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瓠集》巧對雜談之三
上傳書齋名:瀟湘館112 Xiāo Xiāng Guǎn 112
何世強 Ho Sai Keung
提要:本文主要談及清?褚人穫撰《堅瓠集》之巧妙對聯,稱為“巧對”,“巧對”多為難得之佳製。由於有條件限制,“巧對”有時未必能完全符合對聯格律,稱為“破格”,“破格”之對聯不可視之為常規。
關鍵詞:堅瓠集 鶴林玉露 金聲巧聯 八閩志
比較常見之對聯字數為五言或七言,其格律須依近體詩之五律或七律之頷聯及頸聯,故五言對聯只有以下兩種格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或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對聯只有兩種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或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文提及對聯須依平對仄,仄對平之格律,縱使不能字字相對,但每句仍須依照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及末三字不能同平仄,及上聯最後一字必須為仄聲之要求,不過有些巧對、絶對及戲謔之對可不受以上之條件限制,甚至可用重複之字。注意此等上聯最後一字為平聲、用重複之字及失粘之對聯,絶不可視之為正格。
所謂“巧對”有“巧妙之對”義,上下聯渾然天成,可一不可二。但“巧對”亦有其不足之處,因其用字用辭往往不可易,故難免有用重複之字及失粘之病。
本文取材自《堅瓠集》,但有部分條目《堅瓠集》云取材自他書,但文章經轉述後,內容與原著可能有差異。
筆者已有文名為〈《堅瓠集》巧對雜談之一〉及〈《堅瓠集》巧對雜談之二〉,本文乃以上兩文之延續。
第一條〈歐陽酒令〉
《堅瓠集》有〈歐陽酒令〉條,此條引自元?元懷《拊掌錄》。
故事云歐陽公席間行酒令,每人作詩兩句,須成對偶句,內容須犯徒以上罪者。一人云:
“持刀哄寡婦,下海劫商人。”
此聯欠工整﹝“持刀”對“下海”不妥﹞,筆者易之為“破門哄寡婦,下海劫商人。”或“持刀哄寡婦,執仗劫商人。”“哄”,粵音 hung6﹝陽去﹞ 或“空” hung1﹝陰平﹞,漢語音為 hōng﹝陰平﹞、hǒng、hòng
“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
“月黑殺人夜”五字中只有“人”字為平聲,筆者易之為“月黑謀財夜”以配合五言詩格律,唯“謀財”不及“殺人”凶猛。
筆者又改之為以下之聯:
“月黑奸淫夜,風高擄掠天。”
歐公云:“酒粘衫袖重,花壓帽簷偏。”
人或問之,因此聯全無“犯罪內容”,答曰:“有人已犯殺人放火罪,故以衫袖遮手,帽簷遮面。”歐陽公之說取巧也。
同條有另一故事,《堅瓠集》云以下故事取材自《七修類稿》,《七修類稿》有提及“郎仁寶”之人。
故事云郎仁寶與群仕會飲,行酒令,以犯盜事為對。一人曰:“發塚可對窩家。”
“發塚”指挖掘墳墓﹝多為盜取陪葬物﹞,“窩家”指窩藏強盜、竊賊及其贓物之人。筆者增寫之曰:
“緝窩家者”對“收發塚人。”
再舖寫為:
“收發塚人應有策”對“緝窩家者豈無謀”。”
第二人曰:“白晝搶奪,可對黑夜私奔。”眾曰:“私奔非盜。”第二人爭曰盜人之“情”亦屬盜之所為,此說有狡辯之嫌。
為配合平仄,筆者易一字曰:“白天搶奪,黑夜私奔。”蓋“白晝搶奪”四字均仄,今易第二字為平聲“天”。
再舖寫為:
“白天搶奪無良輩,黑夜私奔遂願人。”
第三人曰:“打地洞可對開天牕。”眾又曰:“開天牕決非盜。”對者解曰:“今之斂人財而幹公事者,剋減其物,豈非盜乎?”
