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6岁外公因病离世,父母改变了人生观,母亲:千万别给我买墓地

 zxfxmj 2023-01-17 发布于湖北

有位博主说:“这个冬天,老年人日子不好过。”

其实每个冬天,老人都过得艰难,原因很简单,气温骤降,室内外温差大,一些有年老体衰的老人,就很容易发病。

我外公86岁,一直在4个儿女家轮流住,这个冬天轮到我家,我妈就很注意,早早交了暖气费,把家里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

放开后,周围很多人发烧咳嗽,我妈就打电话,让我们别回家,这样能对外公做最大限度的保护。

外公还是生病了,按理说他很少出门,平时饮食也正常,不知什么原因,就病倒了,发烧后引起咳嗽,送到医院抢救2天,还是没能抢救过来。

母亲很自责,觉得自己护理不周,让老人吃了苦,要是没有这一波,可能他能顺利过年,享受儿孙绕膝的快乐。

舅舅和姨妈们想得开,表示人各有命,外公年龄大了,本身就有基础病,生前一直被善待,应该没什么遗憾,不用太自责。

话虽如此,他们心里也都不好受,就商量着买一块好墓地,让外公外婆能团聚。

送走外公,母亲心里空落落的,她没事就在念叨,说自己大意了,要是早点买个冰柜,在家多囤点菜,也许不会让外公生病。

看到她难受,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刚好赶上外公生日,决定陪父母去祭奠一下。

墓地在郊区,交通方便,一条马路直通陵园,里面有很多绿植,如果不是有墓碑,看上去跟公园差不多。

一些墓碑前,有鲜花,一看就是儿女来祭拜过,但更多的墓碑前空落落的,让人看了只感觉孤寒。

母亲准备了很多点心还有鱼肉,她在前面走着,路过一个墓碑时,停下脚步。

只见一个工作人员在清理墓穴,把里面的骨灰盒拿出来,由于时间长了,骨灰盒已经腐烂,包裹的红布也风化了,撒了一些骨灰,他也没在意,直接摆在旁边小推车上。

母亲问工作人员:“你这是做什么?”

工作人员:“这个墓地到期了,由于一直联系不到家人,我们只能清理出来,腾出地方,这是符合管理规定的,协议上也写得清清楚楚。”

他说得没错,墓地的使用年限是20年,不是永久性的,期限到了,需要再续管理费,如果儿女留的电话打不通,就会当成无主,工作人员有权把墓地重新转卖。

听起来是不是很残酷,老人离世20年,儿女也大多年纪大了,有的身体不好,也有的根本无法接电话,想让孙子来交管理费基本不可能,孙子可能早就把这事给忘了。

有个段子曾吐槽这个梗,觉得墓地20年期限太不合理,谁能记得过20年再交管理费?人活着已经不容易了,难道“睡”20年还要出来续费?他敢交,你敢收吗?

吐槽归吐槽,谁也没能改变这个事实,一些老人渴望落叶归根回故乡,其实也是这样缘故,最起码农村地方大,没有人向你要管理费。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农村也出现墓地紧张,而且也在改变,有的地方也不能自己随意选地方,而是变成统一规划的墓地。

墓地的价格在每个地方是不一样的,拿郑州举例,便宜的有6800,好一点的都在一万以上,甚至还有十几万的至尊款。

要知道,墓地的面积大多在一平方左右,这样算起来,比房子价格高多了。

即便如此,也不是永久性,如果儿女没能及时交管理费,可能就要落个死无葬身之地。

国人是讲究孝道的,谁能忍心看长辈落到那样的下场,估计晚辈看到长辈的骨灰盒被挖出来,心里得很难受。

母亲问:“那这个骨灰盒怎么处理?”

工作人员:“我们会深埋,也可能好几个在一起,你也知道,地方有限,需求量又大,我也没办法。”

祭奠外公回来,父母久久没说话,他们原本也打算选一块墓地,就挨在老人身边,心理上有个相互照应。

但回来后人生观变了,对我说:“千万别给我买墓地,如果我老了,把骨灰撒到黄河,就随着河水奔入大海吧。”

“胡说什么呢?妈,别多想。”

“我是认真的。”接下来,母亲分析了三点,有理有据。

第一,你们都很忙,而且不在本地,扫墓时哪有时间回老家,回不来,又会被人说不孝顺,还不如在心里记挂,想起来的时候到黄河边看看就好。

第二,人本是尘埃,也该归于尘埃。没必要计较形式,形式是人的一种心理寄托,并非有什么实际性的意义,与其操心20年后被人扒出,还不如一开始就不在乎形式。

第三,活在当下更重要,有买墓地的钱,还不如跟你爸出去旅游一次,或者去吃点美食,活着提高生活质量,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少留遗憾最好。

不得不说,父母的人生观很对,竟然无法反驳。

生活中,很多老人的思想也在发生改变,不再拘泥于买墓地,而是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

比如有人提议树葬,儿女种下一棵树,把骨灰埋在树下,然后有时间来给树浇浇水,看着树长大,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再比如有人建议把骨灰撒在江河中,回归大自然,人生了无牵挂,更是洒脱。

在我看来,这些想法都不错,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抓紧时间孝顺老人。

天下父母,都会全力托举儿女,自己省吃俭用,也会给儿女好的生活条件。

他们年纪大了,儿女也要记得返身照顾父母,有时间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让他们感受到儿孙承欢膝下的快乐,生活的忙碌就有了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