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朝九史》笔记 10 萧梁(三)

 风吟楼 2023-01-17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当初,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定都平城(山西大同),后来在平城以北的边境设置了六个军镇,自西而东分别是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

公元523年,梁武帝萧衍普通四年,北魏孝明帝元诩正光四年。武卫将军于景谋划废除权臣元乂,事泄,被贬为怀荒镇将。因柔然入侵,镇中百姓请求发粮,于景不给,百姓于是杀于景起义。随后,沃野镇平民破六韩拔陵、怀朔镇兵鲜于脩礼、柔玄镇兵杜洛周等相继叛乱,史称「六镇起义」

公元526年,鲜于脩礼被杀,葛荣统帅其部众,自称天子,定国号为「齐」,改换年号为「广安」

公元528年,葛荣进攻邺城,号称百万大军。北魏权臣尔朱荣以侯景为先锋迎战,并大败葛荣。后来,尔朱家族被消灭,高欢把持北魏朝政。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高欢立元善见为帝,建立新政权,史称「东魏」。高欢重用侯景,就好象他是自己的半个身体一样。派他统领十万兵马,管理黄河以南地区。

侯景,北魏怀朔镇(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人,从小就放荡不羁,乡人们都怕他。长大后「骁勇有膂力,善骑射」,为人残忍酷虐,但驭军严整;每次打仗掠取的财宝都分给将士,所以大家都乐意为其效力。《资治通鉴》中则称侯景右足偏短,弓马非其所长,但足智多谋。高欢手下的猛将高敖曹、彭乐等人皆勇冠一时,侯景轻视他们,对人说:这些人就象受惊的猪一样横冲直撞,能撞到哪里去呢「此属皆如豕突,势何所至」。侯景曾对高欢说:给我三万人马,便可横扫天下,应当渡过长江把萧衍那老头子绑来,让他做太平寺的寺主。

高欢病重时跟儿子高澄说「侯景狡猾多计,反覆难知,我死后,必不为汝用」。侯景确实看不起高澄,曾说「王在,吾不敢有异;王没,吾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王即神武王高欢,鲜卑小儿是对高澄的蔑称。

公元547年,高欢病逝,高澄秘不发丧,假借父亲的名义写信召侯景前来。但他不知道侯景曾与高欢有过约定,即高欢写的信都以小黑点作为防伪标记。高澄写的信没有标记,侯景知道高澄要收拾自己。于是写信向南梁请求投降。并承诺率领函谷关(河南灵宝市)以东,瑕丘(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以西,豫州、广州、郢州、荆州、襄州、兖州等十三个州归附南梁。萧衍召集群臣商议。尚书仆射谢举等人都反对,称「顷岁与魏通和,边境无事,今纳其叛臣,窃谓非宜」。此前,萧衍梦见中原地区的牧守们都来投降。并把梦里的情形告诉了中书舍人朱异,朱异说这是统一天下的征兆「此乃宇宙混壹之兆也」。萧衍内心还在摇摆,但倾向于接受投降。朱异揣摩透了萧衍的心思,称是天意引导侯景的心,如果拒绝他,恐怕会堵绝了其他归降者的希望「侯景分魏土之半以来,自非天诱其衷,人赞其谋,何以至此!若拒而不内,恐绝后来之望」。萧衍于是接纳了侯景,封他为大将军,河南王。

朱异,十来岁时就喜欢聚众赌博。被乡人所厌恶。长大后一改恶习,开始发奋学习,遍学五经,光涉文史,兼通围棋、书法、算术等。二十岁时,尚书令沈约面试他,开玩笑说「卿年少,何乃不廉?」 朱异一时没明白过来,不知如何应对。沈约说所有技艺都被你掌握了,故称作不廉洁「天下唯有文义棋书,卿一时将去,可谓不廉也」。萧衍和他探讨《孝经》、《周易》后,高兴地跟其他人说:朱异确实是奇异的人才「朱异实异」。因此受萧衍宠信,身居权要三十多年。深谙皇帝的心思,善于阿谀奉承。

高澄除不掉侯景,又不想他成为边患,于是写信劝他回来。并许诺让他终身担任豫州刺史,老婆孩子都还给他。侯景回复:我已联合南梁和西魏,举旗北伐,中原地区我自己攻取,用不着您恩赐「今已引二邦,扬旌北讨,熊豹齐奋;克复中原,幸自取之,何劳恩赐」;又说:王陵归附刘邦,即使母亲被项羽抓走,也不回去「昔王陵附汉,母在不归」;项羽曾威胁刘邦,说要烹杀他的父亲,刘邦却说我和你是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父亲,等你把父亲烹煮好了,留一碗汤给我「太上囚楚,乞羹自若」。对待父母尚且如此,更别说老婆孩子了!如果说杀掉我的老婆孩子对你有利,我想阻止也是阻止不了「脱谓诛之有益,欲止不能」,如果杀掉他们对我毫无损害,那么您杀了也是徒然「杀之无损,徒复坑戮」,反正我的家室全在您手中,如何处置,与我有什么相关啊「家累在君,何关仆也」

萧衍派侄儿萧渊明(萧懿之子)北伐,计划攻取彭城(江苏徐州)后,与侯景形成犄角之势而夹击东魏。慕容绍宗率十万大军救援彭城,绍宗知道南梁朝士兵作战勇猛,担心自己的士兵溃退,于是跟将士们说:我假装败退引诱敌人,你们从背后攻打他们「我当阳退,诱吴儿使前,尔击其背」,交战时,东魏军果然不是南梁军对手,纷纷逃跑。此前,侯景曾告诫南梁将士追击败兵不要超过二里地「逐北不过二里」。南梁将领不以为意,乘胜猛追。东魏将士信了慕容绍宗的话,以为敌人已中计,争相从背后突袭,南梁军大败,伤亡失散的数万士兵,萧渊明及一众将领都被俘虏。

