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完这7个一线医生的话,才知道有基础病的人,该如何熬过新冠

 新用户3596Ds5V 2023-01-16 发布于四川

图片

还有4天,就到除夕。

这个春节,可能是3年来最热闹的一个团圆年,但大概也是最让人担心的一个新年。

城乡间人员流动,阳过的、没阳过的老人小孩聚在一起,难免会感染更多人。

这一个多月,虽说我们也攒下不少经验,可仍有许多迷茫。

比如药总是不太好买,新闻上、身边也总是有坏消息传来,大家对专家的话半信半疑......

不过经历这波疫情,我也发现了一点:

我们普通人,与其在网上看那些五花八门真假难辨的消息,不如听听这个群体的话——

一线临床医生。

他们每天接触大量病人,和病毒做的是面对面的斗争,看到的是最真实的情况。

再加上他们够专业、有经验,可以说,这些医生的认知和判断,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恐怕是最客观实用的。

最近我看了不少一线医生关于预防、感染、治疗方面的科普和建议。

分享给大家,希望朋友们都能认真听一听。


01

关于基础病

现在我们都知道,有基础疾病的人重症和死亡率会相对更高。

但问题是,到底什么样的基础病在新冠中风险较大?

打个比方,中国有近2.5亿高血压患者,难道这么多人都会重症吗?

抖音@鹤立烟雨 是一位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治医生,名叫李鹤。

针对这个问题,他根据这段时间收治病人的经验,为我们做了明确的分类:

1.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好会影响血管、神经,而新冠又是全身性疾病,很容易互相加重。

2.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艾滋病患者、需要长期放疗的肿瘤患者,因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需要长期吃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

有人可能觉得类风湿关节炎都不算基础病,但如果你一直在吃这些药,就要注意了。

图片

3.慢性阻塞性肺病。

4.心脏病。

尤其放过支架的、心肌梗死过的、已经心衰的,因为新冠会增加血栓风险。

5.脑中风。

主要是得过脑梗、脑出血,有说话不利索、四肢不敏捷等后遗症的,轻微的腔隙性梗死就还好。

6.癌症,尤其肺癌。

7.肝肾功能不全。

容易重症的基础病,基本就是这7大类。

另外,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虽然不算基础病,但如果你因此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那就是危险因素了。

至于其他受新冠影响不大、不会增加重症风险的基础病,李鹤医生也贴心地列了表,一看就懂。

图片

02

关于突发情况应急

既然基础病需要注意,那么,万一这些患者在回乡途中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阎禹廷医生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她的抖音号@协和烟雨医生 上为我们科普了几种常见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

1.有冠心病、心脏疾病的患者,出门备点硝酸甘油和降压药。

但不是心脏一有不舒服就吃药,得看血压的情况。

如果血压是偏低的,就喝些温水躺下来休息,不要吃硝酸甘油。

至于血压计,一般车厢都会配备的,可以请乘务员帮忙量一下。

图片

2.糖尿病患者出门必备的,并非降糖药,而是糖或者巧克力。

糖尿病患者在长途旅行中,是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危险情况的,所以需要快速升血糖的食物。

3.有偏头痛的朋友记得带如左米曲普坦这类鼻喷止痛药,比口服药起效快。

嘈杂密闭、声光刺激的乘车环境,很容易诱发偏头痛,恶心呕吐。

尽量请乘务员带你去较安静、能遮光的休息室躺下,冷敷太阳穴,再喷点鼻喷剂。

还有呼吸性碱中毒、晕车等特别常见的突发情况,阎医生也给了特别周到的提示。

图片


03

关于儿童感染

很多父母不怕自己阳,就怕孩子阳。

虽然小儿重症少,但毕竟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危险不容忽视。

万一孩子感染了,怎么让他们快点好起来?

中国医科大附属盛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张强医生 说得很详细:

孩子发烧38度以下的,用温水擦拭脖子、脑门、腋下、前胸后背、大腿根,也可以用37-39度的温水给孩子泡澡。

38度5以上,再吃退热药。

有的家长用酒精给孩子擦身,还捂热捂汗,这些都是错误的。

图片

如果孩子精神萎靡、3天体温不退、呼吸问题、鼻翼煽动、指甲嘴唇发白发灰,赶紧去医院。

记住,小朋友有时会难受了但自己又讲不清楚,家长一定要时时注意,观察有没有这些情况。

图片


04

关于孕期感染

虽说孕妇朋友们如果感染了新冠,其实不用过分紧张。

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产科主任@段涛医生 还是提醒大家,有些事一定要注意。

尤其是妊娠糖尿病。

不是说感染会直接导致妊娠糖尿病,而是生病时卧床、少动、饮食、情绪波动这些因素会导致发病率的上升。

而且对于中国孕妇来说,哪怕你其实并不算胖,体重也没有很超重,也会有发病可能。

图片

所以饮食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吃水果。

要吃就吃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而且要控制量。

实在想吃,就吃黄瓜、番茄解解馋,毕竟特殊时期,孕妇朋友还是要注意一下。


05

关于腹泻

之前多方也辟谣了蒙脱石散和诺氟沙星这两种药根本没必要买,那如果真遇上腹泻呢?

