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中化学高二选择性必修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023-01-18 | 阅:  转:  |  分享 
  
高中化学高二选择性必修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同步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近日,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一项重大成果——首次在实验室用CO2人工合成淀粉,生物酶催化剂是这项技术
的关键因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淀粉和酶都属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B.使用生物酶大大提高了人工合成淀粉速率C.人工合成
淀粉有利于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D.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不一定有分子碰撞B.
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C.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D.只要普通分子具有合适的取向就能产生有效碰撞3.常温下,A、B初始
浓度为2 : 1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发生两个反应:①2A+B 2M+N,②2A+B 2M+Y,溶液中B、Y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c(M)=c(N)+c(Y)B.0~ 10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
/(L·min)C.18min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B的转化率之比为2∶3D.反应①的活化能比反应②的活化能大4.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
做法或事实,与调控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牛奶放在冰箱中冷藏B.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C.食品抽真空包装D.用热水溶解蔗糖以加速
溶解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CO(g)+Fe2O3(s)3CO2(g)+2Fe(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Fe2
O3的量反应速率加快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不一定变化C.充入N2使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充入CO反应速率加快6.NO和CO都是汽车
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为控制汽车尾气污染,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增大压强B.降低压强C.使用催化
剂D.升高反应温度7.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B为放热过程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断裂和的化学键
吸收的能量总和小于形成和的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总和D.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加快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与盐酸
反应的速率一定比铝快B.比较Mg和Al与盐酸的反应速率时,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C.镁与盐酸的反应,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镁的物质的量的
变化表示镁的反应速率D.只有在溶液中的反应才能计算化学反应速率9.在通过实验测量化学反应速率时,不可以利用的相关性质为(  )A.
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B.颜色的深浅C.物质的浓度(或质量)D.元素的化合价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
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加B.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大了活化分子的数目C.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
若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能减小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11.对可逆反
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NO的浓度保持不变B.加入合适
的催化剂,可使平衡正向移动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
olHe,化学反应速率增大12.能够加快少量铁粉与200mL0.5mol/L溶液反应速率且不改变生成氢气的量的组合是( )①用同质
量的铁块代替铁粉;②加入硫酸钠固体;③加入硝酸钠固体;④加入醋酸钠固体;⑤加入少量锌粒;⑥通入H Cl气体;⑦加热;⑧再加入100
mL0.5mol/L溶液A.①②⑤⑥⑦⑧B.②③⑤⑦C.④⑤⑥⑦D.⑥⑦13.某温度时,在容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
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Z+Y3XB.反应开始至2
min末,X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 o l·L-1·s-1C.该反应是由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的,最终建立平衡D.若增加或减少X
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一定会发生明显的变化14.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旧法合成的反应:新法合成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的电子式为B.新法没有副产物产生,原子利用率高C.的溶液中的微粒数小于D.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数目增
多,百分数不变15.已知T1温度下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g)+Y(g) 2Z(g)+2W(s) Δ H,起
始时充入15 m o l X与15 m o l Y,1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平均速率v(Z)=0.12 m o l·L
-1·min-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T1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6B.平衡时再充入一定量的X,平衡正向移动,X的
转化率增大C.若T2>T1,T2时K=1.52,则该反应的Δ H>0D.若其他条件不变,T3温度下,K=1.96,则Y的平衡转化率
