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田园诗,美如画卷,写出了乡村生活的安逸,非城市可比

 思明居士 2023-01-16 发布于河北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

文章图片1

- 01 -

闺蜜的祖父辈就是市里人,所以她从小到大几乎没来过农村,更别提到乡下过年。

所以我一到家,她就让我拍农村的大集,颇有与有荣焉之感。

城市里有城市的繁荣,乡下有乡下的惬意,如果想追求平静、淡然的生活,那乡村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陌上人如玉,花香弄满衣”,这是想想都美的诗画之境。

笔者的老家在北方的一个小镇上,依山傍水,是鱼米之乡。松花江逶迤秀丽,延绵上千公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支流从我家门口穿野而过,每到夏日暮晚,便花香阵阵、蜓蝶绕舞,漫步在堤岸上,清风拂柳使人醉。

文章图片2

我父亲曾有过一匹枣红马,少女时代,它是我最好的伙伴。

我很享受草野上,牧童传来的朗朗读书声,莫名地让我安静。马儿悠闲地吃草,而我则躺在山坡上看白云朵朵: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所以父亲的枣红马过世后,我曾大哭过一场,那是我记忆里最柔软的一部分。

现在,即便是乡下,也充满了“科技”元素,只是十几年的光景,儿时记忆就面目全非了。

不得不说,经济成就了人们优裕的生活,却也毁掉了生活里仅存的美好。

那一排排烟囱倔强地指向天空,好像刑天一样在问苍生:你们到底想要什么?

所以,我们也问自己,那么努力地在城市中拼搏奋斗,到底在追求什么?

带着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读一首古诗,或许答案就在字里行间中。

文章图片3

- 02 -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出自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共有60首,为范成大辞官归隐后所作,此为二十五。

这组诗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12首,描绘了那个年代里,乡村农民的生活,有喜有悲。

范成大曾官至参政知事,为宰辅,晚年致仕后隐于石湖,现如今为5A景区。清人蔡云曾有诗: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河亭。

而范成大则居于湖畔。

他这一生,最风光的事则是只身出使金国,索回北宋诸帝陵寝。陆游曾是他的部下,因主战而遭弹劾,后被范成大劝贬,但范成大回京时,陆游曾百里相送,留下千古之谊。

文章图片4

这首诗大意可解为:

初夏时节,金黄色的梅子挂满枝头,山杏也变得鲜亮饱满,田地里的麦穗扬花似雪,油菜花正在结他的种子。

夏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大家都在田里忙碌,篱落边几乎看不到有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在花丛间飞来飞去。

读范成大这首诗,突然想起了顾城的《门前》: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文章图片5

- 03 -

范成大用轻灵的笔触,描写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盛景图,如画卷一般,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安逸与恬静。

这样的景象,在城市中是几乎看不到的。

有时候我们坐在咖啡屋里,故作优雅,喝着摩卡、曼特宁、巴西、夏威夷风情、哈瓦那黄昏……这些由地名命名的饮品,皆来自异国重洋。

我不知道是否会有人在袅袅的音乐声中,想起自己的家乡。

说真的,在大城市里奔波了这么多年,最让我怀念的还是故乡凛冽甘甜的山泉水,“浮瓜沉李”之意趣,也是我印象里最深的部分。

就像李重元在《忆王孙·夏词》所写的一样:猎猎小池塘,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

文章图片6

我喜欢乡村的宁静,时光在那里变得很慢,捧书夜读,听取蛙声一片,内心不再有信息焦虑、职场焦虑、年龄焦虑、发际线焦虑……更不用去考虑谁会喜欢我,谁更在意我的想法,我也无须戴着一张面具,对任何人展示微笑。

那种感觉,有时候让我作呕。

我守在自家的小院里,揽清风明月,看树影婆娑,冬日大雪覆盖了一切斑驳,世界如玉,晶莹剔透。

新年时,人们相互祝贺,真诚祝福。

炊烟直上的傍晚,厨房里热气腾腾,大黄狗趴在门口,鸡鸭在栅栏里咕咕直叫,红色的窗花被夕阳映照出人间最美的模样。

因为有个词叫“阖家团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