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吉思汗临终托付拖雷:我的死讯封闭,灭西夏后都城中兴府屠城

 趣历史 2023-01-16 发布于辽宁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对成吉思汗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贴切。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起了蒙古帝国,但当时蒙古人都以游牧为生,他们生产力低下,所以生存只能靠抢夺资源,加上游牧民族勇猛的特性,这就造就了他们掠夺的本性,所以他登基后就开始四处掠夺,屠城的事情更是家常便饭,他们攻打欧洲各国的时候基本都是打下来就抢夺财物,遇到抵抗就屠城,完事之后就离开,这里的百姓又恢复了原本的生活,所以说毛泽东的评价还是很贴切的。

当时蒙古面对的是西夏、金国和大宋,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党项拓跋氏建立的西夏王国,主要是西夏在几国里面实力最弱,最容易得手,同时西夏也是成吉思汗南下的必经之路,战略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西夏和金国接壤,两国有“交相救援”结盟,成吉思汗想灭金国,必须保证后方无忧,就得先除掉西夏,于是1207年成吉思汗就整军攻打西夏,破兀剌海城、夏州等城池,并在灵州进行围城打援。这次大战可以说是一边倒的屠杀,西夏军几乎全军覆没,就连最后一支精锐部队也损失殆尽。

蒙古铁骑一路过了黄河,第二年5月围住肃州城,但是这次并不是那么顺利,肃州城久攻不下,蒙古人多次劝降,但是西夏人宁死不降,没办法成吉思汗只能带领蒙古铁骑强攻,而西夏人的态度也惹怒了蒙古铁骑,他们进城后开始屠城,仅仅保留了106户百姓的性命,其余10万人口全部杀绝。这样的作风让人胆寒,两年后蒙古再次攻打西夏,这次的目标是西夏都城中兴府,西夏人这次被蒙古人的作风吓破了胆,他们知道抵抗无用,最终献上美女求和,愿意成为蒙古国的附庸,也可以替蒙古攻打金国。经过再三考虑,成吉思汗接受了西夏的臣服。

但是西夏就是一颗墙头草,1218年成吉思汗准备西征,于是派使者去西夏让其出兵助战,但是西夏神宗李遵顼还没开口,权臣阿沙敢布直接怼了回去:“既然没这个能力,就不要做可汗了”,这是公开打脸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知道后怒不可遏,直接派木华黎的一支军队渡过黄河攻打西夏,迫使李遵顼逃往凉州,不得不再次向蒙古请降。因为此时蒙古要集中兵力对付金国,所以成吉思汗只能忍下,心里暗暗盘算,等这次西征回来之后再慢慢收拾西夏。1223年,木华黎率兵跟金国作战,这次西夏倒是派兵助战。但是西夏看蒙古和金打了很久依旧没能取胜,于是半道就直接撤军,而李遵顼被迫让位给次子李德旺,李德旺为西夏献宗,他自己做了太上皇。而且这次西征中木华黎病逝,这让西夏看到机会,于是秘密联络其他部落想要对抗蒙古。

成吉思汗对西夏这颗墙头草可谓是厌恶至极,于是让木华黎之子孛鲁率军攻打西夏,很快占领银州并屠城,这也是对西夏的一个警告。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归来,要求李德旺派儿子进入蒙古作为人质,但是成吉思汗等了半年都没有见到人,成吉思汗只能派人到西夏都城索要,但是西夏国君直接将使者轰了出去,然后派人秘密联络金国想一起对抗蒙古,两国还签署了一项秘密协定,但是没多久这份秘密协定就被公开。成吉思汗派人质问,换来的是一顿羞辱,这彻底惹怒了成吉思汗,于是他决定发兵攻打西夏,誓要让西夏灭亡。

1227年成吉思汗带领蒙古铁骑攻打西夏,而好巧不巧这时候西夏中兴府发生了大地震,皇宫城墙倒塌,眼看不敌,西夏只能再次投降,并承诺1个月后举行投降仪式,还将自己的王妃都献给了成吉思汗。这是西夏的缓兵之计,想要用这种方式争取时间,这也是西夏惯用的伎俩,但是没多久成吉思汗就死于六盘山,对于他的死有很多种说法,其一是他被西夏王妃咬掉命根子而亡;其二是旧伤复发病死;其三是背刺杀身亡;其四是中毒而亡。具体真实情况有待考证。他对西夏恨之入骨,临终前嘱托儿子拖雷:不要让我死去的消息传出去,杀死已经投降的西夏皇帝李睍,对中兴府进行屠城,以绝后患。蒙古攻破西夏都城之后果然进行了屠杀,城中20万左右人口一个没留,西夏国两百多万人口,从皇帝到乞丐,皆被屠杀殆尽,西夏彻底灭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