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有A和B 君子当不器

 朱雀阁主 2023-01-18 发布于北京

近几日热搜出现了一个特别毁人三观的事情,一个小至无内的网红背着同居两年多的CEO男友和一个富二代订婚。这种现象其实在今天早已是一个见怪不怪的平常事了,可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三观尽毁的事情还是值得人们反思的。可这种事怎么说呢,发生在谁身上都是很尴尬的,有人觉得很悲催,有人觉得很可笑,有人觉得癞皮狗就应该受到这种惩罚,有人觉得此女应为效仿标榜...。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就不同,上一篇关于角度的问题我和大家已经分享过,这里咱就不再多说了。其实对这种事我倒是有一个不一样的看法,就像《论语.为政》中说的“君子不器”这四个字,“君子不器”的意思就是“人不能像器物一样只能用在某一个方面”。如果一个人要是能真正做到这四个字,那想被社会所淘汰其实也是很难的。纵观五千年华夏文明,真正能做到这四个字的人几乎也是凤毛麟角。但这只是对“君子不器”A面的解读,它还有个B面,恐怕这个角度我如果不点破,也是很少有人会往这方面去想的。其实这个所谓的B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只不过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细细品味它,好了我也不卖关子了,这一篇咱们就来聊一聊“君子不器”的B面。

我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朋友,为什么说他厉害呢,是因为他生存能力超强,用他的话说就是,只要这份工作他不想离开,他可以干到退休,被辞掉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要知道现今社会除了政府公务员这种铁饭碗的职业,能夸出这种海口的人也是比较少见的,但他的确做到了。我这个朋友是职高毕业,后来社会上续的本科学历,他当过酒店叠被子、刷马桶的服务员、做过给人拎包的行李员、干过前台的接待员、做过大堂经理、干过销售经理、最终一步一步爬到了酒店的销售总监,后来又转做运营总监。从18岁参加工作到今天也是一个年逾不惑的中年人了,他职场生涯的经历其实早就够写本自传了,我们聊天时他就曾经和我提起过他之所以可以久经沙场而少尝败绩,除了做事认真专心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懂得如何“培养领导的依赖性”。

他和我讲过当年他刚刚调到酒店销售部的时候真的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什么也都不会,师父就跟他说了,“干销售的人卖的不是产品而是自己”,这句话在很多鸡汤里都说过,但看人怎么去理解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销售”,不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需要与他人沟通,那您就离不开自我销售这个环节。我有个朋友是药学博士,聊天时他就常说他工作的环境几乎是自我封闭的,同事之间很少有交流,都是在实验室里各自忙各自的试验课题,各自写各自的论文报告。我就和他说了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不与他人沟通交流,您就算买个菜不也得和人家说话嘛,所以沟通其实就是自我销售的一种方法,如何让人第一印象就记住您,如何让人信任您,如何让人离不开您...这些都需要有强大的沟通能力支撑。

我这个朋友就是非常善于沟通,他做销售经理的时候就把女客户当成自己的女朋友去关心、爱护,把男客户当成自己的哥哥弟弟一样去尊敬、照顾,所以客户对他的口碑都非常好。他给我说了个故事这里我分享给您,他跑的区域里有一家世界五百强的大公司,大中国区总经理的头号助理他始终没能约见,于是他就打起了这个公司前台小姑娘的主意,四天的时间里他跑了这家公司七趟,每次都会带两份小甜点、小饼干、巧克力、咖啡...这样的小礼物去拜访,其中一份是给他想见的那个助理,另一份就是给前台小姑娘的。因为他是在一个比较知名的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工作,所以他单位甜品店里这些包装精美的小食品也是非常受公司女孩喜欢的。起初这个公司没有任何人认识他,前台也爱答不理的让他放下资料和名片回去等信,说有需要时会联系他。当他第四次去这公司时,前台小姑娘见到他就皱起了眉头,但声音却明显是用很嗲且略带无奈的语气说“你怎么又来了,她真的不在...”。就这样当他第七次再到这家公司时,前台女孩兴奋的和他说“你可来了,她在呢!等我给你叫她哈!”不一会他梦寐以求想见的那位助理出来了,是一位大姐姐,这位大姐见到他第一句就说“看来你不把我喂的进不了公司大门不罢休对吧!”我这朋友也不见外,回了一句“你要是再不见我,那肯定就是我下一个目标了”,说完两个人就有说有笑的去客户的办公室谈业务了。后来他才知道其实第一次去的时候这个助理就看到他了,而且有一次在他拜访的时候,人家还特意到前台拿东西顺便近距离观察他,那个前台小姑娘其实也是被告知不经允许不能给他约见。2008年我这个朋友迎来了他在单位扬名立万的时刻,那年中国举办了奥运会,这家公司也是奥运会指定的赞助商和供应商之一。由于诸多因素在奥运会期间,北京的酒店行业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一房难求,但他负责的酒店,两栋楼一千多个房间,在奥运会开幕前十个月就被这家公司全部包下了,而且提前支付了全部的房费。这一成绩使他在单位里名声大振,这也成为了他从业生涯中一个耀眼的光环。

