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春运刚开始,回家过年的人们增多了。晚上八点多在微信朋友圈内,我看到了舅父的大儿子晒图文:“解封了!两个姑娘带我们广州一日游。”我点击回复说:“夜宿广州。”老表回复:“不过夜。”我接着回复:“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在微信朋友圈内,表哥首先是晒了一段《蔚来自动换电》的短视频,拍摄地点是广州市保利广场,让我明白现在的纯电小汽车不单可以充电,而且可以用更换电池的方式,快速便捷地让车辆继续前行。 一个小时之后,表哥以在微信朋友圈内晒了《广州夜景,珠江小蛮腰》,拍摄地点是广州市海心沙。“小蛮腰”也称广州塔,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海心沙岛隔江相望。“小蛮腰”高度有600米,是目前我国最高铁塔建筑。据了解“小蛮腰”属于大规模的裸露网状交织钢外立面结构建筑,夜景照明使用了RGBW变色控制,塔身灯光由1080个节点LED灯组成,通过电脑用高科技的方式控制电路,让观众看到各种变化的视频广告效果。今天广州下起小雨,从短视频上可看到了夜幕里缭绕的云雾,渲染着广州城绽放出不同角度的质感与气度。 又过了一个小时,表哥又用九宫格的方式,分别是在茶花树下的表嫂、表哥表嫂恩爱合影、表哥在珠江边、以小蛮腰为背景的表侄女、两艘珠江夜游船、广州东塔和西塔、表哥表嫂与广州民俗场景合照、时尚天河商业广场即景,最后一张照片是他们的晚餐:清蒸花螺、白灼大虾、姜葱炒蟹、五花肉炒菜梗、水煮蕹菜。 我的表哥是小楼镇竹坑村人。竹坑村位于小楼镇西部,东邻罗坑村,西接中新镇,南与黄村一山相隔,北与青迳村一山之隔,是增城革命老区之一。竹坑村辖区内有15个合作社,人口1800人,其中外出600人,常住人口1200人。总面积12.12平方公里。近年来,该村加强了竹坑水库周边生态环境保护,为下一步开发生态旅游打下基础。完善了竹坑水库至青迳道路硬底化建设,完善坑尾至吓东水利硬底化建设,抓好吓东、吓西机耕桥建设和涧洞至水库段危桥改造。 年长我一岁的表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段就远赴湖北武汉、辽宁沈阳做汽车备件生意,赚到了“第一桶金”,带着表嫂和子女长期在外工作和生活,一年到头就是春节才会在家过年,所以我要是春节不到舅父家就见不到他们。我们相处并不多。 表哥是去年携家眷回到乡下居住的,在乡下他建了一幢四层高的楼房,家里还有耕地和山地,还有成片的荔枝林,去年我还专程驱车去探望舅父,和表哥约定等到荔枝成熟时,几位老表到他家摘荔枝。 想不到,表哥的女儿那么有孝心,趁着疫情解封之际,主动邀请父母到广州短程旅游,或许是表哥表嫂教导有方,子女生性,幸福从此上路。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编辑:周逸帆;校对:林诗晴; 策划:许馥妍;责编:柳庚茂; 作者简介 钟奎华,笔名土圭垚,文柯。喜爱写作、旅游、书法和摄影。坚持写作四十多年,百多篇作品收录于《海珠文学》《增城日报》《灃水之水》《荔乡情》《南粤作家》《神州文艺》《作家作品》《丹荔》《杨梅文艺》《梅州文学网》等报刊杂志或网络微刊,数篇征文在比赛中获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