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小衔接,家长做什么会让孩子更优秀?

 时宜书香 2023-01-16 发布于浙江

“我不能让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伴随着妈妈的焦虑就从不停歇。甚至有些妈妈为了能赶上最早一班上一年级,想尽办法让孩子在9月1日之前出生。

但是,抢跑可能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幼小衔接:唤醒孩子学习力》这本书里,作者提到,有些孩子虽然抢跑成功,但由于太稚嫩了,反而学习跟不上,甚至拖后腿而被同学排挤。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通常会建议最好留一级。
唤醒学习力



本书作者杜红春是湖南卫视《放学后》节目的特邀专家,也是美国正面管教课程认证家长讲师。她从事家庭教育工作十余年,养育了两个独立、自信的孩子,每年都会做数场“幼小衔接”讲座。

那么,作为家长要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家长在背后做什么会让孩子更优秀呢?

One

至少提前2个月开启小学生家长模式

孩子即将从幼儿园的保育模式,进入到小学的自理模式,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跨度。

所以,作为家长,需要提前进入“小学生家长模式”来带领孩子提早适应新模式。

*1
首先要做的是改变作息时间

小学老师会反复强调一点,就是孩子晚上一定要睡足10个小时,也就是说晚上9点前要做好入睡准备。

如果孩子睡眠不足,不仅上学会经常迟到(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而且精神状态不佳会直接影响孩子一整天的学习劲头。


*2
其次要做好家庭分工安排,准时接送,这点很重要

孩子刚到新环境,本来就会有些惴惴不安。如果家长晚接,孩子心态就容易失衡。

所以至少在最开始的几天家长亲自接送,尽量提早五分钟到校门口。

当孩子排着队从校门出来时,第一眼看见家长,孩子脸上的表情就会立刻放松。这样的情绪,对他接下来是否能好好上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做好当小学生家长的心理准备,坚持原则,放下焦虑

孩子成为小学生后,有些事情要适当放手,尊重孩子的意愿,但不代表可以不管。

妈妈可以跟孩子达成协议,制定学习计划,然后坚持执行。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时而宽松时而紧张,这样孩子可能会一直去试探家长的底线,从而导致亲子关系相互对抗,对孩子的心理也是非常不利的。


Two

喜欢上学比考高分更重要


除了做好孩子的“作息安排”和“情绪管理”,让孩子喜欢上学比什么都重要。

那么,如何做呢?

归纳总结为一点,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受同学欢迎的人。

受欢迎的孩子



有位老师是这样描述班里的一个孩子的:

这个孩子人缘特别好,平时说话也极具幽默特性。他平时是坐最后一排的,但是一到课间,总会有好几个孩子围着他说话,孩子们也都很愿意跟他来往。

这个孩子性格开朗,每天到教室后都是元气满满的样子,校园生活也是过得有滋有味。

而这样的同学情谊是孩子们眷恋学校、眷恋班级的重要原因。不信可以去问问放假后的孩子想重回校园,多半是因为“想见同学”这个理由。

所以,想让孩子喜欢上上学,先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孩子。

除了在孩子的外在形象上下点功夫,还要教导孩子待人友善,讲文明、讲礼貌。

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一开口就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同学们也会更喜欢与他相处。

再者,多培养孩子一些优点,比如字写得好看,拥有某种才艺,篮球打得好、歌唱得好、跳舞跳得好、滑板玩得溜等等,都会引来同学们的赞叹。

当然,学习成绩好,不仅会吸引同学们的关注,还具有其他方面的优势。

作者提到他的侄女在小学的时候常有人欺负她,但到了初中就没有了。问其原因,孩子的总结简单粗暴:“我学习好了呗!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不管多出格的同学,对我们学霸都是崇拜、敬畏,是不敢欺负的。”

Three

家长在背后做什么会让孩子更优秀?

孩子学习成就优秀,就会引来其他同学的赞叹甚至崇拜,那么,如何能让孩子成为学霸呢?

与其逼迫孩子学习,不如帮孩子找到学习的动机。

作者提到,有位学医的同学,初中的时候常常打架、旷课,还总是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训斥。但是他上了高中以后就突然开始好好学习了,还说以后要当一个医生。

原来,这个同学的妹妹得了一种罕见病,这个同学很疼他妹妹,于是下定决心要学医,要靠自己的力量给妹妹治病。后来,他真的上了医科大学,最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学生。

相比起来,给孩子立一个目标显得比较空泛,只有挖掘出孩子内心的学习动机,才能让孩子启动内驱力,实现自主努力、自我管理。
帮孩子



那要如何帮孩子找到学习的目的,挖掘出学习动机呢?

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院士威廉·戴蒙在《迈向目的之路》一书中提出三个问题:

1)“为什么我正在做这件事?”

2)“为什么这件事很重要?”

3)“为什么它对我和我以外的世界都很重要?”

落实到孩子身上,可以转化成这样几个问题:

1)我对什么有兴趣?我做什么最享受?做什么事让我最闪亮?

2)我最擅长什么?我的才能在哪里?

3)这世界需要什么,有哪些问题、机会?我能在什么方面帮助别人?

当然,孩子还小,这些问题可能还找不到答案,所以家长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观察孩子。孩子也需要不断尝试、经历才能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

家长也可以经常和孩子展开类似问题的对话,刺激孩子去思考类似的问题。甚至帮他找些书籍、资料、专业人士,让孩子了解多一点,再把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小的目标,然后慢慢努力去一点一点实现。

Last

结  语

在本书里,作者举了很多案例来分析,而且内容非常全面,基本上家长考虑的问题,她都做了解答。看完这本书,瞬间觉得不焦虑了。

而家长们之所以焦虑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不了解、不懂,当我们懂了这些情况之后,按照方法去努力践行即可,还谈何焦虑呢。

而且本书阅读起来非常舒心,内页的纸张色彩给人的阅读感极好,我想这对于读者的焦虑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希望正在经历幼小衔接的家长们,都能读一读这本书,开启舒心的小学生家长模式。

END

作者 | 诺麻:知乎情感创作者,兼影视育儿三栖自媒体人,小星星首席作者,视频达人,热爱创作,愿以真诚之心,书写不凡人生。

主编 | 星星妈

排版 | 知乎诺麻

小 星 星 启 航 
为 孩 子 保 驾 护 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