至於“開天牕”,即當時諺之所謂‘分子頭’也。
因此“打地洞”者乃收取賄賂也或偷工減料也;“開天牕”即‘分子頭’,疑指多人受賄,多人受賄分贓之謂也。
筆者舖寫為以下之聯:
“蓄意開天牕,以為神不知,鬼不覺。
無良打地洞,誰料食難靖,寢難安。”
又一人曰:“三橧船可對四人轎。”眾哄而笑,因“三橧船”與“四人轎”全不含盜賊意,說者之意其實指乘坐三橧船可或四人轎者多為盜賊之輩,所以座中有坐有四轎之人不樂。
郎仁寶曰,人有賢愚不等。賢者當稱“四傑”,入有四科;不肖者可謂四獸,等四凶,豈曰盜焉?眾人皆認為正確,座上有四轎之客亦樂。
余舖寫為:
“貴客乘三橧船,豈為盜賊?
豪家坐四人轎,信是強梁?”
“橧”,巢也;故有“橧巢”一詞。《禮記?禮運》曰:
“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
“三橧船”可能為明朝及清初之大船,此船有“三橧”,故稱之為“三橧船”。“橧”可釋為房間,即有三房間之大船。
“四人轎”即須四人抬之轎。
第二條〈十里荷花〉
本條主要談及“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聯所引起之相關史料及詩詞。
《堅瓠集》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云:
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云: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此詞流播甚廣,金主完顏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聯,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當時謝處厚詩云:
“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
羅大經謂此詞雖牽動長江之愁,然卒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於荷艷桂香,妝點湖山之清麗,使士夫流連於歌舞嬉游之樂,遂忘中原,是則深可恨耳。羅大經遂和其詩云:
“殺胡快劍是清謳,牛渚依然一片秋。卻恨荷花留玉輦,竟忘煙柳汴宮愁。”
筆者亦有和詩曰:
“三吳都會作清謳,仲夏芙蓉桂子秋。金主投鞭麾鐵馬,西湖歌舞惹人愁。”
金主完顏亮﹝1122 年至 1161年﹞,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金第四任皇帝﹝1150年至 1161﹞。完顏亮乃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之孫,
完顏亮急於攻宋,舉國徵兵暴歛,導致民變四起。正隆六年﹝1161年﹞,發兵四路全面攻宋,親率大軍渡淮河。金兵進軍中,後方完顏雍在東京遼陽叛變稱帝,完顏亮決意先攻宋,後擊完顏雍。但金兵在采石磯渡長江時為虞允文擊敗,遂計劃從瓜洲渡江。未渡,將士譁變,完顏亮被弒身死。
《堅瓠集》又引完顏亮之〈南征至維揚望江左〉﹝一作〈題西湖圖〉﹞詩:
“萬里車書盡會同,江南豈有别疆封。屯﹝一作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呉山第一峯。”
完顏亮輕敵,視南宋不堪一擊,上詩第三、四句寫出其躊躇滿志,睥睨中原之貎。
筆者有詩詠完顏亮曰:
“金兵四路戰江風,采石磯頭敗象中。十里荷花招鐵馬,三秋桂子誤元功。”
故“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乃為“金主送死之媒”也。
羅大經曰:
“至於荷艷桂香,妝點湖山之清麗,…,是則深可恨耳。”
羅大經之說有類南宋?林升〈題臨安邸〉詩。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記其詩曰:
紹興、淳熙間,頗稱康裕。君相縱逸,耽樂湖山,無復新亭之淚。士人林升者題一絕於旅邸云: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便把杭州作汴州。”
