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部编版(含答案)(1)

 中小学知识学堂 2023-01-16 发布于云南

法布尔

螳螂的外表很美丽。它长着细长的腰身,还披着一件淡绿色的外衣。当它把上半身直立起来的时候,前腿也会前伸,就像正在祈祷一样,模样很像一个虔诚的修女。

螳螂虽然很美丽,但性情却非常凶猛。它那像镰刀一样的大腿是一对捕捉足,腿上有很多钩刺和锯齿。它的小腿上也有很多锯齿,甚至比大腿上的还要多。小腿锯齿的末端长着尖锐的硬钩子。记得有一次,我试图抓住一只螳螂。我一碰到它,就被它的刺牢牢住了。

螳螂静止的时候,看起来很温和。(   )只要别的昆虫在它面前路过,(  )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它就会立刻把翅膀伸展开,用大腿迅速地把路过此地的昆虫抓住。然后,它就会用力把钳子夹紧,可怜的昆虫就会立刻被杀死。

有一次,我看到一只蝗虫向一只螳螂走过桥。没等蝗虫靠近,螳螂就立刻张开翅膀,同时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嘴里还发出像蛇一样的咝咝声。这是一种心理战术,是利用对方的恐惧心理来打败对方。螳螂的眼睛一直瞪着蝗虫,可怜的蝗虫别吓傻了,竟然朝着螳螂走去。

当蝗虫靠近螳螂时,螳螂一下子把它抓了过来,蝗虫再怎么反抗也逃不出它的魔爪。接下来,螳螂就开始享用自己的美餐了。

除此之外,黄蜂也是螳螂的美食。螳螂经常躲在黄蜂的蜂巢旁边,等待猎物飞过来。一些粗心的黄蜂常常忽略螳螂的存在,当它们发现螳螂的时候,已经来不及逃跑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螳螂大腿的____________                                                 ____

3文中画“___________”句子是一个__   __句,作用是___           ___

4螳螂捕食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5文中画线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换成“1860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生动地表现出了英法联军对圆明园掠夺行径的野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则表现出了英法联军的贪婪。

7文段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8联系上下文,“体面”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9画“____”线的句子主要描写了(    )

A花生有很多好处。        B不同果实的特点。        C花生的可贵之处。

10从“埋在地里”和“高高的挂在枝上”可以看出,这两句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花生___________的特点,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那些_____________                                         _______的人。

11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自然段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做对比,突出了花生默默奉献的品质。

B选文最后一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它告诉我们,做人不能一味追求体面,更应该注重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C父亲话中的意思是“我们”兄妹几个虽然长相不出众,但是“我们”可以像花生一样,不要在意自己的美丑,全心全意为他人和社会贡献力量。

东庄的山

古人云:仁者乐山。我(    )称不上仁者,(    )对家乡宁阳县东庄乡的山,却真的是情有独钟。

东庄多山,且不说栲栳埠山,也不说皮匠山,单就凤仙山而言,就足以让攀登过的游人沆连忘返。东庄素有“南部山水北部园”之说。进入东庄,就会看见座座青山峰峦叠翠、绵延不绝,或奇峰突兀,或险峻挺拔,或沟谷幽深,犹如一幅幅秀美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东庄的座座青山首尾相顾,前后呼应,仿佛张开宽阔的臂膀,联结成巨大的翠帐,将一个个山村或携于山腰,或揽于谷底,细心呵护着。冬天为它们抵御寒风,夏天为它们遮蔽骄阳,山里人便在大山温暖舒适的怀抱里安详而甜美地生活着。你看,在那青山映衬之下,绿树掩映之中,隐隐露出房檐的一角,那便是山里人的住宅。青砖红瓦,绿树红墙。房子依山傍林而建,面南背北,(    )采光和通风条件非常好,(    )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坐在明净的窗前,看阳光透过密叶间的缝隙,将片片碎银洒满小小的院落。院子里的老母鸡领着一群毛茸茸的鸡娃娃“叽叽'地到处觅食,不远处的一只红冠子、花外衣的大公鸡,昂首挺胸地在院子里踱着将军步,偶尔也跳上墙头,拍拍翅膀,伸长脖子,亮开嗓子,“喔喔喔”地叫上几声,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雄姿。

