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葩言论之“生产队时,都敢养活六七个孩子,说明过的很幸福。”

 草容生 2023-01-18 发布于湖北
文章图片1

乔西军先生说“生产队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敢养活六七个孩子。如果他们感觉不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敢生养吗?”

其实六七十年代人们幸福不幸福,只要问问过来人便知,因为历史并不遥远,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还大有人在,没有必要进行推论。

如果你认为人的经历不可靠,那么你的推论就可靠吗?

我是六零后,对那个时代尤其是七十年代记忆深刻,关于生育率其实和幸福指数没有多大关系。

动物界有个现象,越是处于生物链的底层的动物,生育率越高,因为天敌多,存活率低,所以以数量取胜。

联想到大家熟知的俗话:“越穷越生”,其实也符合这种规律,千百年来,养儿防老,靠儿孙养老,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多子多福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观念,原因就是农耕文明,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儿孙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儿孙多了,保险系数就会更大些。

生产队时期,大家都是土里刨食,收入更是微薄,多生几个孩子,养老的负担就会小一些。

文章图片2

第二点:那时养孩子只要养活就行,吃穿都是最低的水平,受教育就是认几个字就行。

记得我小时候(七十年代)

吃的以地瓜为主,

衣服是老大穿小了老二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村里的学校一直是在李姓的家庙里,课桌是土台子,天天提着马扎上学,除了可怜的两个作业本(算数、语文),主要用石板写字验算。

有人说那时上学和治病都是免费的,纯粹是想当然,反正农村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儿时的小伙伴,冬天很多都是大鼻涕,也就是说感冒几乎没有好过,很多破棉袄袖子抹的锃亮,说着说着话,鼻涕就过河了,感冒了很少吃药,就是喝红糖姜水捂汗。

第三,那时是避孕措施不成熟,流产手术也刚起步,怀孕了必须生下来,其实很多夫妻也不愿生那么多。

现在对孩子是培养,那时是养活,养活了就行!那时养儿育女的成本是低,但真是说不上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