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晚年给政府写信:我实在是老了,请政府替我照顾泽连一点吧

 数字人生6688 2023-01-17 发布于山东


毛主席晚年时曾给湘潭当地政府写了封信,信中写道:我实在是老了,请麻烦政府替我多照顾九弟泽连一点吧!

一生不搞特权的毛主席,为了这个九弟,破了这么一次例。

这个九弟是谁?为何让毛主席写了这么一封充满无奈又饱含关切的信?

毛主席

纯粹的儿时感情

这一切还要从1914年开始说起。

那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一个年仅9岁的小女孩,被自己的亲生母亲过继到了大伯家。弟弟们留下了,只因她是女孩儿。

女孩儿的原生家庭太穷了,父亲因长期劳累过度,身患肺病,母亲患有眼疾,只能看见些许光亮。家庭的重担全落在瘦弱母亲的肩膀上,除了照顾经常咯血的父亲,还得养活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无奈之下,只能把女儿送走。

也幸好她是女孩儿,她成了继父母家唯一的女儿,被当成亲生女儿抚养。

毛主席老家,毛泽东故居

女孩儿被继母从贫穷不堪的东茅塘接到环境优越的上屋场,得到堪比亲生父母的宠爱。女孩儿的胞弟时不时会来串门,继父母一家一向热情款待,视如己出,还经常往女孩儿的原生家庭送米送肉。长此以往,两家关系越来越亲密,小辈们在一趟趟串门的喜悦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

坚定的革命少年

那个过继到伯伯家的女孩儿乳名唤做“菊妹子”,伯伯家的大儿子为了这个唯一的妹妹,特地去毛家祠堂给取了“毛泽建”这个名字。胞弟名叫毛泽连,伯伯家的大儿子是他们的三哥——毛主席。

毛泽建

继父继母去世后,无依无靠的毛泽建曾当了近一年的童养媳,在毛主席的帮助下得以解除这一段不合理的婚姻。毛泽建没有辜负三哥的期望,在长沙崇实女子职业学校用功读书,先后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并于1923年秋天考上了衡阳女子第三师范学校,还当选为学校党支部书记。

随着革命工作的持续开展,毛泽建的眼界大开,思想觉悟不断提升,迅速蜕变成一名睿智、勇敢还有点倔强的共产党员。在胞姐的言传身教下,毛泽连内心的革命热情逐渐被点燃。

看着哥哥姐姐们忙碌的身影,虽然年纪尚小,但他时刻谨记胞姐的教导,默默支持胞姐、三哥干大事。这一支持,就是一辈子。

杨开慧

1925年,三哥带着夫人杨开慧回到老家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毛泽连深知三哥的忙碌与辛苦,不愿麻烦三哥分心照顾自己的同时,还希望能够替三哥分担一点,于是主动请缨,加入儿童团,此时的毛泽连只有12岁。

他利用自己小孩灵活机动的优势,站岗放哨、传递消息,尽心尽力。

毛主席在韶山活动的大半年时间里,一直由毛泽连的母亲照顾,这使得毛泽连有更多机会和自幼崇拜的三哥朝夕相处,学习三哥的优良品质,吸收先进的革命知识。毛主席对这个机灵的小堂弟十分喜爱,以致于成为国家主席后,他最牵挂的仍是这个九弟。

毛泽建烈士陵园

疼爱的妹妹呢?1929年8月20日,毛泽建牺牲,是毛家牺牲的第一人。

大革命失败后不久,14岁的毛泽连有次半夜参加农会活动,在被反动派追捕的途中,因为天黑路滑摔倒而伤了左眼。当时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以为过两天就没事了。然而,由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眼疾越发严重,再加上没钱看病,导致左眼失明,右眼也受到影响出现了并发症。

这种情形下,毛泽连并没有怨天尤人,只是遗憾没能为革命贡献更多的力量,这也成为他多年的心结。他时不时打听三哥的消息,可总是石沉大海。或许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吧,他静静地盼着。

毛泽连

在这小小的韶山冲,势单力薄的毛泽连始终默默支持着毛主席,坚定不移地支持着党的事业。

克制的中年亲情

终于,新中国成立了!毛泽连盼来了好消息!