东庄的山上盛产柏树、松树、杨树、赤槐等木材,这里特有的弱酸性土壤,尤其适合种植药材、花生、桃树、杏树、核桃、板栗等经济作物和果树。夏秋之季,慷慨的大山还会向人们献出它特有的天然绿色生态产品——酸枣、树莓和刺梨,摘上一个放在嘴里,酸溜溜、甜津津,满口清香,回味无穷。山林里的山雀、山鸡、斑鸠多得数不清,它们在树杈上或草丛中筑巢产卵,繁衍生息,时不时还会来个百鸟大合唱。

东庄人爱山,大山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清晨起床后,或在傍晚时分,山乡的人们爱在山林中漫步。欣赏着满眼的青草绿树、鲜花奇石,呼吸着天然氧吧释放的新鲜空气,各类鸟鸣不绝于耳,任阵阵山风迎面扑来,将一身的疲惫和烦恼拂掉。登上山顶,看日月之行,睹星汉灿烂,笑做万里苍穹,尽览四野沧桑,望空中云卷云舒,看山前花开花落,山里人又平添了一分豪迈和豁达,以更大的信心和魄力去迎接新的挑战,开拓更加美好的明天。

1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3文章第一段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过渡段,承上启下        B紧扣文题,点明文章中心  C总领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14文中画“__”的句子描写了山中的景色,作者从静态的角度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从动态的角度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__________________图。

1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说明了东庄有很多景色优美的山。

B第二自然段只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第四自然段写了东庄山上盛产的木材、经济作物果树和飞禽。

D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东庄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6从文中画“   ”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东庄人爱山,古代诗人也爱写山。请你写两句古诗词中写山的名句,并注明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丽的荷花

一天,我来到了武都的千亩荷塘边,一阵清香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头脑清爽。这时,正是正午,太阳的金辉洒在荷花池上,荷花池仿佛镀()上了金漆一样金碧辉煌。再加上池中被风吹起的阵阵涟漪反射出的刺眼的光芒,显得更加好看了。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整片看去,又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了出来,有的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在这时,早有一只金黄色的小蜻蜓亭亭玉立地立在上头看这美丽的荷花呢!

荷花的花瓣不但美,而且还可以泡茶。如果你在一杯热乎乎的白开水中多放几片荷花,过上几分钟,一杯芬香四溢的荷花茶就做成了。你喝上一口,不但能帮助你清热,还让你觉得心旷神怡,让你回味无穷。

我爱荷花,爱它的清翠欲滴,爱它的冰清玉洁,爱它的一尘不染,爱它的无私奉献,爱它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品质。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9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荷花的特点的?

___________                                                    _____

20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整条右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千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搬了整整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chuăn)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几缕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中。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面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对母亲深深地(jū)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他20元钱。我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母亲说:这堆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母亲摸摸我的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此后还来过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不凡,跟电视上那些老板一模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老板用一只独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您教我搬砖,今天我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独臂老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市人,过好日子。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为什么?”“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老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房子了。”

母亲笑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都没有的人吧。”

21写汉字或注音。

chuăn___     ___如牛      jū___    ___一躬   

西装革___       ___      ___      ___

2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低贱—___      ___      吝啬—___     ____

2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气度非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美中不足: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4母亲为什么不直接对那个可怜的乞丐进行施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5文中的“我”请求母亲,不要让乞丐搬砖了,母亲却说:对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6读完全文,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7如何理解“高贵的施舍”这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    )了,我们就(   )到地道里去,让他们(    )个空;敌人(    )了,我们就从地道里(   )来,照常(    )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28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动词。

29不计其数”中“数”的读音是________,这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_                                                              _

30用“____”画出中心句,并将描述地道总体结构的句子画上“﹏﹏﹏

31读完语段后,我们知道了地道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chā chà)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zhā )起来,然后把(tāi tái)藓挤紧,(踏 蹋),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  舒适  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 椎)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32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汉字。

