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影里的李村大集,青岛人心中难忘的故土乡愁

 青岛城市记忆 2023-01-18 发布于山东

2022年腊月里的室内李村大集

今天是腊月二十七,农历”逢二遇七“是传统的李村大集,尤其是进了腊月的李村大集,更是人山人海。今年因为家里有老人故去的原因,加之也没什么特别需要购买的东西,不会再去凑热闹了。而且迁址后的李村集也与我心中的大集相差甚远了,以前河底的李村集,是老青岛人永远的记忆。那是一处凝聚无数岁月而成的故土集市情结,它有着传统大集的味道。如今的李村集,怎么形容呢,每天都开,确实方便了周边群众,还是叫李村大集农贸市场顺口吧,曾经那些壮观景象以及难忘的过往永不再来了。

曾经的李村大集旧影(网友“礼歌唱晚”拍摄)

曾经的李村大集位于李村河滩,根据记载,早在明代后期李村就已是声名远播的集市重镇。每逢农历二、七大集,多少年来这里一直都是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

穿越时空回望历史,通过一组珍贵的老照片,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熟悉的河底,回顾李村大集往昔壮观的景象。

上世纪初的李村集和教堂

上世纪初的李村集和教堂

一百多年前的旧影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滨河路教堂与相邻李村河畔的李村集,摊户聚集、人气颇旺。如今,老教堂旧址仍在,李村大集却永远地离开了它的发源地。

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一组由文史爱好者张冠英老师提供的老照片,看看民国时期的李村大集。 

老照片里同样可以看到不远处李村教堂的身影,只是后来堂顶的钟楼被拆除。李村大集依然生意兴隆、繁华热闹,陶器、木器、藤具炊具编织品品种繁多。

李村大集以农产品、日用品为主,早期就已是品种丰富,也反映出大集一直以来的热闹红火。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发展,商品花样及商户摊位也逐渐增多,影响力进一步增大,摊位自李村河底延伸至两岸。

李村大集曾经的喧闹、繁华,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共同回忆,它的百年历史印迹,也是青岛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

1872年版的《即墨县志》就曾记载,李村大集为当时青岛地区24乡集之一。“每逢阴历二、七为集市之期,四方赶集者,恒二、三万人,临时商摊,亦多至千数家,农村日用之物,莫不应有尽有……”。建国前,李村大集已跻身山东省四大集市之一。进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更是盛况空前,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李村大集已成为岛城一处独特的风景。

1928年的《胶澳志》也记载了当时李村集的繁华景象:“李村,距青岛市三十里地,当李村河之中流,为四通八达之地,乡区之交通路线,悉以此为中心点。村贸易亦聚于是,河崖有市集,每逢阴历二、七。乡民张幕设店,米面、布匹、木器、家具乃至家禽等应有尽有,临时营业恒得千数百家,集会人数二三万。”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李村大集开始按货类分市,如粮食市、布匹市、杂货市、鱼肉市、条货市、猪市等。到四十年代末,因战火纷扰大集逐渐萧条。

八十年代腊月里的李村大集(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八十年代腊月里的李村大集(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八十年代腊月里的李村大集(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八十年代腊月里的李村大集(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1990年,腊月里的李村大集人山人海(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改革开放后,李村大集再次进入了繁盛时期。九十年代,政府对集市进行了改造,河南岸的地面进行了硬化。其后又投资对大集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集市环境得到更大改善,李村大集已发展成为辐射周边地区的大型综合性市场。

那时,每到“二、七”大集,四面八方齐聚于此,从东李那边的汽车和摩托车交易市场,到另一端的花鸟鱼虫、鞭炮、自行车市场,必定是人流拥挤、热闹非凡。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破烂市,旧书、各类收藏品是每个集必去的地方,许多年里也是从那里收集了不少东西。李村大集的受欢迎程度也确实反映在了它的商品繁多,引用热心读者的部分留言,它的受欢迎程度已无需多叙。

以前每逢李村大集都要去逛逛,不买东西也要去看看热闹,变戏法的,变魔术的,卖狗的,卖猫的,卖花草的,卖鸟卖鱼的,卖布匹卖衣帽的,卖海鲜卖肉的,卖玩具卖新旧衣服的,卖破烂卖车的,卖粮食卖油料作物的,卖五金卖鞋的,卖塑料制品卖农作物的,反正只要你需要的在李村集都能买到。

李村大集旧影(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忘不了八十年代赶李村集的场景,河底桥下的煮大锅,沸腾的锅里煮的脂渣,锅边还用铁丝吊着玻璃瓶烫着白干,赶集累了就要一碗脂渣一茶杯白干两个硬面火烧,那叫一个香。现在再也没有那个味了。

腊月里赶李村集,过年的气氛特别浓,书法家写对联现写现卖,卖泥老虎的,卖玻璃砰砰灯的,变戏法的等等,热闹非凡。一个上午没逛完,恋恋不舍返回。李村集退路进室后,失色不少,老集市的繁荣恐怕没有了,都留在记忆里了。

李村大集的发展也是青岛商业发展历史的见证,2009年,李村大集被认定为青岛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村大集始终是岛城市民心目中的第一大集。

繁华喧闹的老李村大集旧影(杨光摄影)

历史悠久的李村大集于2016年6月28日晚18点正式“封集”,告别了李村河桥底,搬迁到了重庆中路与青山路口的位置。随着李村大集的搬迁,李村大集的文化和传统也消失了,退路进室也使李村大集最终变成了农贸市场,老李村大集逐渐成为青岛城市发展的一个历史名词。

迁址后的李村大集

随着政府对李村大集旧址作为景观蓄水段进行全面整治,李村大集,成为了老青岛的一段永远记忆。那座历经几百年风雨的大集虽然消失了,但她在青岛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在老青岛人心中,也将很长时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腊月里的老李村大集旧影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七,又是闻名已久的李村大集年前最后一个大集的日子,也仅以此文,献给那个在李村河道上曾经延续了百余年历史的记忆,老青岛心中永远的李村大集......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敬请扫码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