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曲阜孔庙:繁华落尽的无限沉寂

 gudian386 2023-01-19 发布于山东

这是我第二次来曲阜,而且,有一种强烈的欲望要去孔庙,这座成型于明清,仿北京故宫修建的327亩的祠庙。强烈的参观愿望,仿佛是儿时的愿望。


文人里,孔老夫子是登峰至伟的,自西汉以来历代帝王怀着各种目的给其加封谥号,以至于后世的文人或士大夫皆以配祀孔庙为莫大荣耀,这里究竟是一种如何的存在?

文章图片1

这条大路的尽头便是孔庙

文章图片2

孔庙正门,颇为大气

文章图片3

护城河边垂柳依依

文章图片4

门前

进门后,我才感受到,孔庙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故事的。一个个牌楼,一座座石碑,壮观异常,那是历代帝王将相对孔夫子的极尽荣耀。

突然想到网络上的感慨:孔夫子后人还是很识时务的,不管是朝代更迭还是异族染指中原,他们基本都俯首称臣,接受新朝,此绝对是一件怪事。


带着叹息,继续往里走。

文章图片5

棂星门,中轴线上,建于明代原为木质

寓意国家人才辈出,乾隆19年(1754年)由71代衍圣公改为石质。

文章图片6

太和元气

文章图片7

圣时门,盛赞孔子如天地一般,无所不包

文章图片8

两边绿树成林,颇多古树。

文章图片9

步步高升桥,站在这里,便是步步高升。

文章图片10

望向一边

文章图片11

芳草地的尽头开满了紫红色的花

文章图片12

一群学生有过,朝气蓬勃,突然感慨自己已经迈入而立之年的门槛。

文章图片13

大中门,建于金代大定年间,明弘治年间扩建,乾隆御书门匾,身后是第四进庭院。

文章图片14

以下就能看到各种石碑,各个帝王树立。

文章图片15

成华碑,这块明代石碑很有历史,某个时候中曾被拉断一分为三。

成华碑,这块明代石碑很有历史,某个时候中曾被拉断一分为三。草率的毁坏并没有破坏孔夫子在文人雅士中的地位。

文章图片16

同文门,北宋初建立,原名“参同门”,意为:孔子之德与天地参同。

文章图片17

奎文阁,始名藏书楼,孔庙三大主体建筑之一,始建于宋天禧2年。

奎文阁,始名藏书楼,孔庙三大主体建筑之一,始建于宋天禧2年。帝王将孔子比作天上奎星,其也被称为历代文官主。

文章图片18

还有一抹红色印记。

文章图片19

门前的介绍

文章图片20

墨宝

文章图片21

这两边可以看到各种石碑。

文章图片22

颇有年代感~

文章图片23

金声门

文章图片24

嘉庆19年的石碑满是沧桑。

文章图片25

据说,这是孔子亲手栽种的树。

文章图片26

大成门前的盘龙壁和盘龙柱,一般人不敢用龙纹~

文章图片27

游客不多也不少。

文章图片28

此树,不敢说“亭亭如盖”,最起码阅尽沧桑。

文章图片29

杏坛,为学之处~

文章图片30

文字有特点~

文章图片31

敢用龙纹~

文章图片32

大成殿,与故宫太和殿无异~

文章图片33

很有气势~

文章图片34

尽管今日游人如织,我还是拍下了这突然空白的广场。

文章图片35

孔子的极尽荣耀

可是,直到我全部看完,我也没有感受到这满目繁华对孔子本人有何影响。

孔子,已经是中国文化的符号,读书人的至尊。“文宣王”也是地位不低。只是这一切,与孔子本人无关。

生逢百家争鸣的喧嚣时代,一声颠沛流离,不为世人所容,无论君主,或是匹夫。仕途不顺,如“丧家犬”。

时代的不幸,孔子无法把握,于是只能讲学,也许,他也相信“后来人”的力量。我还记得小学时候那位老知识分子对孔子的评价“首创了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贵族统治者对教育的垄断,改变了学府在官的局面。孔子首创了很多的教育理念:不耻下问、温故知新、教学相长、学思结合等等。从这一点来讲,作为首位名气最大的民办教育家,孔子是非常让人值得尊重的。

于是,儒家文化被世代传承,直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坚守的奇迹。只是孔子,未必能知道。

就像是梵高,即使身后每一幅画都卖到天价,依然改变不了他生前穷困潦倒、精神错乱的事实。

圣人尚且如此,何况凡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