和您说了我这个朋友的一个故事,您可能觉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为什么要说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又和“君子不器”这句话的B面有什么联系?老话说“船不钻不漏,话不讲不透”,那我就给您翻译一下。

其实所谓“君子不器”的B面,就是要把你的目标培养成对你完全依赖的对象,这样你才不会被轻易替换或淘汰,但做到这一点是非常辛苦的,要付出几倍于常人的努力,因为想要得到一个陌生人的充分信任,除了时间的积累以外,更多的是对他的付出。我这个朋友之所以能让他的客户买账,除了客户对他代理产品上的需求之外,更多的是对他的信任和认可,这种信任和认可在心理上其实也是某种层面的依赖。惰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之一,如果不是被逼到一定程度或受到巨大利益诱惑,谁也不愿意舍弃现有去尝试未知领域里的人和事,人与人之间更是如此,从陌生到熟悉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越是位高权重的人这个过程就越漫长,熟悉了之后如何才能培养这个人对你产生依赖,那又是另一个升华的过程,听起来是不是和男女之间谈恋爱非常相似。

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人物把这种手段耍的淋漓尽致,明朝嘉靖年间权相严嵩和嘉靖皇帝就是这样的一对典型搭档,嘉靖皇帝笃信道教,可能是受了姜子牙渭水河边直钩钓鱼等候周文王的启发,这位嘉靖皇帝估计是想自比吕望,也盼着能在天池边垂钓等着王母娘娘来接引他成仙,所以他给自己起了个雅号“天池钓叟”。由于他一心想成为神仙,所以就开始不好好说话了,也有可能是长期嗑丹药搞得声带肌肉变异发音不准了,反正经常说出一些人听不懂、鬼不明白的话,宰相严嵩“善解仙意”可以准确的抓住这些语句中的关键字,判断出整句话的中心思想,这样一来嘉靖帝对他极度欣赏,认为百官皆凡夫,唯严卿与朕可步太虚。渐渐的严嵩就成为了“圣旨点读机”,嘉靖帝也被培养成了完全依赖严嵩才能与旁人沟通的“纯废物”,这样一来皇帝只顾专心修道,梦想着有朝一日可以白日飞升,朝中大权落于严嵩手里,他结党营私、残害忠良,给社会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北京城隍庙供奉的城隍爷就是明嘉靖帝时期的大忠臣杨继盛(杨椒山),他不畏强势上疏弹劾严嵩,后被迫害下狱打了一百廷杖,一位朋友在他行刑前送了他一副蚺胆(相传蚺蛇胆配酒服用可以止痛)但杨继盛谢过朋友后并未服用,还说“椒山自有胆,何蚺蛇为!”后来杨继盛被严嵩迫害由嘉靖帝下令处决,并弃尸于市。不久民间就相传杨大人死后天庭念他忠勇耿直,封为京师城隍,百姓们纷纷自发筹资为其修建庙宇,香火一直旺盛,世宗嘉靖帝死后穆宗隆庆帝继位,为杨继盛平反,并赐谥号“忠愍”。严嵩势力在嘉靖末年垮台,其子严世蕃被斩首,严嵩也被抄没家产、削官返乡,据说回到家乡后,他头无片瓦、身无分文,只能栖身在坟地,靠偷吃死人的供品度日,后来贫病交加死于荒野,落得个无棺下葬。北京东城区大兴胡同里有个城隍庙,门口的那幅对联说得好“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明英宗正统皇帝和大太监王振也一样,皇帝都被培养成管太监叫干爹了,最后土木堡之变,正统皇帝被瓦剌军俘获,差点重蹈靖康之耻的覆辙,幸亏当时兵部尚书于谦和一班大臣果断另立新君,并且组织北京保卫战击退了瓦剌大军,这才给明朝又续了近二百年的命。