1949年10月,南下湘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46军138师一路护送毛泽连和李珂(毛主席的表弟)到北京。时隔22年,在遥远的中南海,毛泽连终于见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三哥,此时的国家主席毛主席,两双手紧握在一起的一刹那,他激动到颤抖,眼泪止不住地流……

隔天的家宴上,兄弟几人就家乡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沿途的风景、国庆的盛况聊到毛泽连的眼疾、一贫如洗的处境。

对于眼疾,毛主席当即安排毛泽连到协和医院治疗。只是左眼已经失去治疗的意义,医生建议把眼球摘除后装义眼。毛泽连打听到义眼费用高昂,不愿给毛主席添麻烦,决定仅仅医治尚可挽救的右眼。

不过,眼疾并不能一次就治好,毛泽连在北京待了一段时间后,自知已经影响了毛主席的工作。为了不再给毛主席添麻烦,便表示要立即回韶山。

李珂在席间还提到希望毛主席能给毛泽连一点特殊照顾,帮帮这个可怜的人。毛主席沉思片刻后,郑重地说:“我现在是国家主席,要解决的是全国的困难,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而不是个别人。”还叮嘱毛泽连,“回去后不能麻烦政府,你是我的亲属,更要给大家带个好头。既然祖辈是种田的,那就还是回家种田吧。”

毛泽连带着毛主席对他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回到了家乡,继续种着那几亩薄田。

此后的日子里,毛泽连始终谨记毛主席的话。政府曾经提出给他一点帮助,也被他婉言谢绝了。他不能给三哥丢人,也不愿给三哥添麻烦。

造化弄人,老天似乎对毛泽连一家格外刻薄。老母亲病重,孝子毛泽连百感交集,可家里实在太穷了,没钱给母亲看病。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写信给毛主席,希望可以去北京看病。1952年,毛泽连的母亲病逝,他自己又摔伤了腿,自己旧疾加重,悲痛交加的毛泽连又修书一封,望能北上,然而都被坚持原则的毛主席拒绝了。

毛主席虽然拒绝了毛泽连来京的请求,但是每年都会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200元寄给九弟家贴补家用。

中年人的亲情是克制的。毛泽连充分认识到毛主席对原则的坚持,还有“冷血无情”的外表下对自己的真切关心。

在经毛主席同意,连着两次去北京治疗眼疾之后,毛泽连内心越发内疚。1961年儿子毛岸平考上了高中,一贫如洗的毛泽连家根本无力承担学费,他不愿意再因为这点小事就麻烦日理万机的毛主席,便让儿子辍了学。

毛小青

对待自己的儿子这般,教育女儿毛小青亦是如此。毛泽连从小就教育女儿要脚踏实地做人,不能向外界透露自己家和毛主席之间的关系。1970年,毛小青通过自身努力,进入桂林陆军学校的有线电载波专业学习。期间,有人问她:“你姓毛,还来自韶山,和毛主席是什么关系啊?”毛小青淡淡一笑,回道:“韶山姓毛的可多了去了,怎么可能都和毛主席有关系呢?”

毛泽连一直牢记毛主席的原则:不搞特殊。并且落实到自己及子辈身上,认真完成毛主席交待的每一件事,以一个农民的身份,普普通通、勤劳俭朴地生活着。

英雄垂暮的无奈

还记得开头的那封写给当地政府的信吗?“我实在是老了,请麻烦政府替我多照顾九弟泽连一点吧!”

曾经因为身份,毛主席为九弟紧闭自家“后门”。他知道,一旦在毛泽连这开了先河,起了不好的示范,必定会带来恶劣影响,如何对得起那些为了革命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

所以,他不能。

坚守原则到“不近人情”的毛主席,晚年却为自己挂怀的九弟毛泽连破例了一次。

1971年,毛主席身体大不如前,甚至出现了昏迷的现象。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一想到在遥远的家乡,还有一位多年来受苦受难的九弟,毛主席无法释怀。

除了吩咐女儿李娜经常回家看看,还修书一封给当地政府,麻烦他们也帮忙照顾。

这不是弃原则于不顾,反而体现了一代伟人重视人情的一面。他一生严于律己,对自己的亲人也严格要求。但他并不冷血,而是时刻记挂着家乡的亲人,凭自己个人的力量接济家人。

毛主席一直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不能通过政府给予亲人捷径,不能公器私用,不能落人口实,可这是他疼爱的九弟,是毅然加入革命队伍的少年,是为大局穷苦一生的烈士家属。在外人看来,这时候“麻烦”政府是无可厚非的,毛泽连仅仅是一个饱受疾病摧残、种了一辈子田的平凡老人罢了。

在这段彼此约定、彼此坚守的亲戚关系里,有弟弟的尊重、信任和支持,也有哥哥无可奈何的良苦用心。

结语

人是复杂的,平凡人如此,伟人更不例外。他们面对更广泛地监督、更严肃地审视以及更苛刻地评判。但他们在拥有其他身份之前,首先是一个家庭的成员。亲情是无法割舍的,也是无法忽视的强大力量。要不然,怎么会有小家的团结,更不用提一个国家的凝聚力。毕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