约为41.3%16.一定温度下,X、Y、Z三种气体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点Y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从开始到达到平衡时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2mol·L-1·min-1C.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X(g)+Z(g)?2Y(g)D.达到平衡后,再充入氩气,反应速率增大17.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无水AlCl3蒸发Al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B验证结合H+的能力:CO 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C验证可溶性MR为强酸强碱盐25℃,测得MR溶液的pH=7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各盛有
5mL不同浓度的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A.AB.BC.CD.D18.等质量的铁与过量
的稀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反应,产生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曲线a所对应的实验组别是( )组别温度/℃铁的状态A30块状
B30块状C50块状D50粉末状A.AB.BC.CD.D19.N2转化为NH3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速率B.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氮氢键时,有电子转移C.催化剂表面只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D.氮氮键断裂时需要吸
收能量二、填空题20.草酸(H2C2O4)是一种易溶于水的二元有机弱酸,常用作还原剂、沉淀剂等,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以
下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编号所加试剂及用量/mL条件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0.01mol·
L-1H2C2O4溶液0.01mol·L-1KMnO4溶液3.0mol·L-1稀H2SO4水温度/℃112.02.03.03.02
0t126.02.03.0V120t23V22.03.09.030t3(1)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_____。(2)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V2=_______。(3)对比实验1、2可探究_______对反应
速率的影响。21.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当分别改变下列条件时,百分含量与原百分含量的比较情况(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则达到平衡时百分含量________;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则达到平衡时百
分含量________________。(2)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一定量则达到平衡时百分含量________;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一定
量,则达到平衡时百分含量____________。(3)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氖气,则达到平衡时转化率________;保持
压强不变,通入氖气使体系的容积增大一倍,则达到平衡时转化率___________。22.在通常情况下,面粉并不会发生爆炸。但是,当
面粉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悬浮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却会发生剧烈的反应,导致爆炸。试用本节所学的知识对此作出解释_______
_____。参考答案:1.D【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的是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和酶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B.生物
酶在合成过程中做催化剂,大大提高了人工合成淀粉的速率,故B正确;C.人工合成淀粉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
现,故C正确;D.催化剂只能同等程度降低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故对反应热无影响,故D错误;故选:D。2
.B【详解】A.只有发生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化学反应一定有有效碰撞,故A错误;B.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能量比较高的活
化分子,能量较低的普通分子不能发生有效碰撞,故B正确;C.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就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故C错误;D.有效碰撞的条件:①活化分子,②有合适的取向,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3.A【详解】A.以10min为例,设容器体
积为VL,10min时生成Y0.12Vmol,则根据反应2A+B2M+Y,消耗B0.12Vmol,生成M0.24Vmol,10mi
n时共消耗B0.2Vmol,则反应2A+B2M+N消耗B0.08Vmol,则生成N0.08Vmol,生成M0.16Vmol,共生成
M0.4Vmol,c(M)=0.4mol/L,c(N)=0.08mol/L,c(Y)=0.12mol/L,A错误;B.10min内
B的浓度变化为0.2mol/L,根据反应①和②可知,0-10minA的浓度变化为0.4mol/L,则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B正确;C
.18min时Y的浓度为0.15mol/L,则反应②消耗B的浓度为0.15mol/L,反应②B的转化率为30%,共消耗B的浓度为0
.25mol/L,则反应①消耗B浓度为0.1mol/L,反应①B的转化率为20%,反应①和反应②中B的转化率之比为2∶3,C正确;
D.以10min内反应为例,反应①中B的反应速率为,反应②中B的反应速率为,反应②速率更快,活化能更小,D正确;故答案选A。4.D
【详解】A。牛奶放在冰箱中冷藏,温度降低,速率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B.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相当于使用了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故B不符合题意;C.食品抽真空包装,来降低氧气浓度,从而降低反应速率,故C不符合题意;D.升高温度可以加快溶解的速率,故用热水溶解
蔗糖以加速溶解,蔗糖溶解属于物理变化,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D。5.D【详解】A.Fe2O3是固体,浓度视为常
数,增加Fe2O3的量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加快,故
B错误;C.充入不参与反应的N2,使恒容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增大,实际参加反应的气体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D.充入CO增大
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故选D。6.C【分析】加入催化剂、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气相反应)、增大物质的浓度(固体除外)均
