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岳母)与我们在一起

 古蔺同乡会 2023-01-19 发布于四川


母亲已逝世近二十年,但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这是母亲人生中的第一张彩照

  这是母亲在原公社的坝子边上,面对公社办公楼,坐在坝子边的围坎上留影。时间大约在八六年以后,我八五年有120黑白相机,自照自洗。八五年到北京后第一次看见彩照,我的第一张彩照也是北京照的,就是在毛主席纪念堂门口。我到卖照相器材店咨询,120像机能否照彩照,才知道120像机也可照彩照,但要买卡子装在像机里面,卡子的作用就是好卡135胶卷,120胶卷是黑白的。黑白胶卷自己洗,135胶卷当时只有古蔺才能洗。

  由于时代的进步,特别是数码像机的出现,根本不用胶卷。到了2003年以后智能手机的出现,拍照成了家常便饭,但过去的历史不能忘记。

  本《美篇》中的所有相片都是我拍照的洗的或彩相馆洗的。虽然有的相照的不那么好,但至少保留了哪个年代的记忆,留下了哪些年代的历史瞬间,留下了母亲的音容笑貌,留下了母亲与儿子儿孙的合照,让后辈们记住母亲的辛劳,记住母亲对下辈的殷切希望。

一九八六年春节全家合影留念

婆孙(付通付梓豪)合影留念

婆孙(付梓豪陈超超)合影留念

九三年春节复陶后山上茶树边合影留念

  我在给大家照相,所以没有我的合影。我印象深的是付瑜九四年读二郎高中。

九三年春节复陶背后山上茶树边合影留念

大约九五年左右合影留念

一九九三年春节大山上合影留念

  我在给大家照相,所以没有我的镜头。

一九九三年小朋友合影留念

一九八七年付世恩参军姊妹合影留念

一九八七年五月份水边满满家合影留念

  在没有智能手机之前,照相是一项比较奢侈的活动,不知丢掉了多少该永远铭记的历史瞬间。有相机还要有技术,没有技术就白费。有钱也不能随时请得到相师……

  我们应该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要想留下什么,拿出手机就能随心所欲的记录下来。


作者:范俊英

编辑:采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