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剖析古罗马雕塑艺术

 茶香飘万里 2023-01-18 发布于山西

文|尼尔医生的笔记

编辑|尼尔医生的笔记

引言

希腊雕塑是典型的古典雕塑,它以人类的形象为原型,对神灵的形象进行了改造,使之更加美好、更加完善。

而罗马人在继承了这一艺术形式的同时,又注重对其自身的客观肖像,即“美化”和“真实”相结合的艺术手段。

然则,本文笔者将以“奥古斯都”的形象为研究对象,从物象、服饰、人物动态等角度,结合具体历史时代的风俗习惯,对罗马雕塑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美学与现实主义的艺术形式

希腊雕刻的成就极为不凡,不管是在装饰性的雕刻、纪念碑的雕刻,或是对人体的雕刻,古罗马都无法与希腊相提并论。

然而,罗马人对于雕刻人物画的创作,特别是对人物形象的逼真的刻画,做出了自己的不同寻常的努力。

从公元前5至4世纪,希腊鼎盛的人像雕像,其创作的目的就是要体现出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氛围。

与希腊的雕刻不同,古代罗马的人像艺术更注重对肖像画的真象的追求,有些杰出的雕刻艺术不但表现得惟妙惟肖,还能突出某些人物的性格。

尽管罗马雕塑有部分传承希腊雕塑的艺术特色,但最主要的还是:古代罗马人通过对先人的画像来祭祀,使古代罗马塑像具有真正的重现风格。

从古代罗马人物画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在绘画的表达方式上,总是有“美化”和“真实”两种趋势。

所谓“美国式”,就是着重于把主人公的英雄形象夸大到极致,尤其是掌管权力的领袖们,他们希望拥有与上帝同样的外型和实力。

因此,当古代罗马的雕刻师开始制作他们的头颅时,希腊的雕像便很容易地被作为他们的原型。

现实主义就是对客观人物的真实形象,真实地再现客体的外表面貌和内心的性情。

奥古斯都雕像

奥古斯都的雕像千奇百怪,有的是神父的雕像,有的是英武的雕像,有的是象征着他年轻时的雕像。

笔者通过对一尊普利马波尔塔“奥古斯都”的作品的解析,来论述了古代罗马雕塑的美学和现实主义的融合。

只要是熟知希腊经典雕刻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它充满了上帝的豪迈,而在这个地方,肯定是用了某种美化的方法。

在那个时代,人们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理想的形象,就是希腊的神话雕像。而由先辈们的蜡像制造而成的罗马雕像,则具有自己独特的现实主义。

怎样才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成为当代画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因此,雕塑艺术家们在对人物特点进行描绘的同时,也从希腊神话中借用了象征手段——“人物”,以使作品在不偏离客体的前提下,实现了作品所要表达的形象。

罗马的雕刻艺术中,象征意义的部分并非只属于自己,我们要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和时代潮流出发,从其本身来看,只有通过“读懂”象征意义的具体内容。

没有希腊神话,没有希腊雕像,没有古罗马的社会,没有潘诺夫斯基的设想,没有南美的土著人,没有潘诺夫斯基的想象,《最后的晚餐》只是一场盛宴。

让我们通过铠甲上的符号符号来解读奥古斯都的作品。在美国历史学家雷梅治的《罗马艺术》序文中,我们知道,这本书要表达的是奥古斯都收回旗标,以洗刷兵败帕提亚的罗马士兵的屈辱。

然而根据德国史学家特奥多尔蒙森的《罗马史》,罗马大将克拉苏于西元前53年率领军队向西亚帕提亚进军,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帕提亚取得了胜利,而克拉苏却是被击败而亡。

罗马的旗帜也未能逃脱,被得胜的巴蒂亚俘虏。在罗马人的心目中,丢失了他们的旗帜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奥古斯都兵不血刃地夺回了那些被掠夺的旗帜,一直持续到了公元前20年。

所以,这种题材又是怎样用雕刻的手法来表达出来的?从他们的穿着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个战士身着罗马式的制服,他的右手向前伸,等待着旗帜的到来。

在他们的左侧,有一位帕蒂亚人,他穿着一件宽大的衣服,手里举着一面旗帜,旗帜上插着一只老鹰(宙斯的爱犬,代表着他的权力和权力),他向罗马士兵们展示了自己的旗帜。

事实上,这些士兵都是罗马和罗马的军队,而帕蒂亚人就是帕蒂亚人,他们的旗帜被取走,就意味着他们获得了胜利。

收回旗帜,胸甲下面的忒路斯手持满盛果实的丰收号子,象征着美丽的安宁;而在铠甲的顶端,则是一位髙举华盖的天使,这是一种和平的标志,从四边形的铠甲中可以看到,在它的四边形中,阿波罗拿着一把七弦乐器,左边是狄安娜,坐在她的左边,是一位骑着麋鹿的狄安娜,在她的右手边,坐着一辆四轮太阳神(罗马太阳神),左手边是一位手拿火焰的卢娜(罗马的月神)。