筆者亦有〈南宋偏安詠〉曰:
“青山樓外最迷人,桂子荷花意態新。妝點江山遊客醉,豈容歌舞誤君臣。”
以下為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二》原文:
第三條〈觀燈對〉
明永樂中,溧陽彭印山,六歲以神童徵至京師。上御奉天門外觀燈,召彭,並出對曰:“燈明月明,大明一統。”
彭應聲曰:“君樂臣樂,永樂萬年。”
上大奇之,賜予甚厚。
《金聲巧聯》作〈神童捷對〉,故事曰:
彭印山,溧陽人,永樂中,六歲徵至京。上一日御奉天門外觀燈,召彭童,出聯與偶云:“燈明月明,大明一統。”彭童應曰:“君樂民樂,永樂萬年。”上大奇之。
筆者對之曰:
“地壽天壽,人壽千年。”
彭印山之下聯對永樂帝之上聯可謂巧對,蓋永樂乃明成祖朱棣年號,成一特定之名詞也,筆者之“人壽”則不能。
第四條〈奇對〉
明?陸浚明﹝名“粲”﹞,幼善屬對。一日同陸象孫會客,兩客對奕飲酒。客出對曰:
“圍碁賭酒,一著一酌。”
其意指對奕時每人行一著,賭酒時每人飲一酌。客無以應,粲即曰:
“坐漏觀書,五更五經。”
“漏”指“滴漏”,即“銅壺滴漏”,古時以銅壺盛水以滴漏計時刻之裝置。“坐漏”指坐至五更;觀書則讀“五經”,五經是為《詩經》、《尚書》、《儀禮》、《周易》和《春秋》。
又一客曰:
“彈琴賦詩。七弦七言。”
“彈琴”指彈“七弦琴”,“賦詩”指賦“七言詩”。
明?陸粲﹝1494 年至 1552 年﹞,字子余,一字浚明,號貞山,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同進士出身。陸粲為陸完之姪。
注意“著”與“酌”同為雙聲字﹝亦疊韻﹞,亦同為平水韻入聲十“藥”韻。“更”與“經”為雙聲字﹝此為重點﹞,但不同韻;“弦”與“言”亦為雙聲字,亦不同韻。
筆者對之曰:
“覽勝談儒,四時四書。”
“四時”即四季;“四書”指談儒家之典籍《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時”與“書”亦為雙聲字,符合要求。
第四條〈人中龍〉
明?蔣燾,字仰仁,長洲人,徐有貞之外孫,明代文學家,著有《東壁遺稿》二卷。蔣燾九歲通經史百家言,博文強記,十一歲補郡學生,十七歲卒。
褚人穫於其《堅瓠集》記其郡人蔣燾,年十一,為府學生。遇聖節,赴玄妙觀習儀。巡按某見二寉飛集三清殿,遂出對曰:
“三清殿上棲雙寉。”
“寉”同“鶴”。巡按命燾對之,燾應聲曰:
“五色雲中駕六龍。”
御史驚嘆曰:“他日人中龍也。”
“五色雲”意思為五色之雲彩,五色祥雲也,古人寓意祥瑞或吉兆。“六龍”乃天子車駕也,古代天子之車駕為六馬,馬八尺稱為龍,故以“六龍”為天子車駕之代稱。
筆者對之曰:
“太極圖中現兩魚。”
“太極圖”見《周易》,“兩魚”即“兩儀”,陰儀與陽儀也。
第五條〈宋翁點對〉
《堅瓠集》云本條源自《八閩志》。
莆田鳳凰山有廣化寺,宋翁點讀書寺中,夜醉擊鐘,一人出呵責之。點亦轉詰。其人問曰:“能屬對否?”。點曰:“能。”該人乃出對云:
“拆破磊文三石獨。”
意指將“磊”字可分成三獨立之“石”字。宋翁點對曰:
“分開出字兩山單。”
即將“出”字上下分開成兩個“山”字。其人頷首稱善,稱點為“正郎”,言訖不見。後宋翁點果官至“正郎”。
“石獨”“山單”,皆閩中花名也,此乃此聯之巧妙也。
本條之聯屬巧對及絶對,蓋“石獨”對“山單”,難有他偶也。
筆者對之曰:
“分開鍂字兩金單。”
或“分開玨字兩王單。”
原則上玨應為玉部,但書寫成“王”字。以上兩下聯尚有不足之處,“金單”與“王單”皆非花名或任何專有名詞也。
又“林”與“朋”較為普通,即下聯為“分開林字兩木單”及“分開朋字兩月單”,唯“木”與“月”同為仄聲字,與上聯之“石”字失粘。
-1-
四位傑出之人物。多為著名文士。
孔門四種分類,指德行、言語、政事及文學。
等,同等也。
四凶,中國神話傳説上古時代流放到四方之四凶神。四凶在《左傳》和《史記》中均有記載,但是內容有異。《左傳?文公十八年》曰:“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魑魅。”
完顏亮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