慕容绍宗攻打侯景,侯景命战士皆被短甲,执短刀,冲入敌阵后专砍人脚马足,东魏军大败,慕容绍宗坠马,险些被俘。

两军相持于涡阳。侯景当时有战马数千匹,甲士数万人,战车一万多辆,兵势强盛,但军粮将尽,于是计划南渡。并骗士兵们说「汝辈家属,已为高澄所杀」。慕容绍宗临阵对侯景的将士喊话:你们的家属都平安无事「若归,官勋如旧」,并披散头发面向北斗星发誓。侯景的士兵大都是北方人,不愿意南渡,于是,纷纷投降了慕容绍宗。侯景的人马全面溃败,士兵们争渡涡水,河水都被败兵堵塞。侯景带领八百心腹将士逃奔寿春。

东魏收复了悬瓠、项城等地,恢复了原有的疆土区域。请求与梁朝通和。并让萧渊明写信给萧衍。称两国通好,自己可以回到南梁。朱异等人也执意两国建交,萧衍同意,派人出使东魏。

侯景私下查访,得知此事后,上奏萧衍,请求不要和东魏建交。并派人向朱异行贿三百两黄金。朱异收下钱却不办事,扣留侯景的奏折「景又致书于朱异,饷金三百两;异纳金而不通其启」

萧衍派使者吊唁高欢、慰问高澄,两国正式通好。侯景又数次上奏萧衍,请求带兵跟东魏决战。萧衍安抚侯景:不会因为你打胜仗就接纳你,打败仗就抛弃你「岂有成而相纳,败而相弃乎」。侯景再次奏请,萧衍回复称:我是大国之君,怎么可以失信于人呢「朕为万乘之主,岂可失信于一物」

侯景假造了一封东魏给南梁的信,信中称要用贞阳侯萧渊明交换侯景。萧衍看到信后和群臣商议,有人反对,朱异却坚决同意。于是,回信称「贞阳旦至,侯景夕返」。侯景说:我就知道萧衍这个老家伙是个薄情寡义之人「我固知吴老公薄心肠」。于是决心造反,并付诸行动,征寿阳(安徽淮南市寿县)城内所有的居民为士兵。停止收取市场税及田租,以此笼络人心。百姓之女,都被分派给将士为妻。

鄱阳王萧范秘密启奏萧衍,说侯景密谋反叛。朱异认为不可能。萧范又请求带兵讨伐侯景,萧衍没同意。朱异说:鄱阳王竟不允许朝廷养一个食客!从此以后,萧范的奏表都被朱异扣留,不再呈递给梁武帝。

侯景鼓动羊鸦仁一同造反,羊雅仁拘捕了侯景的信使,并上奏朝廷。朱异说:侯景就几百号人,能有什么作为「景数百叛虏,何能为」。萧衍把侯景的信使关进监狱,随后又释放了他。侯景更加肆无忌惮,向朝廷要求将长江以西的一带地区划归他管。如果不答应就率兵杀向闽、越地区。这样,不仅朝廷蒙羞,你们的大臣们也会顾不上吃饭「乞江西一境,受臣控督。如其不许,即帅甲骑,临江上,向闽、越,非唯朝廷自耻,亦是三公旰食」。萧衍让朱异答复侯景的信使:比如一个贫寒的家庭,蓄着了十个、五个食客,还要让他们满意,我只有一个客人,就招致了那么多反对愤慨的话,这也是我的过失啊「譬如贫家,畜十客、五客,尚能得意;朕唯有一客,致有忿言,亦之失也」。从此对侯景不断赏赐。

临贺王萧正德贪婪残暴,多行不法,经常于夜间在道路上杀人越货。萧衍只是一味斥责。萧正德暗中豢养死士,积粮储物,希望国家发生动乱。侯景知道萧正德的心思,暗中与其结交,俩人约定内外呼应,相机行事。

萧正德从小就粗野阴险,他的父亲就是是贪婪成性、懦弱无能的萧宏。

当初,萧衍没有儿子,就把侄儿萧正德当作养子。萧统出生后,被立为太子。萧正德回归本宗,被封为西丰侯,心中恨恨不平。竟然投奔了北魏,自称是被废的南梁太子,前来避祸。北魏尚书左仆射萧宝寅上奏朝廷称:萧正德伯父是皇帝,父亲是扬州刺史,而他却丢下亲人,远投他国,岂有此理!不如杀了他「岂有伯为天子,父作扬州,弃彼密亲,远投他国,不如杀之」。那时还是北魏孝明帝元诩在位期间,虽然没杀萧正德,但也没有礼待他,后来他又从北魏逃回南梁。萧衍没有收拾他,只是流着泪教诲他,并恢复了他的爵位。

公元548年,梁武帝太清二年,「侯景之乱」爆发。当时,少府卿(掌宫廷手工业的官,九卿之一)徐驎、太子右卫率(太子侍卫,与左位率分领东宫兵马)陆验轮流任职少府丞,为人苛刻,与中领军(掌京畿诸军)朱异一起,被世人并称为「三蠹」。侯景便以诛杀这三个奸臣为由,在寿阳起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