在希腊,体能和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身体的强健和意志的锻炼,对国民卫队的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

希腊的学校最重要的教育是体育、竞技训练,不论男女,不论老人还是小孩,都认为定期运动是一种健康发展的重要要素。

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奥运会,既是对参赛者身体和心灵的一次考验,获胜者将获得鲜花和喝彩,并被授予塑像。

事实上,在那个时代,希腊人民穿得并不多,只穿了一件衬衣。而在罗马,人们的穿着却是五颜六色的,里面穿着一件贴身的托尼上衣,外面披着一件宽大的披风、一件带风帽的披风,一件长袍,一件斗篷,一件军装,一件羊毛短袍,一件件斗篷。

罗马的学校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体能运动,他们教会了拉丁文和希腊文,而在他们的初期,男女都要学习阅读、写作和算数,而年纪稍大一点的男孩子,则要学习语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雕刻的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托迦的雕像不仅被希腊雕像所取代,而且大部分都是由托迦来完成的,很少有雕像是赤身裸体的。

尤其是在奥古斯都的普里玛波尔塔塑像上,奥古斯都穿着铠甲,他的左臂上披着一件披风。

奥古斯都赤裸的双腿与希腊的雕像有很大的关系,这说明他是一名英雄,或者说是一尊神灵。而在他的脚下,还有一个骑着海豚的孩子,据说就是丘比特,而丘比特的存在,也证明了奥古斯都是一位真正的神。

《持矛者》和《奥古斯都》的动态对比

让我们来看一下奥古斯都的作品吧,只要是熟知希腊经典雕刻的人,一定会联想到坡力克利特的作品《持矛者》,除了右臂的位置有一点差别外,其余的一切都非常的相像。

《持矛者》是典型的经典雕塑,它运用了“对偶倒列”的艺术技巧,以一种对称的方式向右向后一缩一拉,以求一种动态性的均衡,从而突破了古代塑像两侧几乎是相等的静态对称。

这种经典的“对偶倒列”的艺术方法,被后来的画家反复使用,使很多艺术作品中的各个角色都变得栩栩如生。

《持矛者》的设计,沉静的形象,庄严的氛围,一定给古罗马的雕刻大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普利马一一波尔塔的奥古斯都的雕塑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它的骨骼构造和《持矛者》的雕塑几乎一模一样。

奥古斯都雕像的目标就是表达民众对其力量和对其崇高敬意。《持矛者》则是为了展现人类的英雄气概、热爱生命、尊敬人类的高尚品格,这明显地与奥古斯都的塑像所传达的意思不同。

雕刻家又是怎样在美学和现实主义之间做出一种妥协,把奥古斯都的神话和真实的结合起来?

首先,《持矛者》并不是真实的人物,而是希腊人对上帝的幻想。奥古斯都若能按照《持矛者》中的人物形象来刻画,就会和真实脱节,奥古斯都只是一个上帝的化身,而不是奥古斯都的具体身份。

但奥古斯都的身材矮小、身体孱弱、面色苍白,想要用真实的形象来描述他的形象是不可能的。

因此,雕刻家们对奥古斯都的形象进行了一些理想的修饰,让他的脸庞看起来更加的庄严,更加的符合《持矛者》中的完美形象,而不会让他的身体失去平衡。

其次,《持矛者》中的人物都是赤身裸体的。这样的英雄人物,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平常和自然的事情。

但是,对于罗马人来说,尤其是古代罗马的统治者来说,这样的印象是非常不合适的。

第三,《持矛者》表现了一种普通的人生状态,缺乏视野的聚焦和指向,缺乏领袖的权威。在太空中行走,就像做梦一样,这在古代罗马的帝王看来是难以想象的。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应当以一位君王的姿态,直接地对罗马的人民讲话,并对他们进行指挥。

与《持矛者》不同的是,奥古斯都的脑袋直视着眼前,他的右手没有下垂,反而像是在发号施令。奥古斯都透过视觉和姿势的改变,仿佛是用他那强大的人格力控制了他面前的一切。

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奥古斯都的塑像将变得更具有经典的结构。

而一位君王的威严,一位掌握着帝国大权的帝王的影像,在小说中得到了体现。

将“美化”与“现实主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虚构”与“真实”之间的界线,在一部著作中将两者融为一体,这是古代罗马雕刻艺术的一大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 《罗马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视觉艺术的含义》.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

[3] 《罗马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罗马史》.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