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经》中有言:“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凡事以少为贵,要求少反而能得到更多。但有几人能参透其中的真意呢? 人总是欲壑难填。而欲望在生死面前显得是那么无足轻重。什么都比不上生命重要。 名利、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多求无益。 尤其是三年疫情期间,看过太多的生死离别。所以“阳康”之后,我们要换一种更加通透的活法:少虑、少欲、少言。 少虑 作家汪曾祺说:“不纠结、少俗虑,随遇而安,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 安于平淡,不焦虑,不内耗,才是打开人生的最正确的方式。 唐高宗时,卢承庆点选官吏,有一位转运史在负责运送粮食时,运粮船遇到风浪,沉没。卢承庆给他评定为“中下”等级。 朋友为他打抱不平,转运史却不以为然,他说:“一切都是天意,何必杞人忧天呢?” 过了几天,卢承庆觉得运粮船沉没不是转运史一个人的责任,于是把他的评级提升为“中中”。 转运史得到消息后,依然不动声色。朋友们都劝他去找卢承庆说明情况,说不定等级还会提升。 但转运史拒绝了,他说:“有些事,是你的,躲也躲不掉,不是你的,抢也抢不来,何必为这些事,伤脑筋呢?” 卢承庆听说后,非常欣赏转运史的心态,最后给他定级为“中上。” 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能在困苦的环境中,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坚持自己的理想,令人佩服。 人生在世,谁都不知道,明天迎接我们是明媚的阳光,还是狂风暴雨。 你担心也好,焦虑也罢,该来的总归要来。每天生活在焦虑当中,只会加快内耗,让自己失去生活的主动权。 同样是下雨,有人看到的是浪漫,而有人看到的是不堪。而生活总是对那些乐观向上的人,敞开大门。 与其焦虑着过一生,不如放下羁绊,潇洒走一回。 ![]() 少欲 《道德经》说:“少取放可获得,贪多则会迷惑。” 人的欲望越多,失去的越多。 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道:“老师,爱情是什么?” 苏格拉底把他带到一片麦田前说:请你穿越这片麦田,去摘一棵最大最饱满的麦穗给我,但是请记住:不能走回头路,而且只能摘一棵。 柏拉图照着去做了。过了很久,柏拉图空着手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道:“为什么空手而归?” 柏拉图说道:“我一路走去,看到了很多又大又饱满的麦穗,我想后面一定还有更大的,更饱满的,我一直向前走,最后我什么都没有摘到。” 苏格拉底微笑着地说:“这就是爱情。” 何止是爱情,在其他方面也是一样,只要变得贪婪,终究会一无所有。 周国平曾说:“一个人只要肯约束自己的欲望,满足于过简单的生活,生命的疆域才会更加宽阔。” 欲望越多,失望也越多。 一个人生活的幸福与否,与他拥有多少财富没有多少关系。而在于他内心的感受。 我们把它叫做幸福感。简单地说就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为什么我们有很多朋友,住着豪宅,开着豪车,却并不感到幸福呢? 因为人的欲望就是一个无底洞,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而得不到满足自然就会深陷痛苦的深渊。 其实,快乐幸福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减少欲望,随遇而安。 富有时不骄奢淫逸,贫穷时能自得其乐。唯有如此,生活才会幸福美满。 ![]() 少言 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一个人要少说话多办事。 贺若弼跟随隋文帝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深受隋文帝的信赖。但此人有个毛病,爱大放厥词。 隋朝建立,隋文帝论功行赏,封杨素为丞相。贺若弼非常不满,他说:“杨素不过就是酒囊饭袋。” 隋文帝训斥他说:“你说杨素没本事,我却委以重任,是不是朕也是废物一个?” 隋文帝念他有功,没有处罚他。贺若弼越发狂妄起来。 他在不同的场合显摆说:“我和太子情同手足,太子什么事都找我商量。国家没有我不知道的事。” 有人告发他言语不当,贺若弼被捕入狱。 隋文帝斥责他说:“你有三个缺点,一是嫉妒心太强,二是自以为是,三是胡说八道。现在有人告发你,你有什么理由可以免罪吗?” 贺若弼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说:“希望陛下看在我生擒陈叔宝的份儿上,饶了我吧!” 隋文帝是位仁慈的君主,没有给他最严厉的处罚,只是把他撤职了事。 林语堂先生说:“说话要说得巧,要说得少;言多必失,语多必败。” 少言是一种修养,选择性沉默是对人的尊重。 少言更是一种智慧,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学闭嘴。 有些人,家长里短,飞短流长,却不知话多必有失。有些人,虽然不善言辞,却能言行一致,说话,办事,让人如沐春风。 老话说得好:“三岁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学会闭嘴,才会让人生更加地顺遂。 写在最后 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活一世,每个人都在追求美满,幸福。幸福并不难,只要活得通透一点足矣! 寡虑养神,神清气爽,生活才会云开雾散。 寡欲养性,少欲少求,才会自在快乐。 寡言养气,气血充足,才会健康长寿。 疫情过后,希望每个人都能安康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