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9年苏联打算派4路大军入侵我国,一周打到京津!为何后来没打?

 qweasdzxcrty 2023-01-18 发布于湖北

在50年代,中苏两国亲密异常,经常互通有无,携手抵御西方势力的入侵。但后来,双方就革命路线问题产生了分歧,随即由社会主义盟友转变为互相提防的近邻。60年代后期,中苏的关系降到了冰点,苏联甚至想要挥师南下,跟中国开战,人民政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图片

故事要从1953年斯大林逝世说起,赫鲁晓夫在此后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成功击败政敌,成为苏联最高执政者,他上台之后,执行了一系列改革,将共产主义改得是面目全非,苏联由此逐渐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背离了最初的信仰。斯大林时期,苏联一直在对外输出革命,支持西欧以及拉丁美洲各国的共产党进行武装斗争,靠枪杆子夺取政权。

但到了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开始授意别国的共产党走和平路线,靠着选举进入议会,再想办法扩大席位,进而成为执政党,再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举措堪称匪夷所思,是完全的“右倾”行为。我国对此很不认可,一再反对。这激怒了赫鲁晓夫,他开始在想方设法排挤我国,不但与我国进行面对面的“论战”,而且还撤回了对人民政权的一切援助。

图片

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双方的矛盾由舆论与路线逐渐演变为边境武装冲突,1966年,在东北与新疆,苏联方面不断派边防军故意挑衅,解放军保持了极大的克制,最多与对方对峙,没有让冲突进一步升级。俗话说“人善被人欺”,我方一再退让,释放了足够多的友好信号,但苏联却对此视而不见,不断得寸进尺。

1968年,苏联悍然杀害我国的居民,1969年,双方围绕着珍宝岛以及其他地区展开了激烈交锋,互相都有不小的伤亡。勃列日涅夫是个不肯吃亏的人,他在得知苏军的伤亡比解放军高之后,气愤异常,当即授意党政官媒发文评论此事,言语间一直在指责我方。苏联的“鹰派”人物代表,国防部长格列齐科甚至扬言要用原子弹轰炸中国作为报复。

图片

没过多久,经由勃列日涅夫批准,远东地区的苏军开始向边境集结,同时开展大规模军演,摆明了是在我方“亮肌肉”。苏军参谋部甚至制定了进攻中国的计划,他们打算兵分四路,第一路由东北出击,捣毁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同时牵制东北军区的大批解放军;第二路由新疆出击,牵制西北军区的人民武装;第三路由内蒙古南下,直取北京;第四路则是伞兵,直接空降兰州,袭取西北的军政中心,进而斩断中国东西部的联系,使解放军首尾不能相顾。

苏军参谋部预计不出一周,苏军就能直取京津,捣毁共和国的心脏。客观来看,中国的军力在当时并不强于苏联,真要动起手来,我们未必会占到便宜。但苏联也是有顾虑的,那便是美国,一旦苏联对华开战,美国的态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战局,于是苏联便派人试探美国的意见。美国听到中苏之间的战端一触即发,先是震惊,而后是一阵沉思。

图片

中国在远东是牵制苏联的重要力量,如果中国被占领,那么苏联必定会向东亚、东南亚继续扩张,美国的利益必然受损。因此美国便将苏联即将动武的消息透露给中国,并且明里暗里表示,一旦中国遭到核打击,美国将会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而中国方面对战争也有应对措施,按照毛主席的构想,苏联南下,我们就北上,直捣苏联的老巢,跟它“换家”。除此之外,党中央还声明,战争爆发后,中国将会实施无差别核打击,周围的国家都有可能受到轰炸。一时间,国际社会动荡不安,东亚、东南亚诸国纷纷站出来谴责苏联,苏联一下子陷入到舆论漩涡中无法自拔,加之苏军也无绝对的把握保证南下成功,于是勃列日涅夫便暂时搁置了开战计划,中苏关系又有了缓和的余地。

图片

上世纪60、70年代,是中苏关系最敏感的时期,双方已经发展到刀兵相见的地步,战争一触即发,党中央甚至将国家领导分别疏散到了东南和西北,做好了打消耗战、持久战的准备。但最终,在毛主席的精妙决策下,张牙舞爪的苏联被“制服”,我国乃至世界人民躲过了一次惊天劫难,这实在是一件幸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