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书》笔记(一)奠基者

 风吟楼 2023-01-17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公元265年,魏国皇帝曹奂禅位,司马炎称帝。西晋建立,定都洛阳。公元311年,永嘉之乱,怀帝司马炽被俘,313年,司马炽被杀,司马邺在长安称帝,316年,前赵大军攻陷长安,司马邺投降,西晋亡,国祚51年。历经四帝:晋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邺。

文章图片2

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他的爷爷司马懿为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景帝、父亲司马昭为文帝。三人没有实际当皇帝,但他们是晋政权的奠基者。

公元317年,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登基称帝,东晋建立,定都建康(今南京)。公元420年,恭帝司马德文禅位,刘裕称帝,南朝宋建立,中国进入了南北朝时期。东晋国祚103年,共十一位皇帝: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废帝(即海西公)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安帝司马德宗、恭帝司马德文。

文章图片3

十六国时期几乎和东晋并存,这个时期前后有超过十六个政权存在,主要的有十六个。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记住十六国的名字——「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夏成汉」。五凉分别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四燕分别是「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三秦是「前秦、后秦、西秦」,二赵是「前赵、后赵」,夏是「大夏国」、加上「成汉」。一共十六国,其中多数政权由胡人建立,所以又叫五胡十六国。五胡分别是「匈奴、鲜卑、羌、氐、羯」

两晋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的年代。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十六国之间的互相攻伐,战争加上各种天灾,于是「人相食、鬻卖妻子、白骨横野,府寺焚毁,僵尸蔽地,荆棘成林,豺狼满道」,但就是这样一个战火不断、空前动乱的年代,却盛行「谈玄论道」,「谈玄」也叫清谈、玄言,就是以《周易》、《老子》、《庄子》为本,阐述经义、摈弃世务,崇尚虚无、空谈名理。一边是「尸枕百里、斩首万级」,一边是「曲水流觞、畅叙幽情」。暴力和雅趣并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要了解它,我们不妨读读《晋书》。

《晋书》开篇第一卷就讲司马懿,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三国演义》、《虎啸龙吟》等影视剧中的主角之一。

西周时,司马是官职名,司马懿的祖先就曾任职司马,后来就以司马为姓。

曹操听说司马懿有「狼顾相」,召见他验证,叫他往前走然后回头,司马懿「面正向后而身不动」。于是曹操跟儿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曹丕因为和司马懿关系好,极力保护他,司马懿也很聪明,韬光养晦,以低调自保。《晋书》第一卷卷末的史论是唐太宗李世民写的,概述司马懿「和光同尘、与时苏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收敛野心,暗观时局变幻,示以忠诚,苟全性命。

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掌权,逼汉献帝刘协禅位。曹魏政权成立,221年,刘备建立蜀汉政权,222年,孙权建立东吴政权。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三国互相攻伐,各路英雄大展身手。司马氏家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两军对垒,除了天时地利等客观因素外,胜败的关键是主帅。诸葛亮五次北伐,都失败,除了客观条件不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手司马懿太厉害,诸葛亮走的每一步棋都被司马懿看破。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驻军五丈原,一个可进可退的位置,司马懿说「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司马懿不用打,耗着就能赢。于是「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帝就是司马懿,诸葛亮送女人的衣服给他,侮辱他、激怒他。司马懿上表请求决战,诸葛亮说「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司马懿只是做做样子,在自己的的兵将面前假装勇敢罢了。耗了一百多天之后,诸葛亮病死了。蜀军秘不发丧,缓缓退军。司马懿也保守,不敢追击,等发现蜀军军营留下的粮草和军事文件之后,司马懿说诸葛亮是「天下奇才也」,于是料定诸葛亮死了,部下怀疑这是诸葛亮的诡计,司马懿说「军家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谷,今皆弃之,岂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把军事文件和粮食比做人的五脏六腑,人怎么可能丢了五脏还活着呢?这才开始猛追,为时已晚。这就是「死诸葛走生仲达」

空城计,历史上并没有真实发生,街亭之战,蜀军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退兵。但魏军主帅是张郃,不是司马懿,所以空城计只是罗贯中的艺术创作。

曹芳当皇帝之后,司马懿任职大司马,和曹爽一同辅政。俩人都享受极高礼遇「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曹爽想谋反,自己当皇帝,碍于司马懿还活着,一直不敢动手。司马懿也知道曹爽的心思,在其部下面前伪装病重,「持衣衣落」故意手抖,衣服都拿不稳;喝粥「粥皆流出霑胸」;「声气纔属」说话故意上气不接下气;「错乱其辞」假装糊涂,明明听对了却故意说错。于是,曹爽的人说「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曹爽放心了,放松戒备,司马懿却在暗中部署,等待时机。

公元249年正月,机会来了,曹芳去扫墓,「天子谒高平陵,爽兄弟皆从」,扫曹叡的墓,曹爽兄弟都去了。司马懿带兵发动政变,曹爽才疏智浅,以为司马懿「欲夺吾权」,只是想夺权;那就给他吧,自己还可以「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愿望很美好,还想着高位退休、做个富翁安享晚年,现实却很残酷,司马懿杀了曹爽,并诛其党羽。

司马懿七十三岁死,长子司马师接棒。

司马师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事平,以功封长平乡侯」,养了那么多特工、杀手、敢死队员在民间。一旦有事,集合摆平,然后又散去。神龙见首不见尾。事平就是指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成了,以功封侯。

司马师把持朝政,但还是有作为的,对内「命百官举贤才,明少长,恤穷独,理废滞」,注重民生,对孤寡老人给予照顾,提拔被埋没的人才;对外打击侵略者,诸葛亮的侄儿诸葛恪,东吴大臣,带兵攻打曹魏,司马师部署指挥「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功高震主,君臣互相猜忌,司马师先下手,历数曹芳的罪状「不亲万机,耽淫内宠,沈嫚女德,日近倡优,纵其丑虐」,就是说皇帝不工作,整天和妃子、歌妓一起吃喝玩乐,于是废了曹芳,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司马师四十八岁死,弟弟司马昭接棒,曹髦「威权日去,不胜其忿」,虽然是皇帝,却没有威信和权力,害怕自己也被废掉,于是跟大臣王沈、王业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王沈、王业转头就跟司马昭告了密。曹髦带兵攻打司马昭,贾充号召兵将反抗,于是成济「抽戈犯跸,刺之,刃出于背,天子崩于车中」。曹髦被刺了个透心凉,死了。这一年是甘露五年,即公元260年。

曹奂继位,是曹魏的最后一任皇帝。咸熙二年,公元265年,曹奂禅位,司马昭称帝,国号「晋」,年号「泰始」

2022-04-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