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塑袋制种栽培香菇技术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1-17 发布于河南

塑袋制种栽培香菇

一、产销趋势

异香浓郁的香菇,被人们誉为“蘑菇皇后”、“蔬菜之冠”,在各种大的宴会上总少不了这道鲜美的“山珍”--香菇。香菇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都很高,其营养价值是牛肉的4倍。它还含有三十多种酶和十几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不能合成的七种“必需氨基酸”,因而成为人类的“健康食品”、“营养滋补品”。民间传说:“多吃香菇可以长生不老”。国外科学家预言,它将是日后宇宙飞行员最理想的食品。

据化验,香菇中含“麦角留醇”,受日光作用后成维生素D,能防治佝偻病。在古代和近代药谱上都记述,香菇可治疗食毒菇中毒、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毛细血管破裂等疾病,常食香菇有降低胆固醇,预防肝硬化、动脉硬化、血管变脆等功能。香菇中还具有一种“滤过性病毒体”,能阻止癌细胞进入人体细胞对已经进入人体的癌细胞有显著的抑止增殖作用。日本森喜作博士认为将来如能把这抗病毒物质分离后制成药品,就可能成为消除癌症的“核武器”。

由于香菇具有肉质嫩滑、鲜美香浓的独特风味,很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在国内和国际(主要东南亚和有华侨的地区)市场上销路较广。从国际贸易看,我国香菇出口量在逐年上升,可是发展速度不快。1980年香港进口干香菇1960吨,其中日本占88%,中国仅9.8%,日本数量比我国多8倍,价格高3倍。因我国售价便宜,故有较大竞销能力。目前外商向上海口岸订购 干香菇数量大大超过可供能力,因此外贸部门采取积极扶植、大力收购的方针,以嘉定县为重点,有步骤地扩至各县,发展出口香菇生产。郊区不少栽培香菇的生产单位,在科研部门指导下,正努力改革生产技术,采用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试验成功的塑袋制种栽培新技术,以进一步提高香菇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向国内外销售市场提供更多优质香菇。

栽培香菇是农民生财致富的副业项目,出口香菇尼为国家换取更多的外汇。农村发展香菇生产,大有可为。

二、典型经济效益

上海市嘉定县马陆公社陆家大队食用菌辅导员张庆明,1982年采用塑料袋制种香菇的先进方法,培育菌种4万袋。他用此菌种压块试种的3千平方尺香菇,平均每平方尺采收春秋两潮香菇2.5斤,收入3.40元,扣除每平方尺成本1.10元,纯收益2.30元,如以每人每年能管理1千平方尺香菇栽培块推算s人平均年收入在2300元左右。

张庆明将塑料袋香菇制种法与玻璃瓶香菇制种法作了对比试验,总结出前者有投资少、成本低、用工省、出菇优于瓶栽制种的特点。塑料袋制种法培育的菌种料每袋重17斤,瓶栽培育的菌种料每瓶重0.8~0.9斤,两者重量之比是2:1,其成本对比是:

锅祚 300 塑料袋 制作 1000 戴香菇

香菇菌料道(元) 菌料面(元)

1,原种 4.00(需8瓶) 7.00(西14 版)

2,棉花衣

3.木屑400斤

7.00

8.40(需7斤)

7.0016.80(省1(斤)


低温和变温刺激,有利于子实体发生,在恒温条件下,不易形成菇蕾。

3.水分:是香菇生命活动中的首要条件,木屑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1~62%为好,菌丝培养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0%,出菇时栽培块含水量是60%,如果低于35%则出菇不良,空气相对湿度则以 90~93%为好。

4、空气香菇是好气性伞菌,所以培养室和菇房内空气必须流畅,应经常通风换气,否则会抑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5。光线:强度适宜的散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备环境条件之一,没有散射光线,子实体不能形成,但强的直射光则对菌丝有抑制和致死作用。

6.酸碱度:香菇菌丝生长的最宜酸碱度为5~5-5,木屑栽培块的最适宜酸碱度为4左右。

办室以上这些条件,都是相辅相成的,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对香菇生长都是不利的。从菌丝生长到子实体形成,在营养条件完全满足的情况下,决定能否进入子实体分化阶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和光照。温度应是先高后低,湿度先干后湿,光线先暗后亮。要使香菇生产达到稳产、高产、优质,必须尽量利用和创造香菇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尽量避免和消除不利于香菇生长发育的有害因子。

(二)塑袋制种程序:

塑袋制种木屑栽培香菇法,适于农村和城镇居民家庭普遍推广,其生产程序为:

材突1.配料:木屑培养料的配制成分为木屑(硬质杂木、无挥发性油质者为好)78%,米糠20%,糖1%,石膏1%。木屑、米糠、石膏按上述比例配料拌匀,再将上述配方中的糖溶于水中加入,含水量达61个62%为最佳。