和珅和乾隆也是一对,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对丹青更是情有独钟,名副其实的“章神”、“题侠”。和珅自幼饱读诗书,一笔蝇头小楷更是天下闻名,历史上真正的和珅可以说是个名副其实的饱学之士,诗词歌赋毫不逊色于纪昀或刘墉,当然这也不乏有投皇帝之所好的原因。2015年我在什刹海遛弯时,信步闲游到了恭王府就进去溜达了一圈,还即兴写了一首打油词《蝶恋花.恭王府》,记得那首词应该是“昔日武英学士府,一邸豪宅,叩门皆文武,金地锦梁楠木楼,皇旨白绫臣难谋。半宅庆王半公主,半部清史,一统恭王府,堂壁鎏金庭中花,百岁枯荣布衣家。”和珅可以做到独步朝堂、权倾朝野,除了他做事谨慎细心之外,最重要的也是得益于乾隆对他的信任与依赖。

实话实说,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君子不器”这句话,如果放在五年前我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又有了重新的辨识,年逾不惑后又复读了一些曾经读过的书,对里面很多的话都有了新的理解。就好比《论语.八佾》里的一段对话,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卫国大臣王孙贾问孔子“为什么老百姓在祭祀家中的神灵时,宁愿用很多的祭品去讨好于灶神,也不愿意给一家之主的奥神献殷勤呢?”孔子的回答是“无论向哪个神灵献媚,如果心术不正违背了天意,那做任何形式的祭祀、祷告都是没有用的。”对于老百姓而言心中的信仰永远比不上眼前的实际,一个产品你和他说净化这个、预防那个都没用,一问价格3000块另一个产品却是,免费上门安装,先免费三个月,不想用了随时退掉还不收费,三个月之后如果喜欢继续用就分期付款没有利息,每个月199元一年您看第一个产品虽然有很多优点,但3000块价格让人听起来很贵第二个产品先用后买,无利息分期付款每月199付一年,其实买这个要花4776元。但老百姓而言,他们更喜欢后者,而对前者不感兴趣,这其实并不是商家聪明诚信的经商而是偷换概念的文字游戏。前者可能是这个企业花了很长时间经过技术研发不断实践,开发出来的一款改善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好产品后者可能并没有什么高科技含量,也没有什么独有的产品技术,只是模仿或仿制前者的一款产品。所以您看一个低成本的仿造品通过所谓聪明、诚信…”的包装后,可以高价占领市场而真正苦心专研的产品却无法被消费者认可,现象是不是可笑。所以王孙贾才会问孔子,老百姓为什么宁愿花费很多的祭品去祭祀灶神而不去祭祀奥神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王孙贾在孔子到了卫国没多久就和孔子聊过,当时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经常去找卫灵公沟通,但始终没获得响应,王孙贾是个很现实的人,他就和孔子说,灵公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夫人叫南子,可谓是说一不二的人物,而且这个女人为人很不检点,生活方面也很奢靡,可以说突破点非常多,比较容易被搞定,你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去游说卫灵公,倒不如花些心思在这个女人身上,让她去做你的喊话筒,这样灵公一定会接受你的主张。孔子十分鄙视王孙贾所说的这种走夫人路线的行为,经过与卫灵公一段时间的沟通,他觉得卫灵公这个人不咋地,于是就离开了卫国。当然,王孙贾在历史上的评价其实也是非常高的,他给孔子出的这个走夫人路线的主意,也许也是在试探孔子,看看他这个人的修养和意识认知,是否真的像传闻中那么圣贤。