33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34松鼠搭窝时,____,____,然后____

35你认为松鼠的窝最奇特的地方是哪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睛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的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6依次填入文中四个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A黑 白 长 短      B长 白 短 黑       C长 短 白 黑      D黑 短 白 长

37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述?(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8用“    ”画出文中第6自然段的比喻句,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

39从全文看,白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每个方面用两个字概括,不少6个字,不超过10个字,包括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港珠澳大桥

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综合跨海工程。它从设计、建设到通车前后历时十几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为我国桥梁史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海中部分主体工程、两个口岸人工岛、三条连接线组成。两个口岸人工岛分别是珠澳口岸人工岛和香港口岸人工岛,三条连接线分别是珠海连接线、澳门连接线和香港连接线。其中,海中部分主体工程总长约29.6千米,包括约22.9千米长的桥梁段和约6.7千米长的岛隧工程,也就是西人工岛、东人工岛和5664米长的海底隧道。

港珠澳大桥是目前内陆建设标准最高的桥梁。它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抗16级台风,主梁用钢达42万吨(可建60座埃菲尔铁塔),桥墩共计224个,浅水区桥墩间距85米,深水区桥墩间距110米。

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使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通车前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车程在3小时左右,而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则使香港到珠海、澳门的通行时间缩短至45分钟左右,珠三角西部都将被纳入香港3小时的车程范围。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之后又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为香港、澳门、珠海乃至整个广东省的发展都将带来更大的空间。

40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港珠澳大桥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综合跨海工程。_____

2)港珠澳大桥由西人工岛、东人工岛和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_____

3)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_____

4)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使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_____

5)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海中部分主体工程总长29.6千米。_____

41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画“      ”的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2下面这段举例子的资料对文中的某一个自然段的理解有帮助,该自然段是(  )。

一位珠海市民表示,她喜欢去香港游玩、购物,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开车从珠海去香港肯定比之前坐船快。一位生活在香港、工作在深圳的先生,已经开始畅想周末带家人前往珠海度假。

A第二自然段        B第三自然段         C第四自然段        D第五自然段

43下面对文章说明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总述再分述                                       B不同方面

C方位顺序                                               D先总述再分述后总述

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44去鹅山高小上学要缴哪些费用?家里是怎样给凑学费的?

(1)要缴的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给凑学费家里要_________________

45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从中体会到父亲在___上对的大力支持。

46父亲送到学校,替___,表现了父亲在_____上对的关心。

47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中的新滋味指的是(  )(多选)

A自己对父亲的依恋。

B自己肩上责任的沉重。

C父亲为供自己上学凑钱的艰辛。

D自己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高兴。

可爱的小狗

在我邻居家里有一条可爱的小狗,它的名字叫黑子。它浑身上下大部分都长着墨汁一般的黑毛,只有四只脚和尾巴带有白色的斑点。   

黑子走路时尾巴总是翘得老高老高,神气得像“将军”。它那一双宝石般的眼睛闪着光芒,使坏人见了就提心吊胆。黑子虽然对外人很凶,但是对我却非常友好。它只要看见我,就会摇头摆尾地跑过来,围着我直转圈,有时还会调皮地叫几声,非让我抱抱它不可。等我抱起它时,它还会调皮地舔我的手,舔我的脸,和我亲热一番。这时,我会痒得笑出声来。它就会跟着我的笑声,轻轻地叫几声,作为助兴。

黑子不仅可爱调皮而且十分尽职    

黑子经常站在自己的家门口看守门户。要是有陌生人走近门口,它就会“汪汪汪”地大叫。如果那个人要硬闯,他可就要遭殃了。黑子就会死咬着那个人不放,直到那个要硬闯的人掉头离开,或者主人出来招呼时,它才会松开嘴巴。 黑子虽然有时十分调皮,可是也非常尽职,所以它是一条好狗,一条令我喜欢的小狗。我爱小狗!我爱黑子!

