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继胜||春联杂忆

 晨雨声工作室 2023-01-16 发布于甘肃


2022年第173期||总第914期

艺海风│914期

春联杂忆

杨继胜

    一个地方的春联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它既雅俗共赏,也包涵着文学性与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

    陇西一直有腊月集上写春联的传统,我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鼓楼十字口有几位老念书人,如杨逊伯先生、蔡瑞卿先生、乔树琪等先生在一起写春联,支起一张小桌子,便开张了全家老小度年关一的营生。周围一大群人欣赏着、品评着。每幅卖几毛钱,买的人也不是太多,因为大家都穷。

     我有一位朋友,他书法很好,由于家中困难,他不得不在腊月集上以写春联来挣钱,他不在城里卖对子,我曾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忍心与那几位老者抢生意。”

     于是便骑着自行车,后边带一张能折叠的小桌子,冒着严寒去文峰、首阳、莱子集上卖春联。

      再后来,腊月集上写春联的人越来越多,有些老师也来赶集,硬是将那几位老先生给淘汰了。

      一九八三年,县文化馆举办了首届迎春征联大赛,将爱好楹联的人的兴趣调动起来了,人们积极投稿,最终评奖,将获奖作品由书家书写后张贴在新街的铺面墙上,引来无数好家欣赏品评。此盛况连续几年,一直到文化馆搬入新楼。

     还有一次是新春以威远楼为主题的征联,这次征联的获奖作品由县上组书法家书好后,在文化馆三楼展出,群众反映甚好!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发展了,春联的价格也逐渐上涨,由几毛到一元每幅,再到两元、五元,单位门上的大幅春联,十元至三十元不等。

     由于价好,所以能拿毛笔的人也就趋之若鹜,那时威远楼广场上摆摊、练摊的年轻人居多,许多是放寒假的大学生。大红纸与墨汁、金粉形成了腊月集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再后来,威远楼广场不让摆了,全部集中在李家龙宫牌楼下面,由于场地小,摊位多,那热闹劲,人挤人的。

      今年听说各文化单位及群众文艺团集也都写春联送文化下乡,威远楼后面连送三天春联,书法家在风雪冷冻中写春联,真是辛苦。我认识的一位书家朋友说:“我的手冻僵了,不知是谁的手,不写不行啊!这是政治任!”  

     今年也有迎春楹联展览,由于我是个楹联爱好者,所以去参观欣赏了。满堂红色,各体纷呈。美中不足的有的书家写的联既不对仗,也平仄不谐。可见光书法好还不行,还要懂一点楹联常识,才不至闹笑话。


       杨继胜,字仰椒,甘肃陇西人,1952年生。甘肃省楹联学会理事,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嘤鸣诗社秘书长,陇西县政协文史研究员,陇西县档案馆档案研究员,档案学会会员。1994年曾油印了《陇西楹联钩沉》、《陇西名胜古迹楹联抄》、《陇西迎春征联选》三本楹联资料。2014年著有《补拙居吟稿》,2019年编印陈长复《仁寿山房对联抄》,2020年编印出版《陇西古今楹联选》。


    



艺海风


题      签:魏新河

执行编辑: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