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技术在蔬菜育苗中的应用

 黄金屋3399 2023-01-17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一、育苗的重要地位

育苗是蔬菜生产的关键一环。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展了蔬菜工厂化技术研究,中国则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引进和研究。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蔬菜产量达到220万吨,自给率提升至20%以上。近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也多次提出,我们要集中建设工厂化育苗设施,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

二、 蔬菜育苗技术沿革

1、蔬菜传统育苗阶段(1949-1977年)

1949-1964年,北京的春播露地茄果类蔬菜和甘蓝等蔬菜;温室促成栽培的熏货;阳畦半促成栽培的盖货蔬菜,一直沿用传统的阳畦或温室来育苗。

1965-1977年,随着塑料薄膜的推广,传统的育苗阳畦和温室逐渐被塑料薄膜覆盖所取代,塑料薄膜温室逐渐成为冬春季节蔬菜育苗的主体设施。

2、蔬菜新法育苗发展阶段(1978-1997)

  • 电热线增温育苗
  • 地热线炉渣无土育苗
  • 快速育苗
  • 探索集中育苗模式

3、蔬菜集约化育苗发展阶段(1998至今)

个体经营集约化育苗开始发展。2008年北京大兴区国平合作社、礼贤建平育苗场建立,2009年11月旭日育苗场建立。大兴区这三家集约化育苗厂,建立在新的育苗生产经营体制基础之上,有着强大的发展动力,为后来的北京集约化育苗再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图片


三、 数字种苗生产关键技术环节
1、温室控制

自动采集温室育苗环境的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并能无线发送到监控中心,可远程监测温室育苗环境。

图片

2、农艺控制
  • 水肥:从水龙头灌溉到漂浮育苗、潮汐育苗,通过施肥罐、比例施肥器等设备进行水肥一体化。

图片
  • 土:利用基质搅拌机、装盘机等机械化手段,提升基质搅拌、装盘效率。

图片

  • 密度:育大苗或者春天的时候,会使用一些孔穴大的穴盘。它的生产面积比较大,植株也会比较健壮。生产叶菜或者是夏秋季育苗的时候,用孔穴多的盘。在一些大的育苗场,穴盘也会进行回收。利用穴盘清洗机进行清洗消毒,进行二次使用。
图片
  • 种:分为播种和种子处理两大部分,是在整个育苗过程中,使用机械化手段最多的一个环节。从意大利引进的800型滚筒式播种机,播种速度800盘/小时(5万粒/小时),漏播率控制在3%以内、复播率控制在4%以内(外形特殊种子除外),其中十字花科、茄果类等种子播种效果较好。种子播种前可能会进行种子丸粒化、消毒、催芽等处理。种子丸粒化需要丸粒化处理筒,消毒需要用到温汤浸种或干热处理设备,催芽需要用到智能催芽室,通过环境智能管控系统,实现穴盘苗种子的快速催芽和批量化生产。

图片

  • 害:育苗阶段提倡病虫害防大于治。从防的角度,可以用静电储物装置来降低育苗温室内的湿度,还可以用嫁接一些土传病害,通过嫁接机可以提升嫁接效率。从治的角度,可以通过黄蓝板、杀虫灯、应用硫磺熏蒸器等进行病虫害防治。

图片

3、管理

除农事管理外,在数据管理、合同管理、标准管理、用工管理、出圃管理、追溯管理、延伸服务等过程中都可以应用数字化技术——大数据手段,不仅能够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也能为后续农业大数据的发展提供基础。

四、 优秀案例——潮汐式育苗系统

潮汐式育苗系统可以直接选择控制器上设置参数进入全自动灌溉施肥模式,也能够按照需求在可编程控制器上对潮汐式灌溉施肥程序和营养液组分以及控制区域进行设置,实现人工参与的灌溉施肥管理。

图片

五、 壮苗评价技术

利用立体图像采集技术和环境探头监测技术,采集秧苗的茎粗、株高、叶面积等重要生长指标,然后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识别计算植株的壮苗指数,根据秧苗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及时调整栽培管理措施。

图片


(*图片来源于数字技术在蔬菜育苗中的应用ppt)


End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