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贞:妙趣横生的根书艺术

 新用户7391BFGL 2023-01-17 发表于安徽

妙趣横生的根书艺术

安徽   文贞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
  陈迪忠大师就是 善于在园林盆景废弃的树根里发现美,挖掘美,创作美的根书艺术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早年读书、参军、务工、经商的陈迪忠大师,20多年前偶然与树根“结缘”, 凭着对根书艺术不懈的探索和潜心研究,把枯树根自有的斑、疤、节等与书法中灵动抽象的结构、笔法相互结合,赋予了枯树根新的生命。
  根书创作基本采用的是天然的、不规则的树木根材 ,陈迪忠大师为了创作生动有趣的根书,寻找到优质的根材,常常风餐露宿,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别山地区乃至省外多地的盆景园林,挑选别人废弃的枯树根, 发现到好的根材,便如获至宝,论斤收购。通常优质树根大多生长在深山密林中,以长在石缝中的野生杜鹃花树根质量最佳,由于石头挤压的原因,那些树根造型独特,千形百状,坚硬而又富有韧性,具有皮薄、耐腐、木质细腻、装饰性强等特点。
  创作根书需要数道工序,首先要把树根脱脂,再蒸煮,然后烘干;根据树根的天然形状,分别进行粗磨、细磨、上漆、打蜡、抛光、制框、装裱等工序。


  “根是万物之本,书乃迪智之师”。根书笔势如龙蛇游动,似虬枝蓬展,婉转逶迤,蓄势舒展,空灵和高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感 。根书艺术之所以妙趣横生,在于它以一种生命寄以另一种生命,力求达到神形兼备,自然有趣。
  精美雅致的作品,背后往往有着极其复杂的制作过程,根书当然也不例外,选材是基础,一幅好的作品,对材料的要求当然也非常高。创作一幅根书作品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琢磨,作者要整体考虑整幅书法作品的构图、梳密、布局关系,要做到胸有成竹。
  陈迪忠大师创作的根书可贵之处,在于每个字都是天然生成,非人为拼接,保持原生态。要找齐材质、大小、色泽相同的几个字组成一幅根字作品,要讲究机缘巧合,归功天地之灵气,巧夺天工的大自然产物。
  “一根六字”《国泰民安.圆梦》根书作品是陈迪忠大师的大作,他选择大别山一根巨型杜鹃花树根,耗费一年半时间,经过巧妙构思,精心创作而成的。该幅根书作品为一根多字的连体创作,与通常的一根一字创作相比,更要珍贵。
  2018年10月,陈迪忠大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成功举办根书艺术作品展。主题围绕“聚焦新农村、讴歌新时代,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这一中心思想。他的作品受到很多人欣赏和高度赞扬!


  多年来,他精心创作的400余幅根书作品,其中52幅作品在省级和国家级大赛中获奖。
  陈迪忠大师说:“根书作品是一种天趣,不是“书”出来的,而是通过看、选、审、悟、 走势、气韵、结构、纹理 做出来的。需要充分利用根的自然生长形态,因其自然,随形赋字,并通过汉字的间架结构、行次章法、象形会意等,来表现人的品格情操和气质,从而达到美的境界。”
  陈迪忠大师创作的根书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他的根书创造艺术的最大持点,将多个单字作过程体现了自然、人文、绿色“三位一体”,每件作品都是纯天然、纯手工、纯环保、不可复制性的珍品。在汲取书法艺术元素的同时 ,大胆创新,将诗词、楹联、妙语、警句等元素融入作品的创作之中 ,或玲珑剔透,或清新俊逸, 或空灵飘逸, 或文,或图,或人,或物。惟妙惟肖,展现了返朴归真、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赋予作品的立体感,实现了自然美与艺术性的统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根书何时产生暂无从考证,从根书艺术创作和发展来看,根书艺术来自于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它是耕读传家的中华人文思想与大自然的产物实践相结合,它不仅仅是劳动人民独具魅力的智慧创造,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陈迪忠大师的根书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深邃的意境,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诗情画意的艺术造型,婀娜多姿的娇态,恢宏奔放的气势,天资飘逸的神韵,使人在享受大自然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中陶冶情操、赏心悦目。根书成为艺术百花苑里一朵耀眼的奇葩!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文贞,作品有散文,诗歌,游记,杂文百篇,散见于《作家联盟》《作家故事》《皖人春秋》《鸳鸯河畔》《安徽工人日报》巜安徽青年报》纸媒及各大网络平台,代表作品《理想生活中的“给予”》《潮爆时趋摆地摊》《晒秋》《雪中赏梅》《小米线做出大文章》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