北京安贞医院外科大夫白辰就特地在他的抖音号@心中有术 上发科普视频,建议我们可以用一些比较温和的中成药,比如肠炎宁片/颗粒。

这是为了消除肠道炎症,毕竟病毒入侵,肠道会比较脆弱。

图片

其次就是注意补水,防止脱水。

看网上好多人推荐,我原本差点也去囤了电解质水。

但听了李鹤医生说的才知道,虽说腹泻确实要补充钠和钾,可超市卖的电解质水、运动饮料,其实含不了多少钾。

说白了不过是加了甜味剂的盐水,还不如自己配。

其实也很简单,在超市买一包低钠盐,用500ml水:1g低钠盐的配比自己兑一下就行了。

低钠盐一包才两三块,每次才需要一小勺,比买饮料效果好,成本也不知道低了多少。

图片


06

关于心肌炎和白肺

因为网上关于这两种情况的新闻很多,现在好多人都一窝蜂去医院检查。

全国医院,心内科、呼吸科几乎都爆满。

甚至人手不够,连妇产科、儿科大夫都不得不临时当起了呼吸科医生。

真有这么多心肌炎、白肺患者吗?我们到底要不要担心?

图片

北京心内科医生@安贞医院郝大夫 连发好几条视频告诉我们,其实情况没那么可怕。

他每天光一上午就要接诊好几十号人,但检查下来,真正的患者根本没几个。

问了好多同事,都是一样。

而且从全球数据上来看,概率其实也没那么高。

只是因为现在感染基础大,问题凸显了出来。

图片

其实感染之后,很多人都会出现胸闷、憋气、心慌,症状来说跟心肌炎确实相似。

但我们不必过于恐慌,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避免过早的剧烈运动、饮酒等。

对肺炎的担心同样如此。

白辰医生也提醒,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CT。除非以下几种情况:

1.三四天高烧不退,或一直低烧。

2.咳了两周之后,还持续加重,并且痰越来越多。

3.咳了超过4周还在咳。

4.血氧饱和度小于93%。

否则真的没必要挤去医院。

图片


07

一篇文章篇幅有限,以上只是我结合大家目前比较关心的问题,整理出来的一部分医生科普。

其实抖音上还有很多这样的大夫,在向我们普及新冠知识。

看完不得不感慨,一线医生,才真正是集专业和经验于一身。

他们来自各个科室,见过无数感染的老人、孩子、孕妇。

我们遇到的、没遇到的问题,他们都曾切切实实不止一次面对过,才能如此周全地给出这些实际的提醒和应对方法。

基于实践,才能说出真理。

而且,如果你在这段时间去过医院就会发现,门诊人实在太多了。

有时候排队几小时才能跟医生见上一面,想要听大夫细细地说上这么多,很不容易。

所以在这特殊时期坚持为大家科普的医生,真的是让人安心的存在。

不仅安抚了我们的情绪,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挤兑。

图片

其实很多医生,都是自己早就感染了新冠,来不及好好恢复身体就上岗了。

还记得那位湖北人民医院的余昌平医生,3年前,他就在武汉抗疫中感染了原始毒株,一度重症肺炎。

这次,他又感染了奥密克戎。

可他说,自己和所有医生护士一样,早就做好了感染的准备。

哪怕已经55岁,仍一直在抖音为我们普及新冠常识。

图片

不只他们。

在抖音,还有超过2万名三甲公立医院医生实名认证,每天为大众提供医疗健康科普内容超过2万篇。

疫情之中,这些来自不同科室、不同专业领域的医生,聊的都是在一线看到的真实状态。

他们面对的是出现症状、治疗、恢复各个阶段的病人,总结出的是新冠感染最典型、最普遍的情况。

再用专业、科学的解答,告诉大家遇到这些情况意味着什么、该怎么办。

这就是为什么看一线医生的视频我们总会发现,我们在病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基本都能关注到、讲到。

为什么他们这样用心?

如安贞医院郝医生说的: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我不希望在医院见到你,但真的希望你能学到一些医学知识。”

这才是我们最该信任的人:

3年来,他们始终牢牢守着我们与病毒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

他们见惯了太多生死,但却比任何人都希望你好好活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