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不好的人,一旦出现3症状,医生劝诫:防猝死,常做这5件事!

 空谷幽兰80 2023-01-18 发布于广东

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

研究表明,在所有猝死患者中心源性猝死占75%。猝死起病急,死亡率高,一旦发生,抢救的机会很小。

图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也有了很多改变,猝死变得越来越年轻化,让人不得不加以重视。

医生提醒,猝死发生前,警惕这3种情况:

1、胸口疼痛

猝死多是心脏病变诱发,所以在猝死来临前,发生剧烈的心慌,心跳,胸口疼痛,

等情况,一定要好好休息,让身体得到缓解,不要做过量的运动,防止危险的发生。

图片

2、大量出汗

女性在更年期时可能会出现盗汗的表现,但是当心梗来临时,也会出现莫名大量出汗的情况,手心,后背,脖子等部位都会有大量的汗液,这时就要警惕心梗、猝死情况。

3、突然感到疲惫

没有做体力活,也没有熬夜加班等,突然感觉身体很疲劳无力,这是很危险的信号,可能是冠心病,心肌肥大,甚至是心源性猝死的表现。

图片

养护心脏,防猝死,常做4件事!

1,不过度运动

越来越多的人,对健康有更强烈的认知,也知道运动的重要性。

尤其是中老年人、缺乏锻炼的人,想要健康长寿,最好每天抽出时间运动。

但需要注意的是,超负荷运动会增加心脏的氧气消耗,导致心律失常,心脏压力增加,血压升高,易导致心源或脑源性猝死,会起到反作用。

图片

建议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并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制定合理的锻炼行程表。

2,学会释放压力

生活压力大,也是导致疾病增加的重要因素。

情绪差时,人体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会影响各种组织器官的健康,使神经,肌肉和组织处于紧张状态,增加发生危险。

图片

压力过大,身体的免疫力也会变差,很容易被细菌病毒侵蚀,易多发病。

有研究发现,每年有近100万人因'过度劳累'死亡,数十万人死于'抑郁症',因此学会释放压力对健康更有益。

3,控制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血管损伤,血栓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一旦受到外部刺激,就很容易发生危险。

图片

数据显示,在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中,都是有在高压的状态上,发生的猝死,所以合理的控制血压,减少脑溢血,心肌梗死的发生。

4,保证睡眠

据统计,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的人占一半以上,长期的睡眠不足会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使心脏血管堵塞,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图片

另外,心脏不好的人,也会影响睡眠质量,会形成恶性循环,使疾病进一步发展。

人在睡觉的时候,身体有自我修复损伤的能力,心脏也会更好的代谢毒素。

因此,保证良好的睡眠,可降低猝死的发生率。


科普健康知识,促进全民健康,助力健康强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