的溪流在桥边注入塔山水,过桥之后,沿溪流逆流而上到罗田村。1千多米长的溪流在一片田段中弯曲穿行,石板古道沿溪流铺设,8座古桥像琴弦般架设在溪水之上,古道因此呈“S”形状,忽左忽右,来回穿梭。石桥构造简单,由长约3米、宽约0.5米的青石板两块并拢横架在溪流上,与石板古道连为一体。

桥下是流水潺潺,水草丰茂,还有快乐游动着的小鱼。我无数次行走在这条石板古道上,并循着溪流走向外面的世界。这里的青山拥抱着大片稻田,白云悠悠,小桥流水,稻花飘香,这种意境极具美感。

溪流两侧是片片农田,一直伸展至山凹之中山腰之上,大小不等的农田依地势而筑,高高低低,田埂也是弯曲狭窄。这里的田间地头都有我少年时代参加劳作的足迹和流淌的汗水。

我7岁时开始放牛,黄牛是生产队里的,交由我家喂养和管理。耕牛是数千年农耕文明的象征,是人力所无法取代的。牛的劳作十分辛苦,尤其是“双抢”期间,起早摸黑,劳动强度非常大。农家对牛也是非常爱护,想方设法让牛吃饱吃好,不时喂一些细粮让牛加餐长膘,这样才能有力气拉犁耕作,完成“双抢”任务。

童年时期,我就懂得了爱护耕牛的道理,牵着牛寻找有青草的地方让牛吃好,找根竹枝不时驱赶停留在牛身上叮咬吸血的牛虻和蚊虫,经常抚摸牛脸和牛脖,给牛抓痒,牛会表现得很舒服。上学之余,每天都去野外割上一筐青草,放在牛栏里,让牛在耕田回家后有草吃。放牛的时候,我有时也调皮地骑在牛身上,牛很温顺,乐意让我骑,老黄牛是我童年时期最亲密的玩伴。

                    (三)

十一二岁时刚上初中,我就开始参加生产队安排的出工劳动,为家里挣些工分。课余时间、节假日、寒暑假期,都要参加劳动。当时学校在春耕和秋收时节还安排了几天农忙假,学生都要回家帮忙干农活。

开初是做些辅助性的劳动,割稻、锄草、扎绑稻草,从田中把稻草把拖到田埂上,等等。我干活从不偷懒不惜力,尽力去学去干,渐渐地成了干农活的一把好手,社员们都纷纷称赞我表扬我,我干活也就更加卖力。割稻、打稻、挑稻、晒稻、栽秧、挑粪、耘田、耕田、耙田,等等,所有田里的农活我都会干,而且干的很好。挑稻和挑粪是重体力活,挑着二三百斤的担子走在田埂上,很艰难,我比不上壮劳力,但也能挑动近两百斤重的一担稻谷了。

对于山村,我深怀感恩,内心之中蕴藏着绵延不断的乡愁,真是浓得化不开,山村是我情感所寄托的地方。山村的青山绿水,山村的油菜花开,山村的稻花飘香,山村的淳朴民风,山村的烟雨朦胧,山村的清风明月,所有这些都让我牵挂和回味。

乡亲们整日劳作,我也不时参与其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水田背朝天,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汨汨滚落而下,湿透全身衣物,太阳之下的高温蒸干之后,再次被汗水湿透。季节的时序催促着每个人必须振作精神,大家都在超强度超极限地劳作着,这就是乡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对于这些,我记忆深刻,犹在眼前。镰刀、锄头、粪桶、粪箕、簸箕、竹篓、木扁担、竹扁担、稻斛、晒稻谷的竹席垫、脚踩打稻机,以及耕田的犁耙耖,等等,这些农业生产不可少的农具,我非常熟悉,也经常使用,数干年的农耕文明蕴含其中。

近些年来,我写过许多文章,回忆过去的乡村生活,回味我所经历的农耕文明,这些文章收录于《梦里田园》和《飘落的枫叶》随笔散文集中。我经常自豪地介绍我自己,是传承数千年农业生产方式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的参与者和体验者,有责任去追寻和记录那些即将逝去的农耕文明。中国几千年的乡土生产和生活方式,孕育了悠久厚重的古代农耕文明,这种农耕文明包括农业生产模式、二十四节气文化、农民生活方式、村落民俗传统和乡村治理体系等等,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这种文明也深深根植于农业社会。

时代发展变化太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强力冲击着数千年来孕育并发展的农耕文明,科技强农和机械强农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田标准化整治改造,小田变大田,大量人口涌进城市,所有的耕种农具全丢弃了,石板古道被宽阔马路所取代,乡村逐渐凋蔽,许多古村落走向消亡,农耕文明渐渐走向终结,乡愁无处寄放。

写这一段文字时,我想用《双城记》开篇的一段话来形容我们这个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这是信任的纪元,这是怀疑的纪元;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日,这是失望的冬日;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将直上天堂,我们都将直下地狱。

查尔斯 · 狄更斯笔下,写的是18世纪大变革时代的法国。当代中国毫无疑问是最好的时代,中华民族正走在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但是,农耕文明如何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摆在面前,我们可以以物化形态、民俗形态、语言形态,保留和传承那些古朴的风物古迹、生生不息的民俗传统、生动感人的口头传说。

我的乡愁,在那百年老屋的转角处,在幽深巷弄里随处可见的青苔里,在村口老树下躺卧着的悠然自得的老牛身上,在姿态优雅悠闲巡街的猫狗上,在村外供人避雨歇脚的古亭边,在走向村外光滑的石板路上,在村头水口历经沧桑的古树下。

音乐:当你老了

作者简介

张玉科,马鞍山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前主任。写过大量的散文、随笔,有《梦里田园》、《飘落的枫叶》等多部文集出版。

【图文编辑】老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