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搞污水的必须掌握工艺运行的套路,99%的问题都是这样出现的

 庭前春雪 2023-01-18 发布于山东

01 沉降比观察精要

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30min沉降比指标的变化来调整处理工艺,从沉降比性质来看,活性污泥会出现“正常”、“过生”、“老化”、“腐化” 等几种状态。

正常污泥颜色为褐黄色,有土腥味,在处理时,前5分钟沉降比可以达到50%以上,不会出现颗粒,上层清液透明,分离清晰,有少许钟虫、线虫、轮虫等生物;过生活性污泥中的深层清洁不再透明,变得浑浊,需要增加剩余污泥排放量;老化污泥中,有很多悬浮污泥颗粒,微生物主要为后生动物;在腐化污泥中,颜色发黑,污泥浓度升高,需要增加溶解氧。

根据沉降比数据,能判断出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果沉降比大幅下降,可能是由于二沉池刮泥机运行故障、二沉池排泥堰门堵塞、潜水搅拌器停止运行、外回流泵故障、生物池二沉池放空管未关闭,上述故障的存在都会致使沉降比下降。

沉降比与污泥指数、污泥浓度也有密切关系:

如果污泥指数介于80~120之间,沉淀性能好,污泥性状呈絮状、褐色;

污泥指数<80时,颜色发黑,污泥细小,活性大受影响;

污泥指数>120时,污泥沉淀性能降低,过于松散。

在操作时,还可以根据污泥放置沉淀后的效果来判断,如果在静置3~4h后,颜色呈褐色,不上浮,说明供氧充足,状态良好;如果在静置1~2h 后,污泥呈黑色,上浮,说明供氧不足。

污泥沉降比不同,污水处理效果也大相径庭:

如果沉降比介于5%~50%之间,污水处理效果最好;

如果沉降比超过50%,那么污水处理效果会呈线性降低;

沉降比不足10%时,污泥发育不良,甚至不达标;

在沉降比介于10%~50%时,污泥成熟,污泥负荷进入沉降阶段,沉淀效果较好;为了节约能源,降低曝气池鼓风量,污泥沉降比一般介于15%~30%间即可……

02 如何有效控制污泥膨胀

想要有效处理污水水质,就应当对污泥膨胀现象进行有效控制。

首先,要将进水浓度与处理效果高度结合起来,以此改变曝气量,确保有机物与曝气量维持在适当的比例当中。

其次,要严格控制污泥排放量,把握好污泥排放时间,从而防止丝状细菌发生膨胀现象,造成水质污染加重。

再次,要合理增强曝气力度,保证曝气中的溶解氧符合需求。要是水中拥有大量工业污水,便需要投放适当的磷化物或者氮化物,再将液氯投入回流污泥当中,从而控制丝状细菌繁殖。

最后,也可以通过调整PH值的方法清理丝状细菌,增强活性污泥的净化功能。

03 如何观察生物活动状态

进水的pH值突然改变时,就会发现钟虫出现不活跃的状态,其纤毛环不再摆动,轮虫也会将身体缩进被甲当中。

进水分解困难或是抑制性物质太多、水温太低时,就会发现钟虫的身体当中,存在未消化的颗粒,钟虫不再活跃,长此以往便会逐渐死亡。

水中的溶液解氧程度太高或是太低时,就会发现钟虫的头顶会出现一个空泡,钟虫不再活跃。

这些生物相的出现以后,就必须尽快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确保活性污泥正常使用,从而提升污水处理效果。

文章图片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