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同时考虑到实际的可操作性,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但不具有实
际的可操作性,A错误;B.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降低压强,反应速率减慢,也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B错误;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
的活化能,使反应在较低的条件下发生,加入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C正确;D.温度对任何化学反应的速率都会造成影响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变大,但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7.C【详解】A.图中A→B的过程,能量升高,为吸热过程
,A项错误;B.生成物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断裂1molNO2和1molCO
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总和小于形成1molNO和1molC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的总和,C项正确;D.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一定加快,D项错误;答案选C。8.B【详解】A.Mg、Al与盐酸的反应速率不仅与Mg、Al活泼性有关,还与盐酸浓度、反应温度、金属
的表面积等因素有关,故Mg与盐酸反应速率不一定比铝快,A错误;B.由A选项分析知,若想比较Mg、Al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需控制变量,即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B正确;C.由于Mg为纯固体,其浓度视为常数,故不能用Mg表示Mg与盐酸的化学反应速率,通常不用物质的量变化表示
反应速率,C错误;D.化学反应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表示,可以用溶液中的溶质浓度变化或者气体物质的浓度变化
表示反应速率,D错误;故答案选B。9.D【详解】A.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可以用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变化来表示,A正确;B.化学反
应速率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颜色变化也可以衡量有色物质消耗或生成的快慢,B正确;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可
以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浓度(或质量)变化来表示,C正确;D.化合价与反应速率无关,可以判定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D。10
.B【详解】A.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大,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故A错误;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大,单
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加快反应速率,故B正确;C.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故C错误;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
的活化能,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均增大,故D错误;答案选B。11.A【详解】A.达到化学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
不变,故A正确;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故B错误;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体积,反应体系中各组
分的浓度都减小,则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故C错误;D.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e,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故D错误;答案选A。12.D【详解】①用同质量的铁块代替铁粉,不改变生成氢气的量,但反应速率变慢,①项不选;②Fe与硫酸反应的实质
是Fe和H+反应生成Fe2+和H2,故加入硫酸钠固体,不影响反应速率,②项不选;③加入硝酸钠固体,溶液中存在HNO3,Fe与HNO
3反应生成NO或NO2,不生成H2,改变生成氢气的量,③项不选;④加入醋酸钠固体,CH3COO-与H+生成CH3COOH,使反应速
率变慢,④项不选;⑤加入少量锌粒,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但Zn能与硫酸反应生成H2,生成氢气的量增加,⑤项不选;⑥通入H Cl
气体,溶液中H+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且铁的量不变,生成氢气的量不变,⑥项选;⑦加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且铁的量不变,生成氢气的
量不变,⑦项选;⑧再加入100mL0.5mol/L溶液,H+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⑧项不选;答案选D。13.B【详解】A.由图
象可以看出,反应中Z、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X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3min时,?n(Y)=0.2mol
,?n(Z)=0.4mol,?n(X)=0.6mol,则?n(Y):?n(Z):?n(X)=1:2:3,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
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2Z+Y3X,A正确;B.反应开始至2 min末,?n(X)=0.8mol-0.4mol=
0.4mol,容器体积为3L,所以X的化学反应速率为=m o l/(L·min)=4mol/(L·s),B错误;C.X、Y、Z起始
量不为0,该反应是由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的,最终建立平衡,C正确;D.若增加或减少X的物质的量,生成物的浓度发生变化,逆反应速率会发
生改变,从而也会正反应速率,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14.D【详解】A.氢氰酸为共价化合物,结构式为H—C≡N,电子式为,故A正
确;B.由方程式可知,新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为没有副产物生成,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化合反应,故B正确;C.硫酸氢铵是强酸弱碱
的酸式盐,铵根离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所以1L0.05mol/L的硫酸氢铵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数目小于0.05mol/L×1L×N