其实原来我也非常欣赏这些可以八面玲珑审时度势的人,甚至还有些羡慕、崇拜他们,觉得他们才思敏捷,一件事情从这个层面无法推进的时候,他们马上就能发现或找到其他的突破口,最终达成自己预期的目的。但今天的我不能说鄙视这种思想和行为,但凡可以选择的话,我都不会用这样的思路和方法去做事。毕竟现今社会上太多的人和事都需要我们用这种思路去指引自己的行为,一股疯狂追求即得利益的风气不断地刷新着现代人的三观。一些无良自媒体自导、自演的那些道貌岸然的毒鸡汤;一些无知社会教育机构自吹、自擂的那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一些不想育人只想欲己、身行不端的教师;一些不想屈服于真理只想被人民币压倒甘愿被围猎的无良官员...一遍又一遍的用所谓的“道理、道德”道貌岸然绑架着人们的良知。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另一部分人共同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句既有思想指引又有行为带教的伟人名言,40多年来被无数的即得利益者解读成了“住多大的房子代表是否已成功、揣多少的票子代表是否很努力、搂多靓的女子代表是否有实力...,四维八德皆邪论、真理尽出钞票中”。很多先富起来的人没能做出帮扶、带教、行罡风、树正气、弘扬传统、标榜匠人...这些正面带动,但却做到了招摇、炫富、造假像、吹牛B、偷换概念、指鹿为马...种种负面引领!很多无知的另一部分人盲目崇拜这些行为和言语,认为这就是致富的金光大道,所以才会出现很多为了个人利益,心甘情愿去做违背良心、伤风败俗、阿谀奉承、为虎作伥...勾当的人。

我并不是什么高尚的圣人君子,也是一个气漫铜臭、世俗不堪的凡夫俗子,有时候下班回到家,在家门口“撕下”那张虚伪的面具后,感觉人一下子都要瘫倒了,因为如今的人们早已习惯了用面具代替骨架去支撑这副皮囊。每晚也只有坐在书房的时候才能让我找回真正的自己,曾经我感慨的说过“我本灵河一粒沙,何故尘世惹繁华!”但每当看到孩子清澈的眼睛,我就像重获新生了一样,孩子之所以能拥有清澈的眼睛是因为他的心是纯净的,所以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话一点都没有错,我虽然与孔子时隔千载、世过百代,但我相信他的眼睛一定也是非常清澈的。

我们今天国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大力推广国学,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现状。其实孔子在个人事业上并不是成功,他一生都渴望做官,并且一直追求着可以做大官,要不他也不会周游列国去和这个君主高谈和那个君主阔论,因为他认为让世人信服自己的理论,就要用事实来说话,自己做了官才能在一方水土上推行自己的理论,教化出一片净土,这样世人看到活生生的例子才会相继效仿,最终才能形成一个“全民皆君子、普天遍施仁”的国度。孔子可以说是读完《周易》之后才真正懂得了自己其实根本就不适合为官,所以才放弃了继续游说他国的行为,回到了故乡虔心的做一名老师。但我们通过读孔子的书籍就能看到,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人的思想和春秋时期孔子在各国遇到的那些人很像,也就是说利己主义的即得利益思想几千年来都未曾有过半点的进步,但孔子“仁”这个思想却被后人一直推崇、发扬,由此可见,如今国家大力推广国学,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能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努力,但这种努力并不是“单相思”式的努力,需要靠我们所有的国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就像现在国家推广全民接种新冠疫苗一样,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免疫群体才能根本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国学思想也是一样,只有具备一定规模的社会认知群体,我们才能真正成为受世人尊重的大国、强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