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荒原里的树

 奎林说 2023-01-18 发布于江苏


树先生

家乡的荒野光秃秃的,很是广袤,一个人走在无垠的旷野中,那种孤寂感顿然而生。没有风声、没有鸟声,更没有人烟的时候,那种过度的沉静会让人心生恐惧。
孩童时候,我一个人出去玩过,碰上这样的场景往往很害怕。怕碰到可怕的毒蛇、怕碰到野狐子或者其他动物;也怕平地里起来一阵奇怪的旋风,娃娃们中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荒滩里平起一阵旋风向你而来,这时你要躲开,使劲向它吐口水,因为这旋风里有鬼。说来也怪,远远看见一阵带着土和茅草的旋风,真的会向你扑来;还怕什么?怕那些废弃的窑洞,它们张着黑乎乎的大口,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在老家,往往有多孔窑洞还连着一个大围墙,这样的窑洞一般放羊人当过羊圈。在荒山野岭里碰到的话,最好离远一些,有个说法,赶路要过夜的话,“宁住在坟院,不住烂羊圈”。
走在野外,安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这时候会产生一种幻觉,老觉得后面有人跟着,你会很害怕,赶紧回头看,后面啥都没有,这样就会越走越快。
小时候我出去玩,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有次我去碱滩往南那一带去乱转,因为去得少,陌生感很强烈,真的害怕的时候,反而不能快跑,会更害怕,会很累。那次,我看到一棵树,就长在那里,突然间高兴了起来。树就像有灵性似的,能给人一种慰藉感,看上去就很亲切,跑过去呆在树底下,心情立刻就平复了下来。
在孩童心里,可能觉得有树就有了人气,不管是谁栽的,它和人有一种联系。可能在村子树园子玩得多了,把树当成了一个伙伴,在野外里觉得树真亲切。背靠这个大树,空阔、辽远和沉寂带给我的恐惧感慢慢消失了,一阵阵散远了,我也打量起周围的小草小花来,远远望去,好像沈庄村子在那里若隐若现。
有时候大人带着我们去滩里干活或者赶路,歇脚的时候,也喜欢找找有没有树,有树就最好了,即使稍远一些,我们也要走过去,大树给人一种亲近感,安稳安全。
这棵树,不知道是谁种在这里的,或者是鸟来出来的树种,或者是风吹来的树种,或者是某个春天某个路人随手插下的一根枝条?一棵树的成长很不容易,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干旱的地方。树像水一样稀少,在我们这里,树基本都是和村子在一起的。米山脚下,五道沟那里,有很多树,杏树果树也不少,转眼一望,总有个住人的小房房在那里,照看着这些树。往高看去,那里就是松柏了,米家山是祁连山脉的尾巴尖尖。
在村子里,我和树园子打交道最多了,树园子里打交道最多的是那棵大柳树,小时候看来那是直指云霄,它最高最粗,是一个树王。整个夏天,我有大半时间都会泡在这些树当中。
那时候每每见到树就会感觉很亲切友善。涝坝岘的雨越来越少,树越来越少,最终估计就只剩几棵了,孤零零地站在那里看着,守护一片荒野。
前几年我和爸爸、妹夫、外甥,去了寿鹿山脚下的一个村子,好像叫大沟村或者官草沟村,进村的路基本已经荒了,村子里没有了人,感觉刚刚废弃不久,院墙倒了,篷篷塌了,水井干了。一个烽火台矗在那里,上面被挖了一个方块,据说那里文革时候是挂头像的地方。我们穿过村子,向南走去,村口一棵大树直楞在那里,好像在守护这个曾经人丁兴旺的村子。
村子一个个废弃了,带不走的活物就是树了,荒野上的树,守护着一片大地,没有了树,那就更苍黄孤荒了,如果再有我那样一个孩童,偶尔走过那片原野,会不会更害怕了。

外甥和村口的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