A m o l—1=0.05NA,故C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钯为新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
的数目和百分数都增大,故D错误;故选D。15.D【详解】A.根据Z的反应速率可知平衡时c(Z)=1.2 m o l·L-1,则平衡
时,c(X)=0.9 m o l·L-1,c(Y)=0.9 m o l·L-1,W为固体,平衡常数,A项错误;B.平衡时,再充入一
定量的X,平衡正向移动,但X的转化率减小,Y的转化率增大,B项错误;C.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Δ H<0,C项错误;D.T3温度下,K=1.96,设Y的浓度变化为x m o l·L-1,列三段式平衡常数,解得x≈0.62,则
Y的平衡转化率为×100%≈41.3%,D项正确;答案选D。16.C【详解】A.Q点没有到平衡,Y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不相等,
A错误;B.从开始到达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改变量为6-3=3mol,没有说明容器的体积,不能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B错误;C.从
开始到平衡,X、Z的物质的量减少,减少量分别为6-3=3mol,2-1=1mol,为反应物,Y的物质的量增加为生成物,增加量为2-
0=2mol,故方程式为3X(g)+Z(g)?2Y(g),C正确;D.到平衡后,充入氩气,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
故选C。17.B【详解】A.加热促进铝离子水解,且生成的盐酸易挥发,应在H Cl气流中加热制备,A不合题意;B.NaHCO3溶液与
NaAlO2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同时生成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2O=Al(OH)3↓+,故能验证结合H+的
能力:<, B符合题意;C.25℃,测得MR溶液的pH=7,不能验证可溶性MR为强酸强碱盐,因为其也可能是水解程度相同的弱酸弱碱盐
,C不合题意;D.由于H2O2和NaHSO3反应生成Na2SO4和H2O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故向2支各盛有5mL不同浓度的NaHSO
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即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1
8.D【详解】由图像可知,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由表格可知,B组的反应物浓度比A组的大,根据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
应速率增大可知,反应速率;B组组;C组的反应温度比B组的高,根据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可知,反应速率:C组组;
D组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比C组的大,根据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可知,反应速率:D组组;综合以上
分析可知,反应速率:D组组组组,故曲线a对应D组,故答案为:D。19.C【详解】A.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故A
正确;B.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反应,氮元素的价态升高,氢元素的价态降低,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氮氢键时,有电子
发生了转移,故B正确;C.在催化剂表面上,氢气与氮气合成了氨气,只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极性共价键的形成,故C错误;D.断裂化学键
需要吸收能量,故氮氮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故D正确;故选C。20.(1)2MnO+5H2C2O4+6H+=2Mn2++8H2O+1
0CO2↑(2)???? 9.0???? 6.0(3)浓度【解析】(1)KMnO4溶液与H2C2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变为Mn2+
,而H2C2O4被氧化变为CO2,离子方程式为;(2)该实验1、2、3做对比探究H2C2O4的浓度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保证溶液
的体积一致控制单一变量。实验1中溶液总体积为12.0+2.0+3.0+3.0=20.0mL,则V1=20.0-3.0-2.0-6.
0=9.0mL、V2=20.0-3.0-2.0-9.0=6.0mL;(3)对比1、2温度相同而加入的H2C2O4量不同,1、2探究
的是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1.???? 减小???? 减小???? 不变???? 不变???? 不变???? 减小【分析】
(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相当于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2)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一定量,浓度不变,平衡与原平衡等效;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一定量,浓度不变,平衡与原平衡等效;(3)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氖气,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保持压强不变,通入氖气使体系的容积增大一倍,降低了物质的浓度,相当于降低了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详解】(1)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相当于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达到平衡时百分含量减小;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达到平衡时百分含量与原来相比减小;(2)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一定量,浓度不变,平衡与原平衡等效,因此达到平衡时百分含量不变;保持压强不变,通入一定量,浓度不变,平衡与原平衡等效,因此达到平衡时百分含量不变;(3)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一定量氖气,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因此达到平衡时转化率不变;保持压强不变,通入氖气使体系的容积增大一倍,降低了物质的浓度,相当于降低了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因此达到平衡时转化率减小。22.面粉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面粉颗粒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遇到明火就会发生剧烈的反应,反应能量集中释放,导致爆炸【详解】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面粉是有机物,大多数有机物可燃、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当面粉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面粉颗粒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遇到明火就会发生剧烈的反应,反应能量集中释放,导致爆炸。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