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笔记: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学习制度

 静语留香 2023-01-18 发布于重庆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学习制度 ”这是我在上个月再次学习《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从规划到实践》时,获得的全新认知。

“未来的学习”将是一种基于“兴趣——问题”导向的开放式学习,学校边界将越来越弱化,学习方式将越来越灵活,学习老师的自由度将越来越高。大学将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提供全方位终身学习的机会和服务。与现阶段相对固定的课程教学和学习制度不同,现代化大学应当建立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学习制度。

什么是全生命周期的学习制度呢?一方面,从制度供给上突破学校教育的年龄限制,弱化学习的时空边界,坚持学习的结果导向 ,从过程上放宽学习的制度性要求。这意味着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需求的人以公平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大学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从需求服务上扩增学习者个体自由选择的空间,更加注重满足其个性化教育需求。

“全生命周期”意味着学习不再是特定年龄阶段,特定时间范围的固定活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的、间断性安排学习时间,工作与学习可以穿插进行、紧密结合。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学制度学习的一次“解放”,使得学习不是一项负担 ,而是基个体自由意志的自由择。这是中国教育2020年学习规划,么,接下来的15年的将如付诸实践呢?现实的情况并不乐观,学校教育仍然带有很强的自我封闭性,大部分学习者没有形成学习自觉。国家对此将采取什么举措?

今天,在学习钱金涛老师的讲座《任务群教学实践》时,本想看看高中老师是如何针对任务群进行教学,却意外发现了本来就存在,我并没有意识到的,国家关于这个学习做出的重要决策:

用高考倒逼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用课程改革和教材改变倒逼一线教师的课堂实践;用一线教师的课堂实践和课堂教学倒逼整个社会形成新的学习习惯——终身学习。

不知理解是否准确?反正,终身学习一定没错。


您若宠爱,就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