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的首个工作日,成都的领导就去彭州调研了,为何会选择彭州?因为安排了天府中药城,当一个地方以“城”来发展产业,必然不简单。 UP君认为,是时候关注一下成都三圈层那些拿得出手的“王牌”产业了。PS:成都三圈层有9个点位,见下图 ![]()
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真是一座“城” 众所周知,凡是用“城”来命名的产业,来头都不小,天府中药城也不例外,仅规划面积就达37平方公里,是成都唯一精准定位于发展中医药的产业功能区。
从总规图看,“城”的意味很浓啊。试问:彭州发展中药产业,底气从何而来?
发展中药产业,彭州优势很明显 首先,彭州拥有地理优势,适合药材生产;其次,有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打前锋,天府中药城可以形成互补;最后,彭州有政策支持,在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也相当重视。 ![]() ![]() ![]() 蓝图很美,但现实情况呢? 以天府中药城核心区域(规划面积2.27平方公里)的天府中药城幸福科技园项目为例,创新中心A座已竣工,孵化园一期(二期已封顶)和中医药文化体验中心建成投用。
此外,中医药博物馆、汇通公园、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港、四川中医药职业学院、人才公寓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看出来了,这是要走产学研的路子啊,格局够大,思路很稳。
如今,天府中药城汇聚了175家医疗健康企业,去年医药制造业产值突破80亿元,中药制造规模产值全省第一。 彭州中药产业,如何做大做强呢? 最重要的是:四川准备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彭州应该积极争取落地或至少落地一个分中心。 ![]() ![]() ![]() 除了“中药城”这张牌,彭州的新材料和航空动力装备也值得一提。前者吃的是石化产业红利,2021年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实现产值510亿元;而后者则是吃的军地校协同发展的红利,2021年,彭州9家无人机整机生产制造企业实现营收32.46亿元,连人民网都点赞。 没办法,“三遗之城”都江堰属于老天爷赏饭吃,那句“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的广告词可以流传百世,它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个景区,城西那么多风光优美之地,但成都人更偏爱都江堰。 ![]() 文旅+康养,都江堰很会嘛 2021年,都江堰第三产业比重近60%,旅游业一骑绝尘。去年4月26日,都江堰文体局表示:要全力打造世界精品旅游目的地。连网友都表示:都江堰要搞就搞旅游、医疗。 游客来了,能否住下是关键。都江堰环境优越,适合文旅康养,于是青城山国际康养中心项目(总投资57亿元)来了。注意哦,该项目可是由五粮液和华西医院联手打造,是集医院、救援、健康管理和康养社区于一体的嗨项目。 ![]() 事实上,青城山国际康养中心项目位于李冰文化创意旅游功能区(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川内唯一,国家文旅部认可的7家之一)内,除该项目外,功能区还布局了东软智慧健康产业园、希尔顿酒店、成都建工·未来院子、环球融创·青城溪村等重点项目。
疫情三年,都江堰熬过来了,如今正在发力 但是,疫情三年,对旅游业的影响首当其冲。2020年,青城山都江堰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青都旅游)营收直接腰斩,关键是其主要收入源于索道和观光车服务,比较单一,游客数量一旦锐减,相当于被砍断了手脚。 而都江堰作为旅游城市,受到的波及自然不会小。去年12月份,都江堰市政协直接建言:鼓励和大力扶持本土民宿及农家乐进行提档升级。在全域营造特色场景的背景下,民宿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如今彻底放开,都江堰文旅消费如何复苏?——都江堰想了四招:加快培育世界级文旅产品矩阵;打造年轻人喜欢的丰富时尚消费场景;对春节等假期,推出吸引游客的活动;以巴蜀走廊建设为契机,和重庆一起玩耍。
