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韦福祥:论有趣

 遇事明言 2023-01-18 发布于广东

论有趣
文/韦福祥

        我总是觉得,人活着,有趣才好。可看看周围不少人,好像都苦大仇深,脸上所有的器官,都快堆到一起了,总之,拧巴。

读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曾看到一篇匈牙利小说的梗概,这篇小说叫《会说话的猪》,讲一个国营农场的种猪,聚在一起发牢骚。科技发达,这些担负传种任务的种猪,每天不得不面对“母猪架子”的人造母猪传种,那人造母猪崭新的时候,与真母猪确有几分相像,用了十几年后,被磨得光秃秃的,这些种猪跳上去,心里可能是崩溃的,于是他们抱怨道:哪怕在那架子背上沾几撮毛,给我们点气氛也好!想想看连我们觉得最不懂情趣的猪,都要来点气氛,我们活着,总要比猪更有趣一点吧

国人的有趣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流失,除了脸不一样,有的精致一点,有的粗糙一点,身材不一样,有的胖一点,有的瘦一点,但其他方面,包括精神同质化、语言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简直令人难以忍受了。记得一次会议,挺高层次的会议,几个领导发言一轮完毕,我统计了一下,这些领导的发言稿里第一句、第二句,最后一句,总之,好多句子都是完全相同,令我匪夷所思。听着听着,便觉困顿,眼光开始迷离,但又不敢睡觉,那不像是会场,倒像是意志考验场,无聊、无趣、冗长,但你还要装出听得顿悟的样子,想想真的是一种巨大的折磨。但看参会者,好像还乐在其中,让我感到非常羞愧。

工作场所无趣,生活也变得百无聊赖。旅游就是打卡,聚会就是喝酒,读书必求有用,至于音乐会、书画展,则被认为是附庸风雅之事。托尔斯泰曾说过一句非常有趣的话:我姑妈说,最能造就一个男人的,莫过于跟体面女人做爱(我想反过来也一样吧)。最近看了一个数据,在4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无性婚姻的比例非常高(我实在是记不清了,反正很高)。相反,人们对那些宏大叙事却津津乐道。俄乌战争开始后,人们立即分成了两派,曾有报道,两个老头,在公园里闲逛,因为一个挺俄,一个挺乌,竟大打出手,住进医院,呜呼哉

陈丹青:《国学研究院》

大才之人都是很有趣的。被一些无趣媒体塑造出的鲁迅,根本就不是那个样子,鲁迅极有趣。他在厦大教书,思念爱恋的弟子许广平,便天天坐在树下思念恋人。忽一日,一头猪不知从何处跑来,竟将相思树的叶子吃掉,鲁迅大怒,与猪决斗,被猪拱得落荒而逃。为爱情与猪决斗,可见鲁迅先生捍卫爱情的心是多么的坚定!

一个有趣的人到死也是有趣的。金圣叹因冒犯皇帝,被朝廷处以极刑。刑场与儿子诀别时,临终遗嘱是:“记住,花生米与豆腐干一起吃,能嚼出火腿的滋味。”

有趣最好,如果实在无法有趣,那也别无聊。毕竟生命很短暂,把生命无聊的浪费没了,确实有些可惜。

韦福祥: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天津哲学社科项目等多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