48在短文中找出这些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胆战心惊——________    喜爱——_______

49用“~~~~”画出描写小狗外形的句子。

50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51短文中加点的句子是一个_____句。

52短文第4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鸟的天堂(节选)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4选文的作者是(    )

A贾平凹                            B巴金                                C叶圣陶

55耀”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光线强烈地照射。②光荣。③光芒;光辉。④炫耀。在“耀武扬威”一词中,“耀”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在“照耀”一词中,“耀”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56选文中描述的榕树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选文中画“______”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人谈读书(节选)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①(有志则    _______;)②(有识则__________,__________,)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③(有恒者则__________。)此三者缺一不可。

58把选段内容补充完整。

59这段话是_____说的,他的观点是读书要“三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关于“有识”这一观点,作者列举了两个反面例子“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

6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  )”中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郑人买履

郑人有者,先自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6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欲:      履:      度:      遂:     

63下列对“至之市,而忘操之”这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到了集市,忘记了操练

B到了集市,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

C到了集市,把尺码丢在集市了

D到了集市,才发现尺码

64下列对“何不试之以足”这句话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这是郑人自言自语,说为何不试试鞋呢?

B这是郑人自言自语,说为何不拿脚试试呢?

C这是别人对郑人说为何不拿脚试试呢?

65从“宁信度,无自信也”中可以看出郑人_____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但是  无论

2比喻    强壮有力   

3过渡句    承上启下   

4一是动作迅速;二是心理战术;三是躲在暗处,出其不意。

5不可以换。因为原文是具体的时间,这样准确地写出时间一是告诉我们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二是要让我们牢记这个时间,不忘耻辱。

6闯进    掠走(破坏)   凡是    统统   

7痛惜、愤怒

8表面好看

9C

10对比    谦虚    默默奉献   

11C

12虽……但……       不仅……而且……

13C

14青山掩映下的房屋和院落的景色    院中鸡的活动   山中人家   

15B

16体会到了东庄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17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杜牧

18排比  拟人

19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先从整体的上写出了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然后从局部的上抓住白荷花的三种不同的形态来进行描写,突出了白荷花的不同姿态的美。这样点面结合,就把夏天的荷塘美景写得栩栩如生。

20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武都的千亩荷塘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1            xiù   

22高贵    慷慨   

23形容人的气质出众。    事情已经很美好,但还有需要修改和补足的地方。   

24她要教会乞丐凭自己的力气挣钱。

25不劳动就接受别人的施舍,对乞丐来说是降低人格的举动,是可耻的;劳动后接受给予者的钱财是凭自己的能力所得,是光荣的。给予者和接受者之间是平等的。

26母亲是个有同情心,懂得尊重别人,并且很有骨气,自尊自立的人。

27高贵的本义是气质高雅或地位优越,高贵的施舍”的含义是能激励人自强自立的施舍。

28来  钻  扑  走 出  种

29 shù    形容地道多得没法计算数目   

30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31保护自己    打击敌人   

32chà zā tái

33

34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    用一些干苔藓编扎(zhā )起来   把苔(tāi tái)藓挤紧   

35

36C

37通过比较,说明白鹭形体“适宜“及其自然美的特点。

38整个的田变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但是白鹭本身不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39自然、宁静、悠然、匀称、和谐。

40        ×           ×   

41列数字。直接、准确、具体地对港珠澳大桥的寿命、建设材料、桥墩间距等作了介绍,用具体数字说明了港珠澳大桥是目前内陆建设标准最高的桥梁。

42C43D

44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    粜稻、卖猪   

45学业

46 铺好床    生活   

47ABC

48提心吊胆    喜欢   

49它浑身上下…神气得像“将军”。

50比喻

51过渡

52写黑子是怎样尽职的。

53对小狗很喜爱很喜欢的感情。

54B

55        

56    茂盛    充满生命力   

57表达了作者对南国的树的喜爱,对南国美丽风光的赞美。

58断不甘为下流    知学问无尽    不敢以一得自足   断无不成之事

59 曾国藩    有志    有识   有恒   

60河伯观海    井蛙窥天   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不应自满自足   

61有志向的人一定不甘心屈居人下。    有见识的人知道学问没有尽头,不敢稍有心得就觉得满足。   有恒心的人则没有做不成的事。   

62想要。 鞋子。 量。 就。

63B64C

65思维僵化,墨守成规,不懂得变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