2.装袋:采用聚丙烯塑袋(长34厘米,宽17厘米),先将两角内折三分之一,使成方底(切勿使塑袋破损),将配料装入袋内三分之工处,连袋重1.8斤左右,而后双手捧住料袋(切勿拎在袋口上,以免破损),将料装紧、揿平,四周略紧,中间稍松,再用纱布擦净塑袋口内壁及塑袋整个外部,捏紧袋口,穿过光滑的硬塑料环或竹环、硬纸环(环口直径3.5厘米,高3厘米)翻转袋口,包住塑料环,塞上棉花,外套牛皮纸袋,折过袋口1.5厘米用回形针夹住,培养后取下可连续使用。使用牛皮纸袋的作用,主要是避免消毒时棉塞受潮以及在冷却、接种、搬运时塑袋机械损坏,以防止杂菌污染。

3.灭菌:装好的塑袋,逐袋逐层放入高压灭菌锅内,压力1.5公斤/厘米2,保持95~105分钟;放入家用高压锅内压力为

1.2公斤/厘米2,保持200分钟。如放入家用蒸笼内灭菌,则水沸后保持8~10小时。

除过4,接种,有条件可用接种箱接种,如无条件也可采用“蒸汽法”接种,在其周围创造一个无菌区,并以无菌操作技术,从原种瓶内取出菌种,置入塑袋配料中。普通一瓶原种可接种30袋左右。

味面5.培养;接好种的塑料袋,置22~25“C培养室内培养,要经常检查有无杂菌的发生(在检查时,尽量少搬动塑袋,如需搬动时应捧住袋的腰部,避免手拎袋口)。如发现红、黄、青、绿等色出现,即为杂菌孢子,应及时拣出。如此每隔几天要检查一次,正常情况下 50 天左右发满全袋。

双塑袋代瓶制种的工艺流程中,必须注意塑料袋加工质量,应达到无破损、无裂缝和穿孔;灭菌要彻底,必须缓慢升压,压力与温度同步上升,使袋内外温度一致,减压时应自然下降,使袋内外气体平衡,以防止塑袋胀气、变形,甚至破裂;特别要注意净化环境,控制高温。

(三)栽培管理:

袋栽:菌丝长满全袋再培养15~30天,然后拉大温度差增加光刺激,使袋内很快生长菇蕾(7402 香菇种的出菇温度为8~20℃,以15~17℃最好)。等菇蕾较多时,即脱袋保湿让其出菇,一般一塑袋装干料0.9~1市斤,可收鲜菇约8两左右。

块栽:将塑袋内培养好的菌种取出,直接制块,让其出菇采用7402香菇菌种,根据上海地区的气候,一般是7月上旬接种,10月上旬脱袋制块,11月份出菇。做块时要拣去菌皮,轻轻压成1厘米左右的碎块,倒入面积1平方尺、高5厘米的活络框内,稍压紧揿平制成菌块。一般四袋半可制成一菌块,菌块可直接做在垫有塑料薄膜的菇架上,块与块之间相距为 3~4厘米,上面复盖塑料薄膜,以利于保湿、保温,促使菌丝愈合。

做块后,要掌握栽培块不霉,菌丝生长健壮,增殖快,不徒长,并很快由淡黄色变成白色,适时转成红棕色,且有光泽,这就是香菇丰产的基础。主要关键,要根据气温变化,控制通风换气的时间和次数,换气方法掌握早轻后重,先多后少,掀动薄膜的次数,在气温超过25°℃时,每天5~6次;低于23℃时,每天1~2次,发现有酒精味时,立即采取降温措施。转色后菌块表面和周围如产生红色积水时,可掀开薄膜将积水吸干再行复盖,在正常情况下培养18天左右的菌块,可拉大温差和干湿差,即可顺利地形成原基,控制好温度就可长成菇蕾,产量高的一般可达到1 平方尺采收鲜菇 3~4斤。

无论袋栽或块栽,均应掌握高温(25℃左右)发菌,低温(7402 菌种为15~17C变温,日夜温差10℃左右)结实,养菌与出菇必须交替进行。袋或块的含水量低至30~35%时,必须浸水,一般浸水8~12小时,1平方尺吸收水量1斤为宜,浸水后 以22°℃催蕾3天左右,效果明显。

(三)采收与加工:

1.采收:香菇采早了要影响产量,采收过迟则影响质量,只能采取先熟先采的原则,其标准:当伞菌尚未完全张开,菌盖边缘内卷,菌褶已全部伸直时为好。

2.干燥加工:

烘烤技术好坏,直接影响质地,火力过旺,会使香菇变焦;火力不足会使香菇发黑,采收的香菇迟迟不烘又会腐烂,因此要掌握好烘烤温度,其质量标准:烘烤后的香菇香味浓郁,菌褶呈淡黄色而不断裂,含水量为13%左右。干燥方法有烘干、烘晒结合、晒干三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