盛名之下,交通成为都江堰的最大槽点? 此外,从都江堰至四姑娘山的“山地小火车”已经开工了,未来这绝对是年轻人打卡线路。网友直言:到时候肯定很火爆,很难坐上;太好了,对于喜欢出去玩又不会开车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请戳:美啦!美啦!从都江堰坐火车一路观光到四姑娘山 不过,虽然都江堰如此受游客欢迎,但不少游客吐槽餐饮消费没以前淳朴了,都江堰吃个饭比郫都区还贵,相比周边都贵。如何降低餐饮消费,必然涉及到高租金的问题,希望都江堰能重视起来。
如今一转眼到了2023年,公交车可以刷天府通了,但出租车不打表的情况依旧时有发生。当然,被本地网友吐槽最凶的,当属青城大桥改造,作为跨越岷江上游河道的特大型桥梁,由于其修修停停,变成了“世纪工程。” ![]()
这道桥为何如此受关注?因为它承载着岷江两岸通行和经济往来,更是推进都江堰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一环。注意,都江堰更是把青城大桥改造放在了2023年民生实事的首位。该桥预计2025年竣工通车,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此外,都江堰的MTR有轨电车也很恼火,网友吐槽:还不如不修,修这么多年了,快成第二个青城大桥百年项目了。其实,这个有轨电车本来当地人就不怎么喜欢,你还修得拖拖拉拉的,唉~~~
近日,又有新消息了,都江堰M-RT有轨电车预计于2023年5月30日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要这种速度,应该不会成为青城大桥的接班人了,算是好消息啦。
说起崇州,网红村竹里肯定是顶流,其次就是三大古镇(街子、元通、怀远古镇),但要说其有啥子“王牌”产业,就有点打脑壳了。
电子信息,不是高新区的标签吗 说起电子信息,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高新区,但崇州眼光长远,在2012年5月,全球三大电子制造合约商之一,美资企业捷普集团捷普项目正式落地崇州。
PS:捷普的产品主要用于手机、MID、数码相机、汽车、LCD、LED、FPC、 FFC、RFID等产品方面,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设计、制造、分销、售后服务的企业。 ![]() 如何理解“全力打造”呢?2020年,崇州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完成电子信息产业园A区建设并于2021年全面投产,该园总投资150亿元,将新建68万平高标准产业用房, 全面投产后,将实现5万余人就业,年产值将达300亿元以上。
近年来,以捷普为核心、上下游企业开始聚集崇州,如领益科技、福蓉科技等超100家相关配套企业。同时,还围绕京东方、富士康等行业龙头开展“1+100”产业链招商……2022年,总投资近2亿元的崇州智能大厦也投入运营,未来培养的是5G应用、AI、AR、VR等新经济。
整那么大阵仗,成绩如何?2017年,崇州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1.6亿元;2020年,崇州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217.1亿元;2021年,崇州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305亿元。怪不得连都江堰的网友都羡慕崇州,想起自己的家乡发展就脑壳痛。 智能家居,新都和崇州平分秋色? 不科学啊,崇州还有家居?还智能?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在其成都智能应用产业功能区,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家居被赋予“智能”,从传统行业直接转型升级,优秀啊。
划重点:有影响力的品牌化企业。UP君一查,崇州的企业确实来头不小,目前已聚集了全友家私、索菲亚、掌上明珠等头部家居企业,关键是还引来了华立股份、帝龙新材等124家配套企业。 而去年3月份,随着成都喜临门家居有限公司新建软体家具项目的落成,崇州的智能家居行业又新增了一员“悍将”。为啥子说“悍将”呢?因为它建成后,可年产床垫45万张,预计产值超5亿元,带动600人就业。
事实上,早在2017年,崇州就喊出要建全国最大的智能家居产业基地;2022年,崇州再一次喊出要打造“中国西部定制家居之都”,从而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定制化”三化转型。口号喊得响,效果好不好呢?
此外,关于崇州的发展方向,除了成都智能应用产业功能区外,网友还建议重点发展羊马新城,与温江连片,发挥崇州紧邻成都的区位优势